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楸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要点邹学忠,周福兴,阎忠林,刘清田,吕长波(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刺揪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珍贵阔叶树种,为培育刺揪的优质壮苗,经试验得知,l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并根据各时期...  相似文献   

2.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根据树种多样性的原则,开展了濒危珍贵阔叶树刺楸苗木的培育试验研究,在实践中总结了刺楸苗木的培植经验,详细地阐述了刺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刺楸是我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我省珍贵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的用材树种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刺楸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却有不少地方已把刺楸树砍伐一光,几乎处于绝种状态。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刺楸人工林,近年来,我县有不少国营和社队苗圃开始进行刺楸人工育苗。一般说来,刺楸当年不出苗,即或出苗也是零星的,第二年开始陆续出苗,因此,很难得到全苗。根据现存资料,目前,我们尚未查到有关刺楸的成功育苗方法。“实践出真知”。经调查发现,我县四门了公社新农大队,一九七六年用六斤种子,育  相似文献   

4.
刺楸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楸是我国珍贵阔叶树种 ,目前对刺楸的育苗和人工林培育技术等方面研究较多。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 ,就刺楸今后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想法 ,旨在为今后刺楸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刺楸是丹东一带的珍贵乡土树种。其枝叶繁茂,树形美观,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树种。它的材质细腻,纹理美观,又是制造家俱的优良木材,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多年来,由于管理不当,滥砍盗伐严重,致使其分布区域逐渐缩小,资源减少,现已所剩无几。为了加速刺揪的发展,丹东地区自七四年以来,开始了刺楸的育苗工作。由于没有经验,很多地方部失败了。一九七九年采取了刺楸鲜种浸泡冻层处理的催芽方法收到了  相似文献   

6.
刺楸属五加科(Araliaceae)刺楸属(Kalopanax Miq),为落叶乔木,是我国速生树种之一。由于生长快,材质好,木材纹理美观,为民用良材,因而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成材树多被砍伐殆尽。近十几年来,这个树种引起了许多省极大的重视,我省已把刺楸列为秦巴山区速生珍贵树种之一,教学和科研单位亦设专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刺楸是我国珍贵阔叶树种,目前对这一树种的应用及其种子的催熟、育苗和人工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该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践探索,对刺楸的应用和育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水曲柳、核桃楸幼树施肥试验初报阎忠林,邹学忠,韩素梅(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水曲柳、核桃揪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其森林资源,培育速生丰产林,从1990年开始,分别对1982年春和1983年春营造的水曲柳、核桃揪人工林进行了施...  相似文献   

9.
刺楸(Kalopanax soptemlobus Koidz)属五加科刺楸属的乔木树种,为我国及辽宁的珍稀树种,用途极为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多年来,由于刺楸育苗难度大,人工造林很少,天然生长的刺楸本来就很少,又加上滥采致使不少地方刺楸已濒临绝迹。研究刺楸育苗和生长节律,对于发掘刺楸种质资源,填补和培育优良阔叶造林树种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们在刺楸育苗方面进行了探索研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刺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楸是五加科刺愀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刺楸在温带阔叶树种中是直径生长较快的树种之一,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细致,刨光涂漆后花纹美观。其抗腐能力强,是造船和民用的良材。刺揪在我省南起大巴山,北达乔山均有分布。天然散生在阔叶林内或林缘,多生长在阔叶林内中下部土层较厚、疏松的南向或西向坡的坡脚。垂直分布于300一1200米之间,在林内或林缘散生植株与其他阔叶树种构成上层林冠。眉县红河沟、齐镇下庙村和营头  相似文献   

11.
刺楸(Kalopanx pictum thumbergnakai)系五加科刺楸属,为东北速生的珍贵阔叶树种。在东北分布于辽宁省和吉林的次生林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山地均有分布,在朝鲜、日本亦有生长。该树种木材质细、文理美观、硬度适中,可做高挡家具和乐器等,因此深受群众欢迎。过去对该树种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刺楸资源管理不善,加之群众  相似文献   

