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瘟单克隆抗体酶联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瘟单抗酶联试剂对曾发生过猪瘟的猪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群的猪瘟弱毒体阳性率为78.5%,仍有21.5%的猪免疫不确实、猪群的猪温强毒抗体阳性率为27.5%,说明猪群感染过猪瘟强毒。猪瘟强毒抗体阳性与猪瘟弱毒抗体,繁殖母猪的胎次无关,与毒猪的繁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2批猪瘟兔化毒睾丸细胞苗分别来自两家兽医生物药品厂,各分别免疫接种猪只,随后以5株猪瘟病毒野毒分别攻击,疫苗接种猪完全存活,对照猪完全死亡。此5株野毒分离自国内不同地区,并皆已经过细致的鉴定,以免疫荧光技术对猪扁桃体进行了活体检查,各对照猪材料上能在攻击后一周时出现病毒,而疫苗接种猪在整个观察期间未出现病毒,据此,显然可见猪瘟兔化毒细胞苗在预防国内猪瘟上极有效力  相似文献   

3.
将 2 0头 9月龄左右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原、抗体阴性猪分成 6组 ,分别利用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 (PRV)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 7d后连同对照猪 4头 ,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HCL V) ,13d后连同 4头阴性对照猪一起攻击猪瘟石门强毒。整个试验期间分别每天测温 ,观察临床症状 ,每周采集扁桃体和血样做各种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非猪瘟病毒感染 7d后 ,所有各组猪均从体内检测到了相应感染的病原 ,表明 3种非猪瘟病毒感染成功。在攻击猪瘟石门强毒后 2周 ,感染了非猪瘟病毒后接种 HCL V疫苗的 4个免疫组 12头猪除 1头外 ,11头全为猪瘟病毒 (HCV)抗原检测阳性 ,且多呈强阳性 ;而单一 HCL V疫苗免疫组在猪瘟强毒攻击后检测不到 HCV;所有 HCL V疫苗免疫猪均存活 ,而非免疫对照组 4头猪全部在攻毒 16 d内死亡。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性疾病。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基因为RNA。其主要致病机理是致小血管壁的变性,从而导致内脏器官多发性出血梗塞和坏死,以出血和发热为主,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50年代初,周泰冲等研制出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在我国猪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瘟的流行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典型猪瘟已不多见,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5.
1效力 用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苗免疫无猪瘟抗体及抗原的易感猪,每头皮下注射1头份,14天后分别攻击猪瘟野毒,每头皮下注射猪瘟血毒2毫升。结果表明,猪瘟弱毒细胞苗对9株野毒均具有坚强的保护力,免疫组100%保护,对照组76.5%死亡。以猪瘟荧光抗体法(HCFA)检查,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的猪瘟弱毒和强毒单抗酶联试剂,对猪瘟免疫抗体和猪瘟疫情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一月龄一次接种两头剂和一月龄,二月龄时各接种一头剂猪瘟疫苗的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未吸初乳仔猪的抗体水平较低,而一旦吸初乳后,其OD值可达0.20以上。对20日龄和60日龄进各接种4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猪,检测其免疫水平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大剂量接种疫苗有一定的必要性。用猪瘟弱毒单抗酶联试剂对现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当前我省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9.
应用猪瘟强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青海省4个县的免疫猪场629份猪血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抗体阳性42份,平均阳性率为6.68%。提示经猪瘟疫苗免疫猪群感染了猪瘟强毒。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业》2012,(2):71-72
猪瘟弱毒苗对于防控猪瘟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猪瘟弱毒苗在很多猪瘟流行地区广泛地应用。这个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是否影响兔化猪瘟疫苗(LPC)的免疫效果。实验用18只6周龄的猪,这些猪全部通过剖腹产方式产出且出生后不能吃初乳,这些猪被随机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11.
猪瘟弱毒疫苗在我国的大规模免疫应用,对预防和控制猪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使CSFV野毒感染猪和疫苗接种猪的鉴别诊断变得非常困难和必要。本文就猪瘟强毒与疫苗毒的鉴别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猪瘟兔化弱毒乳免疫苗成本高,易污染的缺点,弥补采用常规猪肾细胞制造猪瘟弱毒疫苗的潜在致病危险性。本文成功的在犊牛睾丸细胞上连续增殖猪瘟化弱毒,特别是利用次代或二代细胞进行转瓶堵养,收获的猪瘟兔化弱毒其毒价稳定,细胞不易老化脱壁。现已制成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培养冻干疫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疫苗对猪的免疫原性良好,免疫期一年以上。性能稳定,在-15℃可保存13个月,4℃保存半年以上,25℃也可保存14天。经7691头猪的免疫接种试验,证明本苗安全,无一死亡,个别猪有反应,其反应率仅为0.74%。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一直严重的威胁着养猪业,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猪瘟的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20世纪50年代,方世杰等人选育了一株适应家兔后对猪基本无毒力,但却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疫苗株一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因其具有免疫力强、保护率高且持久、遗传稳定、无残余毒力等优点,是国际上公认的效果最好的猪瘟弱毒疫苗,曾为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猪瘟的防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猪瘟病毒及其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猪瘟(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它遍布于世界各国,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防治猪瘟中曾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近几年来出现免疫效果不理想,应用组织培养弱毒苗也发生免疫失败,究其原因比较多本文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对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猪瘟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望寻找出彻底控制猪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猪群健康,使其免受猪瘟野毒的攻击,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选择使用高效安全的猪瘟疫苘.我场采用选择若干厂家的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进行现场试验,同时结合实验室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希望能为其他养殖场选择疫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猪瘟(Hog cholera,HC)免疫酶标抗体技术和HC胶乳免疫监测法,对猪瘟强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瘟强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其在60℃条件下处理2h即可降低对猪的致病性和致死力;80℃条件下处理2h对猪体已无致病性和致死力。  相似文献   

17.
猪瘟组织灭活疫苗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免疫效力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种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猪群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比接种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猪群抗体水平高1~2个稀释度,而且高效价的抗体持续期较长。  相似文献   

18.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猪瘟(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不分品种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瘟病毒只有一个抗原型,但是研究证明,猪瘟病毒存在血清学变种,包括强毒株、弱毒株和引起慢性猪瘟的低毒力毒株。我国研制的兔化猪瘟弱毒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面积流行。但是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和病理变化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非典型猪瘟给兽医工作者控制该病提出了挑战。本研究分别应用猪瘟弱毒、强毒单抗纯化的酶联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20.
RNAi对猪瘟病毒Ns5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瘟(hog cholera)。目前主要使用弱毒活疫苗防治,但弱毒活疫苗的使用存在着局限性和危险,因为活疫苗株有可能与野毒重组或进行自然突变而造成毒力返强,还可通过母猪胎盘感染造成胎猪死亡;而感染后不死产下的仔猪往往又成为CSFV的“携带者”,这些猪对CSFV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很低,具有免疫耐受性,可长期带毒、排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