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田亚东  康相涛 《中国家禽》2004,8(Z1):145-148
本试验选用8周龄固始鸡公母各432只,分群饲养.采用3×3因子设计,饲喂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不同的9种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通过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代谢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9~12周龄固始鸡雏鸡的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根据三个试验的研究结果得出,固始鸡9~12周龄阶段日粮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营养水平分别为代谢能12.74MJ/kg,粗蛋白质16.03%,蛋能比12.59g/MJ.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确定日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太行鸡公鸡育肥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540只健康太行鸡公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两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设置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5、12.15、12.55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1%、17.6%、19.1%,共9种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期末体重和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生长性能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能量、粗蛋白、钙和磷表观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指标,建议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1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7.6%。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沂蒙鸡公鸡9~14周龄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设计,设高、中、低三个日粮代谢能(12.54,12.12,11.70 MJ/kg)和高、中、低三个粗蛋白水平(19%、18%、17%),共9种日粮(G1、G2、G3组代谢能为12.54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G4、G5、G6组代谢能为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G7、G8、G9组代谢能为11.70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饲喂8周龄末健康沂蒙鸡公鸡,测定了9~14周龄的采食量、体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9~11周龄沂蒙鸡公鸡高能高蛋白组(G1组)的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低能中蛋白组(G8组)、低能低蛋白组(G9组)(P0.05),高能中蛋白组(G2组)料重比最优,且显著低于中能和低能各组(P0.05);日增重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料重比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增高。12~14周龄沂蒙鸡公鸡低能高蛋白日粮组(G7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最优,且与低能中蛋白组(G8组)差异显著(P0.05),高能量日粮反而日增重最低。因此沂蒙鸡公鸡9~11周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推荐量为12.54 MJ/kg和18%,12~14周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推荐量为11.70 MJ/kg和19%。  相似文献   

4.
黄羽矮小型母鸡蛋白质能量需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父母代,以0至65周龄分阶段进行适宜能量、蛋白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矮小型鸡父母代适宜水平为:0~6周龄代谢能11.91wJ、粗蛋白质18%;7~14周龄代谢能11.81MJ、粗蛋白质16%;15~22周龄代谢能11.29MJ、粗蛋白质12%;23~43周龄产蛋期代谢能11.50MJ、粗蛋白质17.5%;44~65周龄代谢能11.50MJ、粗蛋白质16%.  相似文献   

5.
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不同性别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用1600只21日龄岭南黄鸡进行了试验。采用2(性别)×5(代谢能水平)因子试验设计,通过向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油、沸石粉和玉米芯粉,配制成5种含不同代谢能水平的试验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置为:11.715、12.134、12.552、12.970、13.389MJ/kg。试验期21天,通过观测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试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空体成分、能量和粗蛋白质沉积率、肌肉脂肪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不同性别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确定的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需求参数略有不同,雌、雄黄羽肉鸡的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基本一致。以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时,雌、雄试鸡结果一致,为12.958MJ/kg;以胴体品质和能量、粗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结果一致,为12.122MJ/kg;根据试鸡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氮浓度确定的结果一致,为12.540MJ/kg;以空体成分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雌、雄试鸡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540和12.958MJ/kg;以肌肉脂肪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雌、雄试鸡饲粮代谢能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2.540和12.122MJ/kg。综合考虑本试验根据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结果,确定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9,(23):29-35
