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我国云南西部发现的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为了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组成、其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的遗传关系及沼泽型水牛对该水牛的基因渗入等重要遗传背景信息,本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41份槟榔江水牛样品和对照群体24份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样品、41份沼泽型水牛(滇东南水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在槟榔江水牛群体中共检测到253个等位基因,其中,54个为3个群体所共享的等位基因,58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73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滇东南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其余68个等位基因为该群体所独有.槟榔江水牛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表观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群体,分别为8.433 3、0.640 5、0.600 9和0.594 7.该水牛群体近交系数FIS值为0.061 9.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的DA遗传距离为最小(0.114 4),在NJ树上聚为一支;而滇东南水牛与槟榔江水牛和摩拉水牛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分别为0.382 9和0.555 3),其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槟榔江水牛遗传组分为河流型与沼泽型2种类型水牛混合的模式(当K=2时),整个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存在沼泽型水牛的遗传渗入(群体中沼泽型水牛遗传组分为0.067 2).结果揭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该群体杂合子缺乏,且存在一定沼泽型水牛的基因渗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槟榔江水牛的种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江水牛在云南西部槟榔江上游的腾冲县饲养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该水牛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和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亚热带气候环境,是我国发掘的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类群.具有典型的河流型水牛体型外貌特征,但体型相对较小.遗传学分析表明:槟榔江水牛体细胞核型染色体数多为2 n=50;其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该水...  相似文献   

3.
槟榔江水牛在云南西部槟榔江上游的腾冲县饲养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该水牛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和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亚热带气候环境,是我国发掘的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类群。具有典型的河流型水牛体型外貌特征,但体型相对较小。遗传学分析表明:槟榔江水牛体细胞核型染色体数多为2n=50;其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该水牛与河流型水牛表现出较近的遗传关系,与沼泽型水牛遗传关系较远;确认在群体遗传组成和血统来源上,该水牛由差异十分明显的河流型和沼泽型两个世系所构成,但河流型水牛世系在该水牛群体中占主体,揭示该水牛存在一定的沼泽型水牛基因渗入。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该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为(2452.2±553.8)kg,比河流型摩拉和尼里一拉菲水牛高8.4%~15.0%,比沼泽型本地乳用水牛高124.4%~140.3%;且其乳质佳,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分别为4.60%和6.82%。该水牛在2008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布为我国遗传资源的牛种之一,发展前景看好,将有望培育成中国首个河流型乳用水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槟榔江水牛保种及选育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云南西部发现的我国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群体,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是发展我国水牛奶业宝贵的遗传资源。本文基于近几年对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调查和种质特性及遗传背景分析的结果,就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选育利用方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卵泡抑素(FST)基因在槟榔江水牛和德宏水牛中的特征,试验采集43头槟榔江水牛和48头德宏水牛的血样,利用牛基因组报道的牛FS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这两种水牛的FST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构建了单倍型和单倍型亲缘关系聚类图,分析了杂合度、遗传分化系数等群体遗传特征。结果表明:FST基因在槟榔江水牛及德宏水牛中均有高度的多态性,在FST基因上共检测到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从水牛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和单倍型聚类图的结构来看,槟榔江水牛与沼泽型德宏水牛亲缘关系较远。从FST核基因上为槟榔江水牛属于河流型水牛起源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槟榔江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其种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阐释槟榔江水牛生长特性,腾冲市畜牧工作站在核心群进行了长期的生产性能测定和种质评价工作,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在当地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生长性能、采食速度、抗病力、行为调教、性成熟、成年体重、体型比例与体尺指数等特性,均优于其他本地水牛,是保护和开发我国河流型水牛唯一的地方优良畜种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槟榔江水牛为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本土河流型水牛,具有产奶性能高、肉用性能好的特点,为了进一步阐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文收集云南腾冲县巴福乐槟榔江水牛2004~2011年生长发育数据资料,研究性别、月份和年度等固定效应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应用SAS分析性别、月份、年度等非遗传因素对槟榔江水牛体重的影响,并且用MTDFREML软件分析了固定效应值。[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性别对初生重具有显著影响,公犊平均初生重(35.04kg)显著高于母犊(32.63kg);月份对母牛初生重没有显著影响,公牛的效应值比母牛的较大。[结论]月份对槟榔江水牛的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可能与饲料的季节性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8.
