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还可危害黄牛、牦牛、猪、马甚至人类。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1病原1.1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可由豌豆大至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的内壁上有100~250个原头蚴,原头蚴直径2~3mm。1.2多头绦虫虫体长40~100mm,由200~500个节片组成。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分作两圈排列。成熟节片呈方形或长大于宽,…  相似文献   

2.
羊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内,引起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脑多头蚴,又称为脑包虫,属于绦虫类,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呈现囊泡状,有的呈现豌豆粒大小,随着长到鸡蛋大小,囊内可以有一百多个原头蚴,一般有芝麻大小,原头蚴直径2-3mm。寄生在羊的脑内,是羊发生疾病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亦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可致动物死亡,是危害羔羊和犊牛的重要寄生虫病.多头蚴的成虫是寄生于犬小肠的多头绦虫,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数目为100~25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膜附有许多原头蚴. 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被羊只(中间宿主)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钻入肠黏膜血管内,其后随血液被带到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六钩蚴在羔羊体内发育较快,感染后2星期发育至粟粒大小,6星期后囊体2~3毫米.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后,多头蚴的头节吸附于小肠壁,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为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又称多头蚴。多头蚴呈乳白色、半透明囊泡状,由鸽蛋大到鸡蛋大不等。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内含有100~200个原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犬、狼、狐小肠内,它的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犬等的粪便排出体外并释放出大量虫卵,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草及饮水而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蚴钻入肠粘膜血管内,随血流到达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  相似文献   

5.
1 临床症状 牛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小肠里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的脑部所引起的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因能引起患畜明显的转圈症状,又称为转圈病。  相似文献   

6.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7.
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还可危害黄牛、牦牛、猪、马甚至人类.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9.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绵羊、  相似文献   

10.
<正> 脑多头蚴(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使羊死亡的一种严重寄生虫病。民间俗称“转圈疯、回旋病”。脑多头蚴成虫一般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并多见于犬经常活动的地方。1 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的波尔山羊中有一只突然发病,神经症状明显。曾按脑膜炎进行治疗,用青霉素和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12.
牦牛脑包虫病又叫牦牛脑多头蚴病,是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Mulit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所引起。多头蚴是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生有很多头节。虫卵进入牛体后,随血液到达脑和脊髓中,由虫卵中含的六钩蚴发育成为多头蚴,  相似文献   

13.
李范文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0):176-177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多头蚴是寄生于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绵羊脑内、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可造成羊死亡.本病在农牧区广泛存在,特别是犬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在动物的脑和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可危害山羊、黄牛、耗牛、猪、马,甚至人类。该病散布于世界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2009年3月上旬我市某养羊户饲养的波尔山羊发生了以周期性神经症状为特征,病羊作回转、前冲或后退运动的疫病。经专业部门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脑多头蚴病。具体诊治隋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近年来我站在参加海北州棘球蚴病综合防治工作时,笔者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多头蚴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寄生部位与形状: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在羊、牛等的大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  相似文献   

16.
脑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脑多头蚴,俗称脑包虫(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牛、绵羊、山羊等草食动物的脑内  相似文献   

17.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引起死亡的寄生虫病。1病原  相似文献   

18.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小肠里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部所引起的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患畜有明显的转圈症状,又称为转圈病或旋回病,人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19.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兽小肠里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部所引起的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因为能引起患畜明显的转圈症状,又称为转圈病或旋回病。  相似文献   

20.
脑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引起的,广大养畜户习惯称之为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的成虫在终末宿主犬等肉食兽的小肠寄生,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兽的脑内,有时在羊脊髓和延脑中可发现,有报道人也能感染本病。它是严重危害绵羊和犊牛的寄生虫病,对养羊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