研究主要探索凌云乌鸡0~6周龄日粮中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及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的适宜水平,日粮代谢能水平设计为11.51、12.12 MJ/kg和12.73 MJ/kg;粗蛋白水平设计为19%、20%和21%;Phe+Tyr的水平设计为1.6%、1.8%和2.0%,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一致的凌云乌鸡母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以确定该阶段凌云乌鸡日粮最适的代谢能、粗蛋白质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高能水平日粮显著降低了凌云乌鸡的料重比、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其对能量、粗脂肪、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的提高,凌云乌鸡的日增重、对磷的表观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除了中等Phe+Tyr水平日粮显著提高凌云乌鸡的平均日增重和血清尿素氮(P<0.05),日粮Phe+Tyr水平对其它指标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0~6周龄凌云乌鸡日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组合为12.73 MJ/kg、19%、2%。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1~6周龄北京油鸡新配套系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北京油鸡新配套系饲养标准提供依据。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92、12.12、12.32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19%和20%。选择北京油鸡新配套系商品代1日龄公母混合雏鸡1 29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笼)16只鸡,公母各占1/2。各组随机饲喂所配制的9种试验饲粮。测定1~3周龄、4~6周龄、1~6周龄雏鸡生长性能,6周龄末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1~3周龄、4~6周龄、1~6周龄雏鸡的生长性能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二者互作显著影响1~6周龄雏鸡的料重比,其中代谢能12.12 MJ/kg和粗蛋白质19%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6周龄雏鸡的血清白蛋白含量,11.92 MJ/kg组显著高于12.12和12.32 MJ/kg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增加。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6周龄雏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其中20%组显著高于18%组(P0.05),而19%组与其他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建议1~6周龄北京油鸡新配套系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9%。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8~11周龄东兰乌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810只8周龄东兰乌鸡并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进行营养代谢试验。饲粮设置3个代谢能水平(11. 39 MJ/kg、11. 97 MJ/kg、12. 55 MJ/kg)、3个粗蛋白水平(15%、17%、19%),共9种饲粮,每组试验鸡随机分配一种饲粮,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8~11周龄东兰乌鸡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 05),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代谢能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尿酸含量、总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影响明显。综合试验结果:以平均日增重和血清尿酸含量为指标,8~11周龄东兰乌鸡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1. 97 MJ/kg和17%;以料重比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为指标,8~11周龄东兰乌鸡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 55 MJ/kg和19%。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北京油鸡(简称油鸡)新配套系商品代母鸡10~16周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1 MJ/kg、11.51 MJ/kg、11.71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16%。选择油鸡新配套系商品代10周龄母鸡648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只。各组随机饲喂以上所配制的9种试验饲粮。测定10~16周龄鸡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10~16周龄油鸡新配套系母鸡的平均采食量、体增重、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死淘率(P0.05),11.51 MJ/kg、11.71 MJ/kg组的死淘率显著低于11.31 MJ/kg组的死淘率(P0.05)。代谢能为11.51 MJ/kg、粗蛋白质为15%组10~16周龄体增重最高(636.39 g),料重比最低(5.64∶1)。(2)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油鸡新配套系16周龄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胸肌剪切力,其中11.51 MJ/kg、11.71 MJ/kg组的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11.31 MJ/kg组(P0.05)。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胸肌L*值,其中15%和16%水平组的L值显著大于14%水平组(P0.05)。代谢能和粗蛋白质互作显著影响胸肌肉的pH15 min、L*值、a*值、b*值和剪切力(P0.05)。(3)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16周龄鸡血清生化指标大多影响不显著(P0.05),除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综合分析生产性能及其他指标,建议北京油鸡新配套系母鸡10~16周龄的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蛋能比保持一定的情况下,低蛋白质补充前3种限制性氨基酸日粮对9~16周龄宁都三黄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60羽体重为(573.1±11.0)g的9周龄健康宁都三黄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处理Ⅰ组(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按照我国黄羽肉鸡饲养标准(2004)进行配制,其中代谢能为13.3 MJ/kg、蛋白质含量为16.5%(蛋白质/代谢能=12.3 g/MJ)。处理Ⅱ、Ⅲ、Ⅳ组(试验组)日粮蛋能比与处理Ⅰ组一致,代谢能分别为12.6、11.8、11.0 MJ/k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5%、14.5%、13.5%。4组日粮均补充了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以满足三黄鸡对其需要。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由16.5%降至14.5%,9~16周龄宁都三黄鸡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当蛋白质降幅达3个百分点时,尽管补充了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但宁都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受到显著影响(P<0.05);(2)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宁都三黄鸡全净膛率显著升高(P<0.05),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及腿肌率影响不显著(P>0.05);(3)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及以上同时补充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时,宁都三黄鸡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综合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指标,在补充前3种限制性氨基酸的情况下,宁都三黄鸡日粮蛋白质降低的幅度不应超过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在营养限制期和补偿期背最长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的变化规律.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C组)、中等受限1组(R1组)、中等受限2组(R2组)、严重受限组(R3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和补偿期90 d的羔羊生长试验.限制期4个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  相似文献   

15.
