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甲醇添加量、诱导温度、生长时间等方面对重组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在30 L发酵罐上产植酸酶的条件,从而为大规模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发酵过程中的诱导时间,诱导期间的甲醇与甘油的流加速度和比例以及诱导pH值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生长时间20 h、甲醇流加速度5 ml/(L·h)、诱导期甘油流速速度1 ml/(L·h)、诱导pH值为4、诱导时间84 h、诱导温度26℃,酶活力可达到454 U/ml,比未优化前提高接近3倍.发酵液经过超滤浓缩添加复合稳定剂制成饲料后投入到小规模草鱼养殖应用中,结果表明,在植酸酶添加量为0.08%可以替代磷酸二氢钙,证明该菌株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植酸酶基因工程菌(E-22)发酵产植酸酶条件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龄36h,接种量10%,增菌时间72h,发酵液pH6.0,甲醇添加量15%,装液量10%,诱导表达120h能很好的提高产酶,测得酶活164416.7 IU/mL。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或表面活性剂对发酵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30132为材料,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温度对该菌株产植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30132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8℃,产酶pH值为5,最佳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以8%麸皮为碳源、0.5%硫酸铵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发酵3d后发酵液中植酸酶活力高达35.5U/ml。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产植酸酶的发酵条件作了初步的研究,分别对接菌量、接菌种龄、诱导发酵pH及甲醇添加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1):52-54
对甲醇诱导毕赤酵母KM71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发酵工艺关键点进行研究,用ELISA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在42 L发酵罐中对毕赤酵母KM71进行诱导表达,考察甘油流加阶段后期甘油流加速率对菌体比生长速率、甲醇诱导阶段发酵液的p H及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得出在甘油流加阶段后期甘油的消耗速率和菌体比生长速率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将甘油消耗速率控制在18~25g/(L·h)时,有利于甲醇诱导阶段发酵液p H的下降,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这表明在甘油流加阶段,需要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在适当的水平以获得高密度菌体,并有利于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表达鸡α干扰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为研究对象,在50 L发酵罐水平,研究p H、装液量、溶氧、诱导条件等因素对发酵产鸡α干扰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发酵工艺为菌体增殖阶段:控制p H为6.0,溶氧控制在30%~40%,诱导前菌体浓度为400 g/L,诱导时控制pH为5.5,溶氧控制在20%~30%,用50%质量浓度的山梨醇:甲醇=1:4的诱导剂,采取连续补料方式,诱导初期补料速度为1 mL/(L·h),每小时提升一个单位,5 h后控制流加速度为5~6 m L/(L·h)。此工艺条件可实现500 L规模发酵生产鸡α干扰素,并且工艺稳定,鸡α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可达到4.5×107U/mL以上,生产成本降低55%,发酵效价提高了3.5倍,并且控制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山羊瘤胃内容物菌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T15,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进行优化。对菌株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进行优化时发现,6 g/L的葡萄糖为碳源和5 g/L的牛肉膏为氮源时,产生酶活力达到最高。培养基中添加0.03 mol/L的Ca~(2+),对菌株产生纤维素酶有促进作用。在最优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基础,对菌株T15的发酵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pH条件和接种量等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该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最优发酵条件:以9 mL为接种量,培养基pH值7,培养温度35℃和培养时间40 h,其产生酶活力达到26.76 U/mL;其中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基酸碱条件对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影响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8.
酸浆中嗜酸乳杆菌发酵豆腐废水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酸浆中分离得到一株嗜酸乳杆菌,并对其发酵豆腐废水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等都影响嗜酸乳杆菌发酵产酸。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其发酵豆腐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值6.0;接种量6%;时间48h,在最佳条件下的产酸量可达到0.5514g/100ml。  相似文献   

9.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在室温条件下(温度不定)通过单因素筛选出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添加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的最佳发酵条件:氮源为尿素,添加量3%,接种量2%,稻草麸皮比7:3,营养液添加量150%,初始pH值3.0,发酵时间72 h,此时,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种类丰富、生物学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试验研究将黄豆中筛选出的1株酶活力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内生菌HD-1,在摇瓶发酵培养水平,对发酵pH值、温度、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pH值7.0、转速200 r/min、发酵72 h、接种量5%;发酵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魔芋粉3%、(NH4)2SO40.375%;最优的离子浓度分别为FeSO40.001%、NaCl 0.5%、MgSO40.01%,此时HD-1的产酶水平达到98.3 U/ml,约是初始酶活力的1.8倍,发酵罐验证试验得到酶活高达193.12 U/ml。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氯化钙、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4%、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最优发酵条件为:麦芽糖添加量8%、蛋白胨添加量8%、氯化钙添加量8 g/L、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0。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中性蛋白酶酶活为420.36 U/mL,比优化前98.36 U/mL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2.
