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多发病,本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顽固性关节炎和浆膜炎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该病在兽医临床上的特征表现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诸多症状。1病原特点(1)本病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从单个球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至丝状菌体,本菌革兰氏染色呈现阴性,一般情况能见荚膜,但在体外培养时非常容易受影响。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长期不同Hps含量的菌液感染上皮细胞和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作用1、2、34、h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Hps对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Hps可黏附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Hps对气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Hps对细胞的黏附力与其在菌液中含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以菌落形成单位计,当含量为1.0×108mL-1且感染4 h后,黏附效果最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Hps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只有个别Hps黏附于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说明Hps对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远强于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利用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黏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是猪上呼吸道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胞外菌,能在应激条件下引起猪格拉瑟氏病,本试验旨在探索副猪嗜血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标准血清型5型副猪嗜血杆菌(Hps5)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通过RNA-Seq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2 654个lncRNA,其中包含2 439个基因间lncRNA(lincRNA)和159个反义lncRNA(anti-sense lncRNA)。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细胞中有110个lncRNA上调,216个lncRNA下调。RT-qPCR结果证明RNA-Seq鉴定的10个上调的lncRNA在Hps5感染的3D4/21细胞中稳定上调。在12、24和36 h时,有4个lncRNA持续上调。特别是lncRNA 165和3304的上调与细胞对活细菌的吞噬作用有关,但未发现lncRNA 165、3304的表达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RNA干扰和过表达试验表明,lncRNA 165能够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来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作用。[结论]lncRNA 165在3D4/21细胞中通过TGF-β通路调控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猪副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科嗜血杆菌属,是猪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是常规饲养猪群呼吸道的一种常见菌,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且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感染猪群主要在断奶前后,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感染引起的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全身性炎症。HPS 属于非运动、多形态、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血清型众多,各菌株间毒力差距较大,毒力菌株能感染任何日龄的猪,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且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导致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HPS 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毒力因子,综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菌影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某猪场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为确诊该病,从患病动物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进行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长特性的观察,生长因子、生化反应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鉴定,从而确诊该病的病原菌是副猪嗜血杆菌。同时,通过本研究也为临床上预防、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疫苗的研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原菌之一,了解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特点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为临床上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华南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9 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对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的菌株进行了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被检菌株对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尤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8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敏感;菌株都耐受3种或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其中以7重和8重耐药菌株的数量最多,分别占19.13%和17.39%。2008-2010年华南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5.62%(18/115)的菌株携带tetB基因,这些菌株之间表现明显的遗传差异性,但是部分菌株存在克隆传播关系。【结论】副猪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高,tetB基因在耐四环素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广泛存在,表明主动外排泵作用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变化特点,并初步揭示了该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理。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于本病的病原菌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比较多,各国各地区存在的血清型也不尽相同,毒力菌株也不相同,各自研制推广应用的疫苗针对的病原菌血清型也不相同.如在我国使用的两种进口副猪嗜血杆菌疫苗所含的抗原血清型完全不同,猪场在使用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疾病,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严重的猪全身性疾病,可与其他病原混合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综述了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天然免疫保护、免疫接种保护、药物选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沈阳某规模化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杆菌,根据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副猪嗜血杆菌16s r RNA的PCR检测以及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与Gen Bank中的Hps同源性为99%,因此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药物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四环素耐药。16S r RNA遗传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2株血清5型的16S r 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比较相近,核苷酸同源性在97.4%~100%之间,可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并命名为SY-1株。  相似文献   

12.
<正>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格来西氏)病,为条件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当前猪场猪群主要细菌性疾病。1病原特点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多形性,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也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菌。主要引起猪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由于本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也给  相似文献   

13.
从山东地区32个猪场发生多发性关节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5株病原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种特异性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鉴定菌株,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7株为猪链球菌,2株为化脓隐秘杆菌,1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株为猪丹毒杆菌。15株分离菌均对昆明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对先锋霉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大多数菌株还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Ⅲ类、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该试验表明山东地区猪场仔猪多发性关节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可交替使用上述敏感抗生素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西某规模化猪场5月龄猪群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敏感药物情况,采集病死猪胸腔积液5份,通过细菌染色、形态观察、PCR检测,从胸腔积液样品中检测出5株Hps,根据其药物敏感特性推测其为同一菌株,将其命名为Hps-SX19。此次试验获得的Hps菌株为超级耐药株,该菌对β-内酰胺类、截短侧耳素类、林可胺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给生产上敏感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降低了猪群的整体健康情况,为非洲猪瘟进场提供了便利,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副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多浆膜炎综合症,或称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1流行特点本病已成为全世界影响养猪的典型的细菌性疾病。哺乳仔猪多发。当仔猪断奶或离窝运输时最易发生,因此,又称为运输病。本菌只感染猪,可从健康猪鼻分泌物、患肺炎猪的肺脏分离出此菌,但正常猪肺分离不出来。在猪体内该菌为次要病原,只有与其  相似文献   

16.
【背景】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上呼吸道病原菌,引起格拉瑟氏病,主要引起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猪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青年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该菌有15种血清型,目前主要养猪国家流行的血清型为4型、5型、12型和13型,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检测该菌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目的】研制一种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格拉瑟氏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表达并纯化OppA、DppA、HbpA 3种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ABC转运体周质底物结合蛋白,使用副猪嗜血杆菌阴、阳性参考血清筛选以上3种蛋白中免疫反应性和反应特异性好的蛋白。以筛选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P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间接ELISA反应条件,并组装试剂盒。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猪场采集的2 000份临床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评价该试剂盒的实用性;在以上临床血清样本中随机选取200份,分别以研制的试剂盒、间接血凝试验以及进口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副猪嗜血杆菌5型分离菌株HE5分别接种于LB、TSA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12 h后通过观察菌落大小,筛选出最适副猪嗜血杆菌生长的TSA固体培养基.同时,将HE5接种于LB、TSB等液体培养基上,通过平板活菌计数,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TSB.小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2~16 h的活菌数最多,对小鼠的致死性最大,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动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感染状况,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为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关中地区14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和浆膜炎的猪场采集30份病料,分离细菌,通过其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用Blast软件对分离株的16S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几种常见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通过3种限制性内切酶TaqⅠ、AvaⅠ、AfaⅠ,对已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的转铁结合蛋白A编码基因(tb-pA)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得到了5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经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序列同源性比对,将其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从5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共得到了4种基因型,分别为EBC、BBJ、EBJ、EAD。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均较强,且不同分离株对同一药物敏感性不同。【结论】副猪嗜血杆菌病在陕西关中地区猪群中流行比较严重,其基因型较多且与其他地域的菌株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广西副猪嗜血杆菌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16S rRNA(M75065)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从广西9个市26个地县采集的305份病料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05份病料有1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59%,扩增片段大小为822 bp;经Sph I、BamH I双酶切进一步鉴定,可以确定检测到的14份阳性材料均为Hps;将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然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14份阳性材料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4.5%以上,与国外Hps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4.3%以上,说明Hps已在广西发生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液接种后6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24h后活菌数达到最高峰,20~30 h活菌数维持在同一个水平,进入稳定期,30 h后活菌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衰退期.该曲线提供了副猪嗜血杆菌生长规律,为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