12.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mb)koidz,又名茨楸、刺儿树、刺枫树、丁桐等,五加科,刺楸属,本属仅刺楸一种。落叶乔木,树干通直高大,叶形奇特,树姿优美,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7~8月,是花叶都具有观赏价值的行道树、庭荫树和造林树种。刺楸有多种用途,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还极具药用价值,根皮、树皮能入药,嫩叶可食用,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刺楸根系发达,喜湿润肥沃的中性和酸性土壤,自然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华北、内蒙古,长江流域以及粤、桂、川、滇等[1]。目前分布于各地的资源大多呈散生分布,集中成片成林的少,由于人…  相似文献   

13.
刺楸育苗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楸为落时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少有病虫害及气象灾害,干形通直园满,树形美观,纹理优美,刨削后有光泽,干燥后不甚收缩,抗腐力强,用途广泛,特别是高档家具的良材。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美化环境的观赏树种。由于其根株有萌蘖性,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用它和红松、红皮云杉等针叶树混交,有利于针叶树的速生丰产,是我省重点保护的树种之一。但由于过去遭到严重的滥伐,成片的径级较大的已属罕见,散生木也不多见。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繁殖,则将来恐有绝迹的危险。所以研究刺楸的育苗造林技术,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有关研究刺楸的技术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金丝楸作为优良珍贵乡土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绿化树种,近年来在河南栾川得到大力推广栽植,为林业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支撑。结合金丝楸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金丝楸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提出了金丝楸示范林营建的技术要点,以期为金丝楸的营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山区群众发展金丝楸产业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Koidz.)是五加科(Araliaceae)刺楸属(Kalopanax)木本植物,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但由于刺楸为天然野生,资源稀少,加之多年来滥伐利用,其数量已越来越少,且濒于绝迹。因此,加强刺楸育苗技术的研究,为开展刺楸人工造林服务,是当务之急。刺楸育苗的关键是催芽问题,国内许多科研单位都从事刺楸催芽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Koidz.)是落叶乔木。分布稀少、树干通直、文理美观、材质细密不裂。用途广,供建筑、家具、车辆等用材。刺楸是弱度阳性树种,抵抗力强,能耐寒暑、干旱、生长快,可谓群众最喜爱的珍贵乡土树种之一。由于群众的喜爱,成材树几乎砍光,但萌生、实生幼苗、幼树还是可见的。多丛生于天然杂木林中,影响刺楸的生长发育,同时生长分散不便于经营管理,为保护好刺楸,扩大资源,使之集中连片,积极培  相似文献   

17.
刺楸是五加科刺楸属(Araliaceae kalopanax)的一种落叶乔木。我省多在秦巴山区林中散生,当地有些社员也在宅旁栽植。由于刺楸生长快,材质好,纹理美观,适做家具,林中成材的多被群众砍伐,现濒于绝迹。根据几年的试验,该树种播种和扦插育苗均很困难,仅凭林下有限的根蘖苗繁殖,极大地限制了这个树种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探求刺楸有效的繁殖方法,我们于1981年12月在我校实习农场苗圃对引种栽培的3年生和6年生刺楸大苗,进行了根型和根系发育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我省地处华北,东临渤海,境内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植物资源丰富,并且生长着多种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珍贵树种。加快珍贵树种培育,使其更好地服务全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很有必要。一、我省珍贵树种培育现状(一)植物资源现状我省植物种类丰富,也分布着多种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珍贵树种。根据原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08年版)》来看,经初步调查,我省分布的珍贵树种有33种,林分面积245万亩,蓄积320万立方米。我省珍贵树种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包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林业厅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九两日,在吉林市召开了《刺楸种子催芽及育苗术的研究》成果鉴定会。会议特邀了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内外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二十多人参加了鉴定会。通过试验研究对抢救东北的珍贵树种——刺楸,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刺楸材质优良,花纹美观,是较好的家具材,由于滥砍盗伐严重,目前自然资源濒临绝灭,急需大力发展。多  相似文献   

20.
刺楸资源的培育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楸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开发利用价值大,其木材、根皮、树皮、幼芽等原材料、加工制成品及其用于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均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长期以来资源被过量采伐,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总结了刺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苗木繁育、人工造林技术和开发利用途径,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刺楸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