Abatement of odour emiss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to agricultural industries,including poultry production. The link between diet and odour emissions was studied in two experiments using Ross 308 male meat chickens reared in specially designed chambers in a climate controlled room.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wo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using three replicates of two birds per chamber. Two wheat-soy based treatment di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or without canola seed, an ingredient rich in sulfur amino acids, Treatment 1(T1) had 13,39 MJ/kg ME(as fed) and used 60 g/kg canola seed without corn while Treatment 2(T2) contained 12.90 MJ/kg ME(as fed) and used 150 g/kg corn without canola seed.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birds were assigned to three dietary treatments of five replicates with five birds per replicate(chamber). The basal starter, grower and finisher diets in the control group(SBM group) contained soybean meal in the range of 227-291 g/kg(as fed) as the main protein source. The other treatments(CM and MBM groups) contained either high levels of canola meal(174-190 g/kg) or meat meal(74-110 g/kg) at the expense of soybean meal. In both experiments, diets were isocaloric, isonitrogenous and contained similar digestible amino acid contents as per 2007 Aviagen Ross 308 guidelines. Emissions of odour were measur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In both experiments, major odorous compounds detected included 2,3-butanedione(diacetyl),2-butanone, dimethyl disulfide, methyl mercaptan, ethyl mercaptan, 2-butanol, 3-methyl-butanal,phenol and m-cresol.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l(with canola seed) produce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mercaptan(P 0.05) and lower diacetyl(P 0.01) than T2.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methyl mercaptan emission was higher in SBM group(P = 0.01) and total elemental sulfur were higher in SBM and CM groups up to day 24(P 0.01). Results of these experiments indicated a direct link between diet and odour emissions from meat chickens.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前期营养水平对羔羊两阶段育肥效果的影响。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中等受限组(RG1和RG2)和严重受限组(RG3)4个处理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 和补偿期90 d 的羔羊生长育肥试验。限制期4个组日粮对应能量(ME)、氮(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10%、10%、5.7%。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5 MJ/kg;CP:12%)。研究羔羊在限制期和补偿期体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CG组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RG1和RG2组(P<0.05),极显著高于RG3组(P<0.01),CG组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明显高于受限组。补偿期结束时,RG3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受限组羔羊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胴体产肉率有逐渐接近CG组的趋势,且4个组羔羊的眼肌面积和GR值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蒙古羔羊在限制期受到日粮中不同能氮水平限制后,经过补偿期后体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而且日粮中蛋白质的限制比能量的限制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在限制期蛋白质的限制影响羔羊的产肉性能较明显,补偿期能量的补充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末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高能低蛋组(代谢能为11.08 MJ/kg,粗蛋白质为15.00%)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2)饲粮较高粗蛋白质水平(16.00%)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蛋品质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崇仁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崇仁麻鸡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饲喂高、中、低三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高ME 13.39MJ/kg(前期CP 22%,中期CP 19%,后期CP 18%)、中ME 12.55MJ/Kg(前期CP 20%,中期CP 18%,后期CP 17%)、低ME 12.13J/Kg(前期CP 18%,中期CP 17%,后期CP16%).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10,20,30,40,50,60日龄的崇仁麻鸡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对1~10,21~30,31~40,41~50,61~70日龄间的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以中等营养水平组的饲料报酬最优.营养水平对20日龄的脂肪含量和30,40,50,60,70,75日龄的水分、脂肪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3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确定1~3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代谢能水平( 11.72、12.14、12.55 MJ/kg)和3个粗蛋白质水平(17%、19%、21%),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取1日龄黑羽公番鸭378羽,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每组试鸭随机饲喂1种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合浦鹅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等养分的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20只28日龄的合浦鹅随机分成6个组,进行2个饲养和消化试验:试验1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03、11.00和11.85 MJ/kg的3种日粮;试验2组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50%、14.85%和17.83%的3种日粮.用4 mol/L HCI ALA方法测定日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和代谢能水平为10.03 MJ/kg的日粮,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代谢能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为12.50%的日粮也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也不显著(P>0.05).因此,28日龄以后的合浦鹅的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5.10%和10.03 MJ/kg,或分别为12.50%和11.50 MJ/kg时,均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对合浦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