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蕃茄种子发芽的生理调控—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庆  罗泽民 《园艺学报》1995,22(3):267-271
介绍番茄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发芽力和抗脱水力形成,浅休眠和胎萌等现象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GA与ABA在番茄种子浅休眠形成、抑制胎萌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渗控制处理和发芽过程中种子水分关系,种子胚生长、DNA复制、胚乳弱化等的生理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番茄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两个季节内温室番茄种子生长发育较系统的形态与生理研究分析,番茄种子发育可划分为胚形期、胚熟期、乳熟期和完熟期等4个时期,每个时期均有相应明显的形态和生理特点。胚熟期结束时的番茄种子物质积累已经完成,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发芽能力;乳熟期结束时的番茄种子已具有抗脱水能力以及发育成正常苗的能力;完熟期结束时的番茄种子生活力达最大值,并具有一定的“浅休眠”。试验结果还表明,番茄的种胚、胚乳以及种皮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发育过程中的番茄种子浸出液电导值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外源ABA对不同品种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番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BA(0—40m/L)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mg/L)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ABA(10-40mg/L)极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且浓度越高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另外,ABA推迟番茄种子的萌发,浓度越高,萌发延迟天数越多,不同番茄品种(系)对ABA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北方园艺》2011,(10):18
种子活力就是指高发芽率种子批间在田间表现的差异、表现良好的为高活力种子,表现差的为低活力种子。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胚具有的生命力,它反映的是种子发芽率和休眠种子百分率的总和。所以种子生活力测定能提供给种子使用者和生产者重要的质量信息,反映的是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种子发芽率是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它受条件限制如水分、温度、光照、氧气。有些情况下,生活力测定和发芽率测定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即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百分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如无休眠、无硬实或通过适宜的预处理破除了休眠和硬实;未受有害化学药品处理。但是在种子有休眠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茄果类蔬菜中,茄子种子发芽较为困难,一般播种后大约7天才出苗,15天才能出齐苗。这样就会出现大小苗现象,影响茄苗的质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茄子种子本身的休眠问题。种子休眠现象在各种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对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及百合科等蔬菜种子的休眠有较深的研究,茄科蔬菜中对番茄研究较多对茄子的报道较少,茄子种子的休眠特性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休眠和非休眠节瓜种子的提取液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试验,休眠节瓜种子剥除种皮发芽试验初步确定节瓜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皮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种子中GA3含量测定表明非休眠节瓜种子的GA3含量远高于休眠种子.  相似文献   

7.
以高胎萌材料‘8407’、中度胎萌材料‘夏胜’和弱胎萌材料‘B热’,以及不发生种子胎萌的材料‘92S24’和‘72M’为试材,采用蕾期授粉、花期标记、定期采样方法,统计种子胎萌的发生状况,研究了大白菜种子胎萌现象的发生状况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8407’种子胎萌出现于花后14d,而‘夏胜’出现于花后23d,且前者的种子胎萌率极显著高于后者,二者的种子胎萌主要发生于花后26~32d的发育阶段。‘8407’的主枝种子胎萌率高于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且主枝角果基部的种子胎萌率显著高于角果中部和顶部;‘夏胜’种子胎萌部位性不明显。根据杂交当代种子胎萌表现的差异,表明无胎萌对胎萌为显性,且胎萌特性同时受到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8.
破除蔬菜种子休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信 《蔬菜》1992,(2):28-29
蔬菜种子休眠,是一种常见的正常现象,但要正确做发芽试验或生产上急需播种时,就必须打破其休眠期.为此,分析其休眠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蔬菜种子休眠及其原因广义地讲,凡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中称为休眠.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种子本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虽然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但仍不能萌发,称为生理休眠或自然休眠,是内在的生理条件所造成,另一种是种子已具有发芽的能  相似文献   

9.
砧木种子的沙藏答湖南省邵东县读者申椤北方落叶果树的种子,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而形成自然休眠特性,即需要经过低温后熟阶段才能发芽。因此果树砧木种子必须沙藏处理,完成种子后熟阶段。沙藏方法是:将1份种子和3~5份干净的湿河沙混拌均匀,装...  相似文献   

