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素质特点,运用理论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动态地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提高学生在农业机械化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总体水平,不断开展学生以农为本的大农业机械化系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心理素质等综合品质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作为协同育人有力抓手,是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农业高校来说,如何提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服务乡村振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为例,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路径手段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课程思政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及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社会对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通过整合科研资源、发挥校企合作中生产企业的优势,就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培养农业机械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大学4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和总结,通过该环节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或科研学术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回顾指导农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系统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教学过程和评分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和实践了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为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育过程中,为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能力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项核心专业技能,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加强对该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操作核心能力的培养,制订针对本专业实践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指出结合甘肃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旱地小型机具;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先进设备、自制教学软件、加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意新机型、新工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具有显著的地理特征。地图是空间信息表达的重要语言工具,农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加强地图学课程教育,可以促进农业空间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分析了农业院校地图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地图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副产品商品率,农业综合生产率,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物质技术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一、农业现代化呼唤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现代...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继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将需要一大批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农业机械化拔尖人才。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出了一条面向农业机械拔尖人才的第1课堂与第2课堂联动培养模式。经过7年的努力实践和不断规范完善,该培养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拔尖班同学在科研和工作方面均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   相似文献   

11.
液压传动作为机械类、机电类、农业工程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针对农业类院校,教学团队结合近几年在油菜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方面的教学探索和科研实践,针对课本重点章节,分别介绍了液压技术在农机装备领域应用的实际案例,并深入剖析了思政案例和思政元素,提出了“提升专业自信、培养工匠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思政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也为涉农高校同类型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设施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增专业核心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达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也制约着教学模式的革新。针对云南农业大学农机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探索特色教学体系,将提炼整合知识点以微课模式融入理论教学中,融入双语教学元素和新兴学科前沿技术,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和提高了课程目标达成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3.
彭和  白雪飞 《农业工程》2021,11(11):105-108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智能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走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必须依赖于高等院校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探讨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改革课程设置方案、构建贯穿整个教学阶段的双导师制、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推动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为探索培养农业机械化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化水平、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作业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及各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制度体系不完善、农业机械保有量总体较低、农业机械技术质量与科研水平落后、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偏低及农业劳动人员作业素质偏低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政策、农民、土地、机械相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指出土地适度集约化将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先进农业机械的研发是关键,而政策的引导将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推手。详细分析了政策支持、农民职业化、土地适度集约、农业机械技术提高等各要素的具体要求,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吕丹  马歆  江朦朦 《农业工程》2020,10(6):98-101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电商的广泛开展,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在提升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然而,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电商的发展。通过梳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晰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培养谁-谁培养-如何培养”的问题。提出以地方院校为培养主体,面向地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农村地区有意愿的创新创业人员和城镇中计划返乡创业人员,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涵盖农业电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等内容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和农机大量增加的背景,根据辽宁省农机的农机监理实际情况,从法律法规、思想认识、业务能力、操作水平等方面,分析优化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质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慧 《农业工程》2018,8(3):113-115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农业院校应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加快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形成完善的农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不断地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分析了农业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目前农业院校存在的困境,结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对农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从多维度进行构建,以加快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娟  于朝  李伟娟 《农业工程》2020,10(2):13-16
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虽然是工业强市,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整个山东省处于落后状态。为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该文结合东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机装备结构、资金投入、教育培训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推进东营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