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气候变暖,异常极端气候频发,暖冬、倒春寒、晚霜冻、暴雨等天气极易导致核桃大面积减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确定影响核桃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核桃产量和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形成平山县核桃产量预报体系,并对模型进行讨论,分析极端气象灾害对核桃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核桃产量的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郑州市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各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降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气压)变化趋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各作物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探讨了主要气象因子与相应作物需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水稻、棉花的作物需水量有减少趋势,小麦、花生、油菜作物需水量有增加趋势;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水稻、玉米、棉花、花生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间,影响小麦、油菜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平均相对湿度;经计算得到日照时间每减少1%,水稻、玉米、棉花和花生作物需水量分别减少2.45、2.25、2.55和1.71mm;平均相对湿度每减少1%,小麦和油菜的作物需水量分别增加1.81和1.42mm。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荆门灌溉试验站和广西桂林灌溉试验站的蒸发皿蒸发和气象要素实测资料为例,采用线性趋势线法分析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气温、降雨量、风速、日照时数、日较差和相对湿度等6个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荆门灌溉试验站1973~2003年蒸发皿蒸发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湿度的增大、风速的减小和日较差的减小,桂林农田灌溉试验站1980~2003年蒸发皿蒸发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日较差的增大。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黑龙江省长时间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研究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内降水、气温、区域干湿变化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显著。湿润化的趋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和东南部,干旱化趋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自东向西大部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主要受SPEI3-8影响,气温是影响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水稻产量与各生理参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线性回归是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统计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影响因子越多,越能体现它的优势,方法简单,精度较高。水稻的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水稻产量与其成熟期的株高、株径、叶长和叶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生理参数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明显,由此建立了水稻产量预测模型,为以后在水稻收割之前预测其产量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彭晓丹  欧善国 《农业工程》2021,11(1):119-122
以广东典型荔枝产区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利用增城1999-2018年荔枝产量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开展增城荔枝产量预报方法研究.将荔枝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气象生理产量和随机噪声(通常忽略不计),趋势产量的分离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分析影响荔枝气象生理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线性回归预报方程.结果表明,预报方法对历年荔枝产...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是全国花生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皖北淮河流域及支流两岸。其中皖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县——固镇县长年种植花生面积达50万亩,素有"全省油料第一大县"和"中国花生之乡"之美称。近年来,固镇县实施花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2019年花生单产更是突破500kg/亩以上,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大力推广先进适应性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和配套的农艺措施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考虑气象因子不确定性的概率降水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量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而气象因子的不确定性必然影响着降水量预报的精度。【目的】获取气象因子不确定性特征,提高降水预报结果的精度。【方法】以三江平原典型农场—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域,在贝叶斯概率预报系统(BFS)的理论框架下,利用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RBF-ANN)描述月降水主要影响因子与月降水量的映射关系,并将其作为BFS的似然函数,以实测降水量为后验信息,对降水主要影响因子先验信息进行贝叶斯修正,利用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AM-MCMC)获取了各月的蒸发量、平均气温、相对温度的后验密度。结合RBF-ANN构建了考虑主要影响因子不确定性的概率降水预报模型(IFU-PBF),研究了各月降水的均值预报过程及其指定概率的置信区间。【结果】与传统RBF-ANN的确定性预报结果相比,预报期IFU-PBF计算结果的各精度评价参数均有所提高,纳什效率系数提高了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1%;相关系数提高了2%。尤其对极值降水的适用性更好,极大值的预报相对误差平均提高了55%,极小值的预报相对误差提高了24%。【结论】考虑气象因子不确定性,开展降水的概率预报更符合降水及其影响因素的随机过程的本质,提高预报精度的同时,能够考虑预报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评估生长季旱涝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有助于农民采取措施增产保收.本研究基于1988—2017年气象站点数据和灾情、产量等统计数据,以中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多时间尺度指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与旱涝受灾率的关系,选择优势指数表征东北春玉米生长季干湿状况,基于HP滤波构建相对气象产量...  相似文献   

10.
花生要实现高产丰收离不开机械化。安徽固镇县农机推广部门1998年春引进了花生覆膜播种机,并采取一系列推广措施,当年就推广295台,完成花生机播7khm~2,占全县的27.1%。随后又将土壤深松、机械植保、机械挖掘、机械摘果、机械剥壳等  相似文献   

