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苑采撷     
用溶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好经临床136例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试验观察,溶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治愈率、治疗后各组子宫恢复的程度均较抗生素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好,对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2.35%~88.24%,明显好于金霉素的治愈率56.25%。溶菌酶试验组平均受胎率为75.38%,明显高于抗生素对照组的56.25%,空白对照组的15.63%。治愈牛产后至初配平均天数也较短。纤维素酶在蛋鸡料中的作用在蛋鸡常规饲料中添加0.1%复合纤维素酶,试验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8%,蛋重提…  相似文献   

2.
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宫炎清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上已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将宫炎清灌注液加温至37℃左右,进行子宫灌注,100ml/次,隔日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宫炎清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其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7%。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陇县3个奶牛场4个奶牛小区共652头成年奶牛进行临床疾病调查。结果表明:生殖系统疾病患牛所占比例最高,达46.4%,其中28头奶牛确诊患子宫内膜炎,占生殖系统疾病患牛的62.2%;同时,采用前期处理、子宫冲冼、子宫灌注、中药内服、西药全身治疗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28头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治疗,平均治愈率达8913%。该疗法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了较佳的治疗方案和给药途径,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奶牛养殖业中,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多集中在产后2周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养殖场还是大量的应用抗生素、激素类化学药品去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发生,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这些药物使用后会在乳中残留产生“有抗奶”,而且滥用药物会致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和“三致”反应。所以,资源丰富、残留量少的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草药属于天然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子宫收缩的效果,如经过科学的配制,将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择脓性或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奶牛56例采用复方新斯的明配合“清宫药,,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新斯的明组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其中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89.7%,71.2%;对照抗生素组为65%,50.0%;对照空白组为44.4%,22.2%。  相似文献   

6.
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菌是环境中的致病菌。为了明确引起昌吉周边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本实验对昌吉地区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无菌采集的15份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了8种单味中草药水煎剂对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大小判定):筛选出适合于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2个口服中草药复方A和复方B,为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可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和治疗费用增加。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但南于此类药物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疗效明显降低且易在畜产品中造成药物残留。而中草药有来源广泛、疗效显著、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随着人们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应用中草药作为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替代产品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在某奶牛场选取32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并选取某肉牛场8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肉牛。肉牛为1组,奶牛共分成4组,8头奶牛为1组。5组患牛使用的药物不同,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头肉牛经治疗均治愈,治愈率达到100%,在32头病奶牛中,治疗效果较差的为3头,并转变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其治愈率为90.63%。结论:在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中,有效的诊断是其前提,而将抗生素灌注到子宫内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贵阳地区气候多雨湿润,奶牛产后普遍发生子宫内膜炎,其中隐性子宫内膜炎占较大比例,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常导致奶牛配种困难或长期不孕,养殖效率低,甚至提前淘汰。从2002年至今,笔者在贵阳三联乳业公司临床治疗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528例,痊愈482例,无效46例,治愈率为91.29%,治疗后3个情期的受胎率为81.33%(392头)。现将治疗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药物对子宫内膜炎患牛分别进行临床治疗。以比较用化学还原法制取的纳米银与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甲砜霉素药物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是91.67%和100%,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细菌感染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兽医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问题,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中草药制剂将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设计了8种单提复配中草药配方、6种共煎中草药配方以及12种中西药复合配方,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了上述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3种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优选出了最佳配方7A(中西药复合配方)。该配方对3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清宫散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利用小鼠进行离体子宫收缩实验。结果显示:清宫散对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使其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子宫收缩力加强,与加药前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益母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制剂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大青叶、大黄、党参等19味中草药分别组成内服和子宫灌注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并采集颈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以观察中草药制剂对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草药制剂均可提高奶牛免疫力,内服中草药制剂应用效果优于子宫灌注制剂(P〈0.05);复方制剂优于单味中草药制剂(P〈0.05);复方中草药内服制剂可使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分别提高53.76%和4.58%(P〈0.01);复方子宫灌注制剂可使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分别提高39.58%和1.98%(P〈0.0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病原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引起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化脓隐秘杆菌(37.1%)、大肠杆菌(24.2%)、屎肠球菌(22.6%)和无乳链球菌(16.1%)。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4种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和杆菌肽耐药性最为严重,其耐药率为60%~100%。对4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先锋霉素V和氟苯尼考,其敏感度达100%。  相似文献   

16.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以青霉素钠、土霉素为对照药物,子宫内灌注给药,分别在河北、内蒙古、广州、上海奶牛场试验,共治疗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359头,抽检249头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是4种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组与土霉素、青霉素钠比较,按400、800、1200U/次的三个浓度剂量治疗,隔日投药1次,连续用药3次,800、1200U/次的浓度剂量显效率超过80%,显著优于青霉素钠的疗效(P〈0.01),与土霉素注射液组相当。追加用药次数可进一步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痊愈率。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治疗由金黄色葡菌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子宫内膜炎,治愈后受孕率在70%左右。尤其是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丹参、益母草、黄芩、连翘组成的中药复方进行分析,研究其有效成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靶点作用通路的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NCBI、GeneCard、geneMap、TTD、DrugBank查找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靶点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靶点的共有基因靶点,作为该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并上传到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根据连接度对PPI网络进行筛选,找到其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该中药复方中筛出有效活性成分133种,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丹参酮ⅡA等,通过药物成分找到对应靶点蛋白292个,通过数据库找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靶点130个,筛出中药复方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测靶点24个,其中核心靶点7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0个条目、分子功能6个条目及细胞组分6个条目,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的反应、白细胞-细胞黏附的正向调节、对无机物的反应等;分子功能包括信号受体活性调节、转录辅激活子的结合、血红素结合等;细胞组分包括细胞膜筏、薄膜侧面、颗粒分泌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20个基因,参与调控的通路有9条,其中涉及基因较多的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通路、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通路。【结论】 该中药复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等靶点,通过参与AGE-RAGE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的分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奶牛饲喂对比试验,验证奶牛专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及增进奶牛健康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3%(试验1组)、O.6%(试验2组)和O.9%(试验3组)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奶牛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1)在试验范围内,随日粮中中草药饲料添加荆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试验1、2和3组日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9%、3.30%、8.82%,试验3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2组(PO.05);2)全期各组精饲料消耗量随日粮中中草药饲料添加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极显著地高于试验3组(P相似文献   

19.
对患子宫内膜炎的试验占在发情时延适时输精,输精后12子宫灌注5g/L盐酸环丙沙星溶液,情期受胎率为61.2%(104/170)。试验对照组奶牛应用同样药物治疗,痊愈后下一个发情期,健康对照组奶牛不作处理,平均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7.2%和46.44%。  相似文献   

20.
从822头奶牛中筛选出65例临床型乳腺炎患牛进行试验,探讨中药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将患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奶牛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中药复方治疗患牛33例,治愈26例,治愈率为78.8%;对照组治疗32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经统计学处理,用中药复方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