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King-Reitman氏方法测定了60只二狼山白绒山羊的血清谷一草转氨酶(SGOT)和谷一丙转氨酶(SGPT)活性的正常值,研究了雌性绒山羊处于不同生理状况(空怀和妊娠)时两种酶的活力变化。结果发现,血清转氨酶活性与该机体合成代谢强度呈正相关,SGOT/SGPT比值可作为二狼山白绒山羊代谢强度的一个敏感参数在培育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莱克多巴胺对草鱼酮体代谢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鱼鱼种注射Ractopamine的测定结果表明:注射后5小时左右,鱼体酮体生成量达最大值,GOT、GPT活性接近最低值。至11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一次注射Ractopamine1.8毫克/公斤鱼重,酮体生成量比对照极显著增加,而GOT、GPT活性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金定鸭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金定鸭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可将其区分成两种形式的同工酶(S-GOT,M-GOT)。该同工酶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中,M-COT可再区分为两条电泳带,S-GOT则被区分为8条区带。它们的等电点分别在PH8.4~7.9和7.4~5.9之间。同工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其总活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脏>肝>脑>胸肌>腿肌>肾。  相似文献   

4.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配合使用提高家蚕产丝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为正  段会民 《蚕业科学》1995,21(3):178-183
在五龄前期使用MH后、五龄中期使用JHA,五龄发育经过与单独使用JHA相似,最大体重、总食下量和总消化量比对照区增加;并能促进丝腺的成熟生长,延缓后部丝腺细胞的解体,茧层量比对照区增加12.4%─21.7%,比单独使用JHA增加3%─5%;茧层生产效率和转化效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桑蚕品种资源5龄1日茧层量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35个桑蚕品种的5龄1日茧层量,平均3.65cg,最大5.63cg,小小1.67cg。一化种大于二化种,二化种大于多化种。中国系统最大,欧洲系统次之,日本系统第三、热系统最小。相关分析表明,5龄1日茧层量与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茧丝量成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解舒丝长成正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纤度成正相关,但仅在欧系一化中达显著水平;与发育经过成负相关,亦仅在欧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番鸭血浆酶活性及其与产肉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法国×本地二元杂交番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宰前血浆GOT、GPT、Akp、r-GT、Amy活性与7个产肉性状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GOT活性与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GPT活性与胸肌率、瘦肉率,r-GT活性与胸肌率、腹脂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而Amy活性与胸肌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屠宰率与5种血浆酶活性的模型效应估计表明GOT和Amy活性对屠宰率的效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就植物激素吲哚丁酸(IBA)和赤霉素(GA_3)对家蚕(Bombyx mori)后部丝腺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和产丝量的影响作了调查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4龄第3日或5龄第1日添食IBA或GA_3,都能提高家蚕5龄期后部丝腺GPT的活力,产丝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以3×10~(-5)ppmIBA在4龄3日处理或3×10~(-4)ppmGA_3在5龄1日处理效果最佳,其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22%和10%。另外,就这两种植物激素对多丝量品种或少丝量品种的影响差异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奶牛冻精酶活性与精液品质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西门塔尔冻精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与精子活率和顶体完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与精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顶体完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与精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顶体完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甘肃棘豆饲喂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血液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70只NIH系小白鼠,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Ⅰ:2.5%,Ⅱ:5%,Ⅲ:10%,Ⅳ:20%,Ⅴ:30%,Ⅵ:50%)和一个同期对照组,进行了3个月甘肃棘豆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试验期间进行了血液RBC、WBC、Hb测定,试验结束时一次采血致死,分离血清,进行了血清GPT、GOT测定。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阶段血液RBC、WBC、Hb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GPT测值各试验组及对照组经t检验(p>0.05)及下检验(F<F0.05(5,50)]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GOT测值经t检验各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升高(P<0.01),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OT测值又经方差分析,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与t检验结果一致。此外,Ⅴ组与Ⅲ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对山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3只健康山羊置于人工热激环境中(环境温度37.5~38.5℃),1小时后回到自然环境(24.5~26.5℃)。试验前及试验开始后第15、60、180分钟,分别测定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糖、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清蛋白(Alb)、尿素氮(BUN)含量。结果表明,热应激时,山羊的心率、呼吸频率、血糖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CK在热应激中有明显的上升;WBC略有下降;RBC和血清中GOT、GPT、TP、BUN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15%、11%~18%、15%,茧丝长1200~1400m,出丝率17.42%~20.68%,净度94~96分,是一对体质较强,丝质优良兼耐氟化物污染,繁育性能较好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家蚕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 3 3 4个家蚕品种的 1 6项经济性状进行了变异规律、分布规律和概率分级研究 ,并对不同地理品系的特性进行了评价。 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洁净、纤度、一粒茧丝量、出丝率、5龄一日茧丝量等 1 0个性状服从正态分布 ;得出服从正态分布的性状的 5级和 3级分级点 ;其余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 ,统计分析时需进行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4龄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当龄经过延长,全龄期缩短,并诱导出100%的三眠蚕;5龄后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全龄经过稍延长,茧质丝质优于对照,巨纤度细。5龄前期使用蜕皮激素全龄期延长,5龄后期使用蜕度激素,则龄期明显缩短,蚕的强健性、茧质、丝质均较差。抗保幼激素处理后咽侧体细胞内有大量的脑神经分泌物,但腺体细胞本身缺少内质网,而处理后的前胸腺则边缘绒毛层明显,具有大型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蜕皮激素的作用则相反,处理后前胸腺边缘不规则,内质网不甚发达,合成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家蚕丝素蛋白对大鼠胆固醇代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仲争  庄大桓 《蚕业科学》2002,28(4):301-303
研究了经酸解后制得的家蚕丝素蛋白氨基酸组成以及对高血脂实验鼠血清和肝脏内胆固醇及转氨酶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的家蚕丝素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丰富,其中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占全部氨基酸总量的95%;家蚕丝素蛋白能显著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提高动物肝组织中的胆固醇浓度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经酸解后制得的家蚕丝素蛋白氨基酸组成以及对高血脂实验鼠血清和肝脏内胆固醇及转氨酶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得的家蚕丝素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丰富 ,其中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占全部氨基酸总量的 95 %;家蚕丝素蛋白能显著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 ,提高动物肝组织中的胆固醇浓度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家蚕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及家蚕秋白、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天冬酰胺酶性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随发育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血液中,4龄第3d、5龄第3d这两种酶均出现峰值,4龄眠前活性较低,消化液中,5龄第3d这两种酶活性均较高,不同品种这两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有差异;各品种血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性均明显高于相应品种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各品种之间血液、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和血液中几种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酶的活性强弱与饲料的吸收利用有密切关系,而饲育方式、饲料组成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本试验对几种消化酶活性和蚕品种的饲料效率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中肠消化液淀粉酶、磷酸酶活性变化有明显差异,海藻糖酶以及蛋白酶等活性变化差异不大。人工饲料育,5龄蚕的食下量、消化量及茧质成绩均劣于桑叶育,但消化率、茧重转换效率及茧层转换效率高于桑叶育。  相似文献   