10.
徐溪  颜启传 《蔬菜》1991,(3):13-15
冬瓜(Benincoso hispida L.)是喜温蔬菜作物,是我国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一般认为它具有较强的休眠性,发芽困难。种子的发芽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份、温度、通气条件等,也受种子本身的特性,如种皮的厚薄。休眠性及其它形态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对冬瓜种子的发芽特性的研究较少,还尚未列入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红毛五加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对红毛五加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及不同生境种子进行层积催芽试验,研究不同层积催芽方法对红毛五加种子胚生长及发芽率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五加种子采摘后,经过90d左右的18℃高温层积处理过程,完成种子胚后熟生长,即完成种子形态后熟;红毛五加完成了种子胚的形态成熟后处于深度休眠中,4℃低温处理90d基本可以完成红毛五加可萌发种子的休眠过程;一定浓度GA3的有利于种胚在18℃高温条件下形成,种子的胚率提高,发芽率增加;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红毛五加种子发芽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4种中国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蝉花、山鸢尾、金脉鸢尾和西南鸢尾4种中国野生无髯鸢尾种子均存在休眠。对种子进行了离体胚培养、切割胚乳、剥离种皮等处理和用Instron 5848微力材料试验机测量刺穿珠孔端结构所需要力的试验,研究表明:种皮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影响,珠孔端胚乳对胚生长的机械束缚是萌发的主要限制因素;4种无髯鸢尾的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它们对种子的成苗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桃品种秋香蜜去核壳种子,探索了种皮控制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桃种子剥除种皮,休眠可被解除,出苗率与有皮种子经GAs200mg·l ̄(-1)浸种24h相近;种皮抑制萌发的效应与ABA5mg·l ̄(-1)浸渍去皮种子24h相当。②桃新鲜种子内ABA主要存在于种皮中,GA3主要存在于胚和子叶中,剥除种皮即人为地改变种子内GA_3/ABA值,有利于种子由休眠向萌发方向转化。③桃种皮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具强烈抑制作用;去皮种子的酶活性随GA3处理而增强,随ABA处理而被抑制。④桃种皮无透水性障碍,种皮对种子的吸水总量虽有一定限制,但不影响种子萌芽。  相似文献   

14.
脱落酸与种皮对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年新采收杜梨种子和自然贮藏1 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皮和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对诱导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梨种皮和脱落酸均能够抑制杜梨种子的萌发,种皮的抑制萌发效应显著大于ABA的作用,杜梨种子去除种皮后,休眠性可被部分解除.脱落酸对杜梨种子抑制萌发的效应在去皮和不去皮种子中表现明显差异,5 mg/L ABA浓度对未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20 mg/L ABA浓度对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说明未去皮种子对ABA的敏感性大于去皮种子.种皮与ABA的双重抑制效应,使种子对ABA浓度水平差异的敏感性增强.不同激素组合试验说明了GA3、6-BA和ABA在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GA_3和NAA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GA3与NAA浸种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NAA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分别以1 mg/L GA3、1 mg/L NAA处理种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effects of seed coat removal and chilling on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of ten cultivars of ornamental peach (Prunus persica Batsch) were investigated. Seeds were rinsed in running tap water for 48 h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eed coat removal. Only a few non-chilled, intact seeds germinated (e.g., 6% of ‘Hito’ seeds). Seed coat removal and no chilling resulted in some seed germination in eight of the ten cultivars, ranging from 6% to 83%. Chilling intact seeds at 5°C for up to 10 weeks resulted in greater frequencies of germination (average = 85% germination) than seed coat removal before (average = 80%) or after chilling (average = 73%). There was a linear decrease in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with an increase in abscisic acid (ABA) content for ‘Yaguchi’,‘Kanpaku’, and ‘Kikumomo’ seeds (R = –0.66; P <0.001). The most consistent decrease in total seed ABA content (average of 64%) occurred during the 48 h rinsing period. In ‘Kanpaku’, dry seeds had an intermediate ABA content (13 ng per seed); but, in the embryonic axes, this increased from 0.03 ng to 1.2 ng per se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uration of the chilling period. The lowest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were found in this cultiva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A synthesis in the embryonic axes during chilling may affect the varietal characteristic of seed dormancy, and that rinsing seeds for >48 h could remove sufficient ABA to allow seed germination with minimum chilling.  相似文献   

17.
影响野生杏种子萌发的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新疆野生杏的单株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机械去壳、去种皮及赤霉素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杏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杏种子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之提高;低温层积处理40 d后野生杏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发芽率可达90%;野生杏种子的种壳和种皮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种子萌发,去除种壳可使种子萌发提前,同时提高其发芽率;未层积的种子在去除种皮后用清水处理24 h,在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80%以上,说明去除种皮能基本解除种子的休眠;一定浓度的GA3对野生杏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6号带壳种子与去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均为100mg/L,发芽率分别为86.7%、100%.而7号带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为300 mg/L,发芽率为70%.  相似文献   

18.
牡丹、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解除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温沙藏和GA3处理对牡丹、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解除的效应,结果表明200 mg/L GA3浸泡'凤丹白'牡丹和芍药已生根种子2 h可缩短其发芽时间达107~111 d,且其发芽率、芽长、根长及苗重均优于对照或与对照处理相当;而GA3或低温沙藏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效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外源激素对结球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球芥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激素赤霉素(GA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除6-BA外,NAA、GA3和ABA均对芥菜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在50 mg/L浓度以上时,NAA可抑制芥菜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GA3能提高芥菜种子的萌发特性,最佳处理浓度为50 mg/L;ABA能有效抑制芥菜种子的萌发,最佳有效抑制浓度均为150 mg/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白菜种子萌发热抑制的机制,以新收获的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后熟、冷层积和植物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以及种子萌发和不同处理与细胞壁降解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萌发温度 ≥ 20 ℃时,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热抑制的种子不表现次生休眠。后熟、层积和GA3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相反,ABA处理则增强种子萌发的热抑制。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切–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增加。与新收获的种子相比,后熟、层积和GA3处理增加上述3种酶的活性;ABA处理增加内切–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但不影响β–甘露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吸胀48 h的种子的内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与随后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关系。说明新收获的白菜种子具有明显的萌发热抑制,这种特性能被后熟、层积和GA3处理以增强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方式有效地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