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紫美人’是从‘印第安魔力’果实种子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树冠分枝形,树姿直立。一年生枝红褐色;幼叶橙红色,成熟叶深绿色;花蕾紫红色,盛开花粉红色;果实扁圆形或圆形,果面平滑,底色黄绿色,全面着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33 g。成花稳定,花期长,果实宿存,抗逆性较强,观赏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花束’是从‘绚丽’(Radiant)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树姿直立,树势中等;成枝力强,1年生枝紫褐色;幼叶黄绿色,有红褐色晕,成熟叶绿色;花蕾暗红色,花深粉色,单花在萼片处聚拢,整个花序呈束状;果实扁圆形,果实底色浅红色,果面盖色红色,全面着色,成熟后落果轻,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观赏海棠优良新品种‘宝相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红香  张杰  晋恺娜  孔云  姚允聪 《园艺学报》2010,37(10):1715-1716
‘宝相花’是从以‘印第安魔力’为母本(父本不详)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树冠半开张,树姿直立;一年生枝红褐色;幼叶褐红色,成熟叶浓绿色;花蕾紫红色,开放后花瓣粉红色;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滑,底色黄绿,全面着褐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02g。成花稳定,花色鲜艳,花形美观,花期较长,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观赏海棠新品种‘紫烟’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烟’是从与‘雪花’(‘Xuehua’)、‘加紫’(‘Jiazi’)‘和‘雪红’(‘Xuehong’)等品种混栽、开放授粉的‘绚丽’(‘Radiant’)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枝条成枝力强;幼叶亮紫色,有红褐色晕,成熟叶片紫红色;花蕾紫红色,花瓣粉红色、卵圆形;果实卵圆形,紫红色;生理落果与采前落果较轻。适宜在沈阳及其相似气候区栽植。  相似文献   

5.
‘红萼’是由‘绚丼’和‘御紫’经自由开放授粉、实生播种选育而成的观赏海棠新品种。‘红萼’树姿较直立,生长势强。幼叶红褐色,成熟叶片绿色。花蕾红色,花单瓣,椭圆形,粉红色,基部离生。果实近圆形,花萼宿存,萼端有棱状凸起;底色黄白色,全面着鲜红色。在辽宁省沈阳市,‘红萼’物候期与其他观赏海棠栽培品种相近,花期10~12 d。‘红萼’适合在沈阳地区及类似气候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海棠新品种‘大棠婷美’是从‘青砧1号’ב舞美’的后代中选出的。树形为柱形,树体挺拔。花量大,花瓣粉红色。幼叶红色,随着叶片展开转为浓绿,革质,明亮有光泽,落叶前呈红褐色。果实小,扁圆形,幼果紫红色带果粉,后期转为红色,有光泽。在青岛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11月中下旬落叶。适应性强,综合观赏价值高,可以在园林绿化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江津甜橙的低酸小果变异品种‘长叶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Changyecheng’)和高酸大果芽变品种‘大果锦橙’(C.sinensis L.Osbeck‘Daguo Jincheng’)为材料,对其AREB(ABA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ABFs(ABRE binding factors)转录因子基因,即CsAREB1和CsAREB2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及时空表达分析;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内源激素(ABA、IAA、GA和ZR)含量。结果表明:CsAREB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CsAREB2的ORF为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CsAREB1和CsAREB2在叶、花、果中的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CsAREB1的表达量在‘长叶橙’中呈上升趋势,在‘大果锦橙’中呈先降后升趋势;CsAREB2的表达量在2个品种中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在果实细胞分裂期,‘长叶橙’果实CsAREB1、CsAREB2的表达量高于‘大果锦橙’,而在果实膨大期的果皮组织中‘长叶橙’低于‘大果锦橙’,在果肉组织中没有显著差异。两品种CsAREB1和CsAREB2的表达均受外源ABA的诱导。在细胞分裂期和膨大期的果皮组织中‘大果锦橙’中IAA、GA、ZR含量,以及IAA、GA、ZR与ABA的比值均高于‘长叶橙’,而在膨大期果肉组织中这一比值低于‘长叶橙’。随着果实的发育,CsAREB1和CsAREB2的表达量变化与果实内源ABA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其他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sAREB1和CsAREB2的转录水平受ABA的调控,通过参与柑橘果实ABA生成,影响柑橘果实体积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树莓新品种‘红宝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宝达’是从美国引入的树莓中筛选的早熟品种, 其果实大, 红色, 果香味浓, 品质佳。发生根蘖能力中等。茎上分布有红褐色短刺。结果能力强, 丰产性好。在长春地区6月末果实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9.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utum Mill)定植大田后群体形成的快慢主要决定于叶的生长速率,而叶的生长速率又主要依赖于生物学产量的增长速率及其对叶的分配率。较多的生物学产量和它对果实较高的分配率是高产的两个重要条件,经济系数受生物学特性影响较大,而生物学产量受环境和栽培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品种间单叶净同化率有较大差异:在同一条件下‘北京早红’‘薯叶早红’‘弗罗雷特’其展开叶的净同化率分别为20.4、18.7和15.4CO_2毫升/平方分米/小时;展开中幼叶的净同化率分别是16.5、15.9、15.2。摘除果实对其邻近叶的光合速率有反馈抑制作用。亲本和杂种一代的净同化率在我们测定的‘北京早红×2266’和‘北京早红×弗罗雷特’两个组合中,前一组合F_1略高于双亲,后一组合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CPPU对‘阳光玫瑰’葡萄不同叶位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PPU可以提高葡萄果实综合品质,增强结果枝上叶片的光合作用,且随着距离果实叶位距离的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差异性越小。‘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枝的留叶数量为12叶。  相似文献   