刘金萍  王士长 《饲料工业》2006,27(16):34-36
采用正交试验L1(645)筛选出植物乳杆菌N3发酵断奶仔猪料的最佳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pH值和湿度。试验结果显示,5因素对乳酸产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接种量>温度>湿度>时间>pH值;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108CFU/ml)、温度37℃、湿度65%、时间48h、pH值6.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环状芽孢杆菌WXY-100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菌在50 L全自动发酵罐中更换C源、诱导剂量、纯氧的摄入、pH值的变化、补料、下罐时间等条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改为甘油,在对数生长期末加入0.5%的诱导剂,对数生长期后半段摄入纯氧,对数生长期末(诱导点)将pH值从7.0升高为7.5,酶活相对较高;并在诱导后4~5 h为最佳下罐时间点;而补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诱变株发酵羽毛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紫外线和亚硝酸钠复合诱变菌株FUN30.2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优的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羽毛粉5.5%,青贮玉米秸秆粉0.8%,K+浓度0.018mol/L,Mg2+浓度0.065mol/L,Ca2+浓度0.072mol/L,Fe2+浓度0.010mol/L,Na+浓度0.088mol/L。最优的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72h,摇床转速170r/min,接种量6%,装液量100mL/500mL,菌体生长适宜的培养基初始pH值是7.0,菌体产酶的最适宜pH值为7.5~8.0。60h菌体产酶活力最高达1.267U/mL;发酵时间72h,羽毛降解率为69.61%;发酵液的氨基酸含量达22.66mg/mL。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优化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饲料的发酵参数,试验采用4因子5水平正交设计和二因子有重复观察值的设计方法进行,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的植酸酶活性,确定生物饲料发酵条件参数和发酵底料组成及接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饲料优化发酵条件参数为温度37℃,时间周期72 h,底物初水分30%,初始pH 7.0;底料组成和接种量的优化结果:底料组成为棉粕90%和玉米10%;接种量为7.0 mL/100 g.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和嗜酸乳杆菌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为获得产植酸酶的嗜酸乳杆菌菌株,克隆了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对重组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产酶并测定所产酶液的酶学性质,进一步研究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植酸酶液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嗜酸乳杆菌发酵24 h植酸酶活性为984 U/mL,植酸酶的最适催化pH为4.5,最适催化温度为60℃。重组嗜酸乳杆菌在pH 2.0~4.5有一定的耐酸性,在pH 2.0条件下2 h的存活率为76.4%。植酸酶液用胃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植酸酶液剩余85%的相对酶活,用胰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剩余29%的相对酶活。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嗜酸乳杆菌后续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发酵型李子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李子为主要原料,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值、酵母添加量4个因素对果酒酒精度的影响,并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李子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1d,发酵温度21℃,初始pH值4.0,酵母菌种添加量7%。在该条件下酒精度为12.40%。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条件.试验采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结果 显示,接种量为8%时,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最高;在发酵时间72 h、温度45℃、环境pH值6.6条件下,纤维素酶活最高;以纤维二糖作为碳源营养时,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达最大值;在发酵时间48h、温度45℃、环境pH值5.4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生产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自动机械搅拌发酵罐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生产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设立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优化设计方法,确定各因素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产毒量的影响程度,并绘制发酵过程细菌生长曲线和产毒曲线。结果显示,pH对细菌的产毒量影响显著(0.01P0.05),发酵时间、温度对细菌产毒量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pH7.0、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6 h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生产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乳杆菌N3发酵断奶仔猪料对饲料pH值及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L1(645)设计不同的发酵条件,观察不同发酵条件下植物乳杆菌N3对断奶仔猪料的pH值及乳酸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为发酵时间(t)、接种量、发酵温度、pH值及湿度5因素4水平。初步得出结论:接种量10%(108CFU/ml),温度37℃,湿度65%,时间48h,pH值6.5时,饲料中有益菌乳酸菌含量较多,有害菌大肠杆菌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