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人工养殖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或管理不当,很容易死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质污染:稻田养蟹池中,四周常有含农药、化肥或含盐较高的积水流进池内,致使池内水质受到污染,造成河蟹中毒死亡。 2.病菌感染:稻田养蟹过程中,由于运输、暂养等各种环节,常会感染细菌而致病。病菌侵入蟹体后,常可引起河蟹瘫软无力、摄食量下降、腹脐红肿、蜕壳不遂、黑鳃、腐肢、外壳长毛等症状,若不及  相似文献   

2.
秋季 ,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 ,预防河蟹死亡 ,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自然死亡 俗话说 :“西风起 ,蟹脚痒。”每年 9~ 1 0月 ,都有一批生长了 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 ,性腺成熟 ,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 ,因已成熟 ,体内渗透压升高 ,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 ,大部分会自然死亡。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抓出售 ,否则会逐步死亡。2 感冒死亡 秋季昼夜温度变化大 ,水温差别也大 ,有时能达…  相似文献   

3.
河蟹养殖在我国养殖行业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河蟹养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河蟹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高温对河蟹养殖的危害:使河蟹生长速度变慢、病害增加,使养蟹水体水草死亡腐烂、水质降低,使蟹塘发生虫害;提出了防治措施:保持均衡营养、增强河蟹的体质,维护良好水质、确保健康的生长环境,重视底质改良、降低池塘有毒物质含量,加强对蟹塘虫害发生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向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稻田养蟹技术开辟了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水稻可以给河蟹提供生存的环境,河蟹摄食饵料产生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营养,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稻田养蟹也是发展绿色优质无公害水稻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5.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6.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7.
稻田可以养殖河蟹,但对田块选择和田块工程建设要求较高,且河蟹饲养管理困难,产量偏低。同时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提高,池塘纯养殖河蟹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稻田养蟹,因此不提倡稻田养蟹。如养殖户仍想采用稻田养蟹,可采用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采用这种方法可利用虾蟹呼吸出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8.
浅谈河蟹配合饲料河蟹是一种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的水产珍品。近几年由于蟹价不断上涨,刺激了不少单位和个人从事人工养蟹,随着河蟹人工育苗取得成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螃蟹将供大于求。据调查,养蟹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其关键是饲料组成、配比存在...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河蟹早熟问题一直困扰着河蟹养殖业。本人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认为河蟹早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积温升高 河蟹性腺的发育与池塘水有效积温值高低有关。因为池塘养蟹的养殖周期大于自然水域中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成蟹商品规格,是促进养蟹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欲养殖大规格蟹,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良水面 大水体养蟹,天然饵料丰富,溶氧充足,养成的蟹规格大,色泽好。因此,养蟹水体的面积宜大不宜小,以湖泊、水库、河道等开放型水体围拦养蟹效果尤佳,池塘等养蟹水面也应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蟹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条件。 二、放养”扣蟹” 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繁蟹苗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使河蟹的养殖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河蟹的生长优势,但上市蟹的规格都在只重100克以内。因此,欲养成大  相似文献   

11.
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本文通过总结我省几年来稻田养蟹方法,提出我省稻田养蟹主要技术环节,为稻田养蟹业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珍品之一,河蟹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可在多种水域里开展人工养殖,稻田养蟹是利用蟹稻共生的原理实现蟹稻双丰收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稻田养蟹已成为各地进行河蟹养殖的主体,对农民发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人为模拟自然生态,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养蟹先养草”,水草对池塘养蟹有以下作用。 (一)为河蟹提供栖息场所 河蟹只能在水中做短暂的游泳,大部分时间爬到各种浮叶植物上栖息,水草为河蟹创造生活空间。 (二)为河蟹提供隐蔽物 河蟹脱壳后依附在水草茎叶上,而脱壳后的软壳蟹又常常要经过几个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静伏不动的恢复期,新壳渐渐硬化之后才能开始正常活动。在此  相似文献   

15.
<正>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本文通过总结我省几年来稻田养蟹方法,提出我省稻田养蟹主要技术环节,为稻田养蟹业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原产地主要为长江、珠江、辽河等内河流域,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且易于养殖、养殖效率高,现已在全国各淡水水域中大规模养殖。农谚有云"养蟹没有巧、只有水草好",而且,亦有实践证明,在河蟹养殖中,水草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河蟹养殖的重要环境因子。有很多养殖户养蟹失败,没有获得可观的效益,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未重视池塘中水草的种植,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养蟹池塘中的水草种植的部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蟹是我国名贵的水产品之一,食 用价值极高。河蟹肉肥味美,是人们招 待宾客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河蟹 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天然河蟹已远远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 需要。所以人工养殖河蟹已成为人们从 事的重要的生产活动。 人工养殖河蟹的地点必须近水源。 而靠近水源的闲散荒地绝大多数已开 垦为稻田。所以,利用荒地挖掘蟹池大 面积养殖河蟹在我国已极不现实。而 在稻田中养蟹,就现实地解决了这一 实际问题。并且稻田养蟹吃掉稻田中 的一些害虫。水下杂草这些天然食料 后,可以…  相似文献   

18.
地处渤海之滨的盘锦市,近几年来努力开发河蟹资源。目前,全市养蟹面积已达8.1万亩,年产河蟹160多万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 盘锦市地处辽河两岸,水源充足,具有良好的河蟹繁殖生长生态环境,盛产河蟹精  相似文献   

19.
河蟹是我国淡水水产品中特有的优质产品,养蟹已成为各地农业开发的重头戏。我省是河蟹生产的大省,近几年,虽然养蟹面积和产量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蟹质量却在持续下降。90年代初期,3两和3两以上的蟹可占到总产量的60-70%。近几年3两和3两以上的只占到30-40%,极大部分河蟹在1.5—2两之间,外壳变厚,味道差,成熟早,这严重制约了河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集约化高密度养蟹,在过去蟹的价格高的时候,养蟹的饲料成本仅占总产值的10%左右.随着养蟹的不断扩大,产量逐步增加,商品蟹的价位已跌入低谷,现在养蟹的饲料成本占养蟹总成本的40%以上.因此,了解河蟹对营养的需求,选择来源广、廉价、适口的饲料,实行科学投喂,才能达到养蟹稳产、高产、低耗、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