11.
观赏海棠新品种‘凤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海棠‘凤凰’是从与‘御紫’(Royalty)、‘加紫’(Jiazi)、‘雪球’(Snow Drift)、‘雪花’(Xuehua)和‘雪红’(Xuehong)等品种混栽、开放授粉的‘绚丽’(Radiant)植株上采种,并从其实生繁殖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成枝力强;幼叶褐红色,被绒毛,成熟叶片浓绿色;花冠粉红色,花瓣椭圆形、重叠;果实近圆形,橙红色;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冬季不落,观赏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和克隆类甜蛋白基因Pb PR5,了解其在‘黄冠’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受到非生物胁迫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的表达情况。【方法】以‘黄冠’梨(Pyrus bretschneideri‘Huangguan’)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的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该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命名为Pb PR5,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该基因在盐、聚乙二醇(EG6000)、SA和乙烯(ETH)处理后的表达情况;以12 a生‘黄冠’梨的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探究该基因在叶片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Pb PR5的c DNA序列长度为741 bp,编码224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813 bp,包含1个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b PR5蛋白与其他植物PR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b PR5基因在‘黄冠’梨组培苗的根,茎,叶中均能表达,其中根部的表达量高于茎和叶;盐和干旱胁迫诱导了该基因表达,根和茎中的表达高峰均出现在处理后6 h,叶在盐胁迫后24 h和干旱后12 h出现表达高峰;SA和乙烯也诱导了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中,老叶表达量最高,成熟叶次之,幼叶中不表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中,成熟果实中表达量最高,幼果期和膨大期果实表达量较低。【结论】Pb PR5基因在‘黄冠’梨各组织中非组成型表达,并且在‘黄冠’梨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美慧’是以从美国引进的‘红花紫叶垂枝桃’为母本,‘青州蜜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观赏桃新品种。植株分枝角度开张;花量中等,花复瓣、粉色,花瓣阔卵形;叶绿色;果实圆形,个小,成熟时绿色。在山东潍坊地区4月下旬盛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熟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6种中间砧‘寒富’苹果(基砧为组培山定子,中间砧分别为‘SH38’‘SH6’‘SH1’‘SH40’‘GM310’‘GM256’)发育期钙素动态变化和累积情况,以及果实品质差异,并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评价果实综合品质,以期明确不同中间砧‘寒富’钙的吸收规律及果实品质差异,为冷凉地区选择钙高效转运型苹果矮化中间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中间砧‘寒富’叶片钙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花后160 d,叶片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310’>‘GM256’>‘SH40’>‘SH6’>‘SH38’>‘SH1’。6种中间砧‘寒富’果实钙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花后0~80 d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果实成熟期,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256’>‘GM310’>‘SH40’>‘SH1’>‘SH6’>‘SH38’。钙累积量以花后0~60 d较大,占果实全年钙累积比率的52.54%~70.20%,果实成熟期,以‘GM256’为中间砧的‘寒富’钙总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余中间砧的‘寒富’,为25.83mg,以‘SH38’为中间砧的累积量最少,为18.35mg。各中间砧‘寒富’苹果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依据组合赋权Topsis法对果实品质按中间砧进行评价,排序依次为‘GM256’>‘SH1’>‘GM310’>‘SH40’>‘SH6’>‘SH38’。综上所述,‘寒富’果实钙素累积的关键期为盛花后0~60 d,以中间砧‘GM256’‘SH1’的‘寒富’果实钙浓度较高,综合品质较好,东北冷凉地区可优先考虑栽培以‘GM256’和‘SH1’为中间砧的‘寒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16.