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α-肌动蛋白1(actin alpha 1,ACTA1)基因多态性与槟榔江水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该基因变异与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关系.[结果]检测到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位于第5内含子与第6外显子,水牛ACTA1基因变异与体重、管围等性状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检测了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联关系,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积累槟榔江水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基础数据,试验以10头槟榔江水牛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中钙(Ca)、磷(P)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摩拉水牛及荷斯坦奶牛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摩拉水牛血清中ALP活性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P0.01),槟榔江水牛血清中ALP活性高于摩拉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槟榔江水牛Ca含量最高,荷斯坦奶牛Ca含量最低,且差异不显著(P0.05);摩拉水牛P含量最高,荷斯坦奶牛P含量最低,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2,(23):23-25
云南省水牛乳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已有十多年历史。通过引入乳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与本地沼泽型水牛杂交,杂种水牛泌乳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云南省有乳用杂种泌乳水牛2.8万头,杂种牛一个泌乳周期的平均产奶量达1 000~1 500kg。为加快发展云南省奶水牛特色产业,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杂种水牛的泌乳特性、繁殖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介绍了水牛由奶、肉、役兼用向奶畜专用转变的发展趋势以及槟榔江水牛品种的形成及其培育、体型外貌特征、遗传学特征、生产性能、存在的问题等,并对该水牛品种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影响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有很多因素,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人为因素。面对当前产业扶贫,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奔小康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突破受胎率低的技术瓶颈,提高水牛品种改良的成效,牛品改工作者责无旁贷。本人多年来致力于牛品改工作,在提高水牛冻精配种受胎率上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应用河流型乳用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提高沼泽型水牛的乳用性能,是目前我国水牛杂交改良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钦州市水牛冻精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TAT5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槟榔江水牛泌乳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技术研究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变异,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关系.[结果]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STAT5A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及乳脂率等产奶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建立了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MspI PCR-RFLP遗传标记.[结论]研究结果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保存及产奶性能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槟榔江水牛3-酮酸辅酶A转移酶1(3-oxoacid CoA-transferase 1,OXCT1)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功能生物信息学和多组织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普通牛OXCT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76397)为参考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序列,以提取的槟榔江水牛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mRNA序列,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利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识别,获得水牛OXCT1基因CDS区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2509H4041N687O746S23,分子质量为56.50 ku,理论等电点(pI)为8.69,不稳定系数为27.49,平均疏水性(GRAVY)为-0.097,该蛋白属弱亲水性蛋白。OXCT1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线粒体膜蛋白;包含pcaJ_scoB_fam和AtoD 2个保守结构域,且具有5个功能活性位点。槟榔江水牛与普通牛、藏羚羊等5个物种的OXC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97%。对槟榔江水牛13个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表明,在泌乳期,OXCT1基因在乳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垂体、脂肪、大脑、皮肤和肌肉中不表达;在非泌乳期,OXCT1基因在除脂肪以外的其他12个组织中都有表达。OXCT1基因在槟榔江水牛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水牛的乳脂合成调控事件。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乳脂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牛育种工程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牛业资源丰富,水牛2 281.3万头,居世界水牛头数第三位.中国水牛原属于沼泽型役用水牛,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河流型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证明,杂交二代水牛的泌乳性能己达到河流型乳用水牛2 000 kg以上的泌乳水牛,实现了"耕水牛变成奶水牛"的目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水牛育种工程已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在生产实际中也必需将役用水牛培育成乳用或乳肉兼用型水牛.在中国水牛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繁殖牛群,扩大群体规模;加强水牛培育和繁育体系建设,保持水牛遗传性能,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培育成中国水牛新品种(或新类群),这将对科技进步及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槟榔江水牛3-酮酸辅酶A转移酶1(3-oxoacid CoA-transferase 1,OXCT1)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功能生物信息学和多组织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普通牛OXCT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76397)为参考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序列,以提取的槟榔江水牛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mRNA序列,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利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识别,获得水牛OXCT1基因CDS区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_(2509)H_(4041)N_(687)O_(746)S_(23),分子质量为56.50 ku,理论等电点(pI)为8.69,不稳定系数为27.49,平均疏水性(GRAVY)为-0.097,该蛋白属弱亲水性蛋白。OXCT1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线粒体膜蛋白;包含pcaJ_scoB_fam和AtoD 2个保守结构域,且具有5个功能活性位点。槟榔江水牛与普通牛、藏羚羊等5个物种的OXC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7%。对槟榔江水牛13个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表明,在泌乳期,OXCT1基因在乳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垂体、脂肪、大脑、皮肤和肌肉中不表达;在非泌乳期,OXCT1基因在除脂肪以外的其他12个组织中都有表达。OXCT1基因在槟榔江水牛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水牛的乳脂合成调控事件。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乳脂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定槟榔江水牛瘤胃发育规律,试验选取从出生到成年不同日龄和不同发育程度槟榔江水牛(云南省腾冲县巴福乐槟榔江水牛良种发育有限公司提供)公牛15头进行屠宰试验,采用大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胃黏膜上皮颜色,测定瘤胃的体积、瘤胃液p H值、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瘤胃系统随年龄而进化,到某一年龄后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牛乳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水牛2276.0万头,乳、肉、皮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265.0万吨、39.6万吨和11.9万吨,水牛头数及其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三位,水牛乳主要乳制品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广西本地水牛属沼泽型役用水牛,试验证明:采用河流型乳用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杂交二代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我国南方河流型水牛品种改良,提高我国河流型水牛的乳用和肉用性能,从意大利引进1~2岁高产意大利地中海奶水牛59头,其中公水牛10头,母水牛49头,进行近3年的适应性观察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引进地中海奶水牛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814.1 kg,母水牛体重平均为601.8 kg。公牛采精平均精子密度为12.25亿/m L,平均精子活力为0.54;母牛人工授精平均情期受胎率35.16%,平均初产日龄为1 299.8 d,平均怀孕天数为310.44 d;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2 011.3 kg,优秀个体第1胎泌乳300 d,产奶量达到2 818.3 kg。由此表明,引进的地中海水牛很好地适应了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侯环境,各项生产性能和指标与引进地基本相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槟榔江水牛血清生化指标特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槟榔江水牛血清中K、Na、Mg等3种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荷斯坦奶牛和摩拉水牛血清中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血清中K含量稍高于摩拉水牛,低于荷斯坦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槟榔江水牛血清中Na含量显著低于摩拉水牛(P0.05),与荷斯坦奶牛差异不显著(P0.05);槟榔江水牛血清中Mg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P0.01),显著低于摩拉水牛(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