18.
用methoprene的250倍(5μg/ml)和500倍(2.5μg/ml)液对三、四、五龄,四、五龄及五龄的各龄初期雌蚕作体表涂布,并用硫堇作丝腺活体染色和摄食阻害剂皂角苷作添食试验证明,JHA对蚕体和丝腺的发育有延缓作用,但这种延缓作用只在五龄期有明显表现,处理区比对照区经过延长24—34小时,食下量、消化量和体重等在处理后暂时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区,旋即回升并超过对照,最大体重是五龄500倍区重(4.98g/头),最后体重以五龄250倍区最大(4.513g/头)。JHA的生理效应,不像皂角苷只是起因于食下量减少,而是通过影响蚕体内分泌平衡所引起。JHA的处理能使茧重增加23—46%,茧层增加13—35%,但茧层率下降4—18%,从五龄积算食下量,消化量看处理区显著增加,而饲料效率对茧层低,对蛹体高,JHA浓度过高还出现畸形蛹和永久幼虫。  相似文献   

19.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Ⅰ.家蚕叶丝转化率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窕  徐卫华 《蚕业科学》1991,17(4):193-199
调查了不同世代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体重和叶丝转化率,分析了影响家蚕叶丝转化率的有关生理因素,结果,家蚕叶丝转化率为食下鲜叶量的2%-2.4%,不同世代及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叶丝转化率的高低与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及体重增长有明显的关联。叶丝转化率与茧层率、五龄前3天净增体重和摄食系数、三龄眠蚕体重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SM-1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茧丝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应用SM—1对15对蚕品种的第3龄或第4龄幼虫添食,均能100%诱导三眠蚕.生产出1—2D不同规格的超细纤度茧丝,诱导出的三眠蚕发育快,终龄期体重及丝腺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能正常化蛹、化蛾、产卵.从饲料效率比较,食下每克干物的茧层量以四眠蚕对照为100,诱导三眠蚕为82.3—85.5%;张种用桑量为对照的40—65%,对单位用桑量的产茧量两者相仿.尤其是夏秋蚕,减少发病,表现稳产.茧丝质调查,以对照区的茧层率为100,诱导三眠蚕为68—85%;第3龄添食区的茧丝长与对照区相近,为900—1275m;第4龄添食区为668—900m;解舒率高达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用诱导三眠蚕超细纤度蚕茧缫制的细纤度生丝(9/11D或13/15D),品位可达4—5A级.并表现纤度偏差小(0.56—0.63D),洁净优(95—99分)、伸度好(20%以上)、抱合力强(94—100次)等优点.农村夏秋两期诱导饲养三眠蚕15张.二年来室内外共诱导三眠蚕茧350多公斤,已缫制的细纤度生丝40多公斤,并试织了真丝绡、绝缘纺、电力纺及细旦真丝袜等薄型织物,为开发利用超细纤度茧丝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