花粉直感对‘突尼斯’石榴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不同授粉品种对‘突尼斯’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突尼斯’‘中农红’‘冬艳’‘豫大籽’‘三白’‘陕大籽’和‘黑籽甜’为父本,‘突尼斯’石榴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观察花粉直感对‘突尼斯’石榴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以‘突尼斯’为母本的自交和杂交果实均为软籽石榴。除‘冬艳’外,其他授粉品种的花粉对‘突尼斯‘授粉后,‘突尼斯’果实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均有提高,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结论】‘突尼斯’ב豫大籽’、‘突尼斯’ב三白’坐果率较高;‘突尼斯’ב黑籽甜’、‘突尼斯’ב陕大籽’果实品质较好,为‘突尼斯’石榴生产上合理配置授粉树、提高果实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晚霞’是以抗晚疫病自交系‘S04-3’为母本,以耐贮藏自交系‘S以2-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新品种。抗晚疫病生理小种T1和T1,2,含有抗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YLCY)基因TY-3a。果实大小中等,大红色,单果质量130 ~ 150 g,果实光滑美观。丰产性好,果实耐贮藏。适合保护地栽培及南方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主栽绿肉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选取8种果袋对‘金魁’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猕猴桃商品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日灼果及病虫果的发生;同时套袋降低了单果重,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也较大。综合比较各项指标初步得出,采用内黑外红褐色粘底双层袋效果最好,其次是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  相似文献   

19.
‘紫辰’是从观赏海棠‘光辉’的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树姿直立,树势较旺;一年生枝和幼叶呈紫红色,多年生枝黄褐色,成熟叶片为绿色;花朵较大,花蕾、花瓣均呈紫红色,花瓣基部有白晕,花期较长,花量大,繁茂;果实成熟后呈紫红色,花、叶、果一年四季均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可用于街道、广场、庭院等。  相似文献   

20.
以采收期果实硬度迅速下降的‘软肉3号’和仍保持较高硬度的‘秋金星’山楂果实为试材,通过对发育期果实软化相关酶的活性分析,研究了‘软肉3号’果实的软化特点,以期为山楂果实的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软肉3号’果实在盛花后100 d迅速变软,而‘秋金星’果实的硬度在盛花后120 d缓慢下降,且显著高于‘软肉3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软肉3号’中先呈现较低的活性,后伴随果实硬度的快速下降而大幅上升,而其在‘秋金星’中保持较高活性;果胶甲酯酶(PME)在‘软肉3号’中的活性较稳定且均高于‘秋金星’;纤维素酶(Cx)活性在2个品种中均先下降后上升,伴随果实的成熟活性显著升高;β-半乳糖苷酶(β-Gal)在‘软肉3号’的活性较低,在‘秋金星’果实的活性较高,且随果实的成熟急剧上升;脂氧合酶(LOX)均在盛花后60 d出现活性高峰,且伴随果实的成熟出现小幅度上升。综上所述,‘软肉3号’山楂果实质地的改变可能受PG、PME和Cx等多种酶的共同影响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