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对畜禽产品营养、风味以及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养方式是影响肉蛋品质的重要因素,规模化笼养方式在改善动物福利和肉蛋品质方面受到散养方式的挑战。本文对比分析了笼养和散养方式在生产性能、肉蛋品质及免疫性能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鸡肉肉质风味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刚  余冰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2):53-5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的消费大量增加。肉的数量已基本满足需求,而肉的品质也逐渐得以改善。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人们对各种畜禽肉质风味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的不少科研工作者都对畜禽肉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动物营养学者从营养的角度研究饲料、添加剂等对畜禽肉质的影响;生化学者从生化的角度研究畜禽肉中生化指标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动物遗传育种学者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对畜禽肉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其他一些学者也对肉质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目前畜禽肉质的研究仍然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3.
对猪肉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这些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营养、饲养管理、肉猪屠宰前、屠宰以及屠宰后的处理方式等,着重讨论了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对猪肉实用品质(肉色、风味、系水力)的影响,并从遗传、营养以及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动物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营养调控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在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动物营养调控学的营养调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轻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应激,解决畜禽产品公害和减少畜禽对环境污染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从原料的选购、配方设计、加工饲喂、畜禽产品安全处理等过程实施动物营养调控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禽产品的丰富,畜禽肉品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要求肉品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因此,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5.
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点,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肉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兔肉品质主要包括肉色、pH值、系水力、肌内脂肪(IMF)、风味和嫩度等几个方面。肉品质受到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遗传调控和营养调控来改善兔肉品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讨论了肌肉组成影响兔肉品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对改善兔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畜禽产品的风味品质及养殖臭气等是现代养殖业中较为关注的问题。本试验选择复合型微生物饲料,利用每种微生物独有的生产性能,针对产品风味、储藏性能与抑菌和降臭功能为畜禽养殖业的提升改造服务。利用特定酵母在畜禽体内生成肌酐酸、某些特定氨基酸、某些芳香类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来改善畜禽产品的风味。研究微生物饲料改善蛋肉鸡风味品质的对比试验在杭州富阳区新登镇莲霞养殖场进行,采用笼养土种蛋肉鸡为试验动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的品质、营养及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畜禽产品产量的同时,畜牧工作者更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同时兼顾养殖业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1抗生素、高剂量钢锌等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饲料中添加抗菌药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面世后得以认识和发展的。人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与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广泛用于生产。关于抗生素及高剂…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又精细的生理过程,受基因、激素、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品种改良、提供全面的营养和创造适宜环境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改变动物的肉品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从饲料的营养角度对影响畜禽内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产品营养丰富,而且要有较好的口味和感官性状。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生产绿色动物食品,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因此研制开发既能保持一定生长速度,又能改善肉质、风味的天然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鸡蛋品质受遗传、管理、营养和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营养因素中原料来源、蛋白质和氨基酸与能量的比值、钙磷水平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来源和添加量等都可以对鸡蛋品质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可以影响鸡蛋的大小、形状和蛋壳品质等外观性状,还会影响蛋清和蛋黄的品质、鸡蛋及其加工产品的风味等。  相似文献   

12.
猪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I)——影响猪肉品质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猪肉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这些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营养、饲养管理、肉猪屠宰前、屠宰以及屠宰后的处理方式等。着重讨论了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对猪肉实用品质(肉色、风味、系水力)的影响,并从遗传、营养以及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猪肉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这些影响因素包括 :遗传、营养、饲养管理、肉猪屠宰前、屠宰以及屠宰后的处理方式等。着重讨论了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对猪肉实用品质 (肉色、风味、系水力 )的影响 ,并从遗传、营养以及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衍生的构象与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脂肪酸,通过对脂肪前体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进行抑制,从而调节机体脂肪代谢。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将共轭亚油酸的这一特性运用到了动物饲养方面的研究当中,肉碱近年来也在饲料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影响畜禽品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近几年相关研究报道阐述了共轭亚油酸和肉碱对畜禽肉品品质、风味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因富含蛋白质而一直受到人们饮食上的青睐,风味作为评价畜禽产品时的直观感受时常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与企业生产目标。本文对畜禽产品风味分类与成因以及遗传、饲粮、管理、疾病四大因素对产品风味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比较了化学分析结合感官评价与电子鼻(舌)技术分析2种风味评价手段,旨在为畜禽产品风味优化改良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最终服务于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畜禽肌肉肌苷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综述了畜禽肌肉呈味物质肌苷酸的研究现状、呈味机理、代谢途径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现阶段肌苷酸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目前动物营养工作者在畜禽风味品质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血液生化指标在动物生产与营养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血液生化指标在动物生产、营养调控、疾病诊断和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血液生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畜禽生产性能和营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畜牧生产中,可以根据畜禽血液生化指标对其营养水平进行适时调控。同时,利用某些血液生化指标,可以对畜禽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对畜禽进行早期选种选育。  相似文献   

18.
养殖业遇到的问题与对策(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棣华 《广东饲料》2008,17(3):15-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品营养丰富、有风味、安全卫生,而且要求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与此息息相关的养殖业却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诸如畜禽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禽流感、猪不明高热病时有发生,养殖业排污治理问题日趋严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风味问题等已摆到议事日程,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本刊特邀畜禽营养、饲料科学、健康养殖资深专家省农科院莫棣华研究员就畜禽疾病防控、养殖业排污治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肉类的品质与风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算抛砖引玉,祈求能一石激起千重浪,以期引发行业对养殖业在的热点问题进行系列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畜牧业片面追求高产和快速生长,导致畜禽的工厂集约化饲养,增加了养殖密度,引发了畜禽繁殖力下降、生产寿命缩短、发病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畜禽产品的品质。进行有机畜禽业,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它通过对养殖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动物自身的生存能力和遗传优势,避免应激,逐步减少药物和部分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猪肉是我国消费者最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其品质及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猪肉中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直接影响着肉的品质,如pH、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同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猪肉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已成为畜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受遗传、营养等多方面因素调控。本文在简述了脂肪酸与肉品质的关系及沉积机制的基础上,论述了猪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品种差异及其营养调控途径和转基因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调控猪肉中脂肪酸沉积进而生产功能性猪肉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