11.
连山区花生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进行"3414"田间试验,初步建立葫芦岛市连山区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对施肥配方及产量数据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条件下的推荐施肥量,为连山区花生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准确评估粮食主产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对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影响,对农田水文循环、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粮食主产区258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0,通过M-K趋势检验法、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计算贡献率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因子时空演变及其对ET0变化的贡献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相对湿度、温度、降水在空间上由南至北呈降低趋势,而日照时间和风速则由南至北呈增高趋势;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全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I区)、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II区)、亚热带湿润地区(III区)及暖温带半湿润地区(IV区)多年平均气温均呈增大趋势,平均风速、相对湿度、降水与日照时间均呈减小趋势;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年内ET0均呈锯齿状下降,且ET0在四季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征;多年平均风速、气温、日照时间与ET0在全区及各分区总体均显著正相关(P0.05),而相对湿度与ET0在全区及各分区均极显著负相关(P0.01);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全区及I~IV区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对ET0变化均具有较大贡献,其中相对湿度为I区、III区及IV区的主要气象驱动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风速;而II区ET0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风速,其平均贡献率WII(风速)为0.37;综上所述,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与ET0的响应,均呈现出区域性、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山西省及周边地区共计35个气象站点1957—2014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ET_0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对ET_0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年ET_0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呈现混合模式,以下降趋势为主。2多年平均ET_0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2个高值区、2个次高值区和2个低值区。秋季ET_0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ET_0的空间分布最为接近,而冬季,春季和夏季ET_0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ET_0的空间分布相差较大。3各站点年ET_0受同时期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或降水量。全省不同站点多年平均年ET_0受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水量。全省不同站点多年平均年ET_0受地理要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海拔、纬度。  相似文献   

14.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但该地区"十年九春旱",春季干旱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坐水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为坐水效应>施氮效应>施磷效应;在玉米覆膜及基施肥硫酸钾150 kg/hm2时,N(追肥)用量为80.0~103.9 kg/hm2,P2O5(底肥)用量为66.1~90.8 kg/hm2,坐水量为63.4~76.5kg/hm2时,黑土区玉米可获得13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气候因素对阿克苏河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阿克苏河径流变化的归因.[方法]采用Mann-Kendall-Sneyers检验估计流域水文、气象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并试图用3种改进的弹性系数法评估气候要素(尤其是温度)对阿克苏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径流和温度分别以11.73 m3/(s·10 a)和0.26℃/10 a的速率显著递增.降雨也呈...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机结构与工作原理。针对市场现有花生脱壳机果仁破伤率高、剥净率低、品种适应性差等技术难题,构建了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试验台,以分级后白沙品种花生为试验物料,果仁破碎率、损伤率和机具剥净率为主控指标,开展了花生脱壳工艺、设备特性等方面的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喂料速率(生产率)、荚果含水率、滚筒结构及凹板筛结构形式、脱壳滚筒打板线速度(滚筒转速)、凹板筛栅条间隙以及滚筒―凹板筛组配间距因素对脱壳指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孙培良 《农业工程》2019,9(2):97-100
针对聊城市夏玉米出现的果穗较短、秃顶严重及株籽粒重降低等原因导致的玉米产量降低,对夏玉米生育期的降水、日照、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减产原因主要是夏玉米播种期的强降水造成土壤湿度饱和导致烂种、开花授粉期的高温致使授粉不良,以及遇连阴雨寡照天气不能授粉所致。结合聊城市气候及玉米生产状况,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滇东北作物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滇东北地区3个气象站点(会泽站、昭通站、沾益站)1955-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并分析滇东北地区水稻、春玉米和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及其变化趋势,同时采用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各气象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昭通站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随时间呈不同程度减少,每10 a水稻需水量减少10.07 mm,春玉米减少1.44 mm,冬小麦减少1.06 mm.而其他站点呈增加趋势,水稻需水量每10 a分别增加8.85,4.48 mm,春玉米分别增加8.38,4.57 mm,冬小麦分别增加7.39,3.10 mm.3个站点同一种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规律基本一致,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分蘖,拔节,抽穗,乳熟,黄熟,返青;玉米的依次为:拔节,灌浆,苗期,孕穗,成熟;小麦的的依次为:乳熟,开花,成熟,苗期.日照和平均风速是影响水稻和玉米需水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就各站点而言,影响冬小麦需水量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其中会泽站和沾益站同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昭通站与平均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