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锦鲤疱疹病毒病(Kio herpesvirus diease,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导致锦鲤和普通鲤鱼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病毒病,死亡率可高达80%~100%。该病主要发生在水温18~28℃的春秋两季,夏季和冬季很少或不发生,同时该病只感染鲤鱼以及其他鲤科鱼类,而不感染其他品种的鱼类,但可携带病毒。经研究发现,该病毒为双股线性D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295kb,有156个开放阅读框(ORF),但只有少数确定了其功能。经电镜观察可发现该病毒是大小为100~110纳米的二十面体,有囊  相似文献   

2.
王玉群  张家华 《内陆水产》2007,32(10):29-30
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pesvirus disease,简称KHVD)是由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不论鱼苗、幼鱼、还是成鱼,都会感染KHV,死亡率高达80%~100%。  相似文献   

3.
<正>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pesvirus disease,简称KHVD)是由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不论鱼苗、幼鱼还是成鱼,都会感染KHV,死亡率高达80%~100%。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6月,在秦皇岛泓洋水族北京锦鲤养殖场,开始出现少量锦鲤平躺于水面,随后这种情况逐渐严重,到7月上旬,受感染的锦鲤占全部养殖数量的70%,在池中的死亡率很低,几乎不死亡,但是当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5.
鲤鱼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是养殖鲤鱼大省 ,近几年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发现鲤鱼的病害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比较常见的有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孢子虫、绦虫病等。一般来说 ,由细菌类、原生动物类、蠕虫类等病因引起的疾病 ,通过正确及时诊断并施以鱼药是可以治愈的。而病毒病一旦发生则很难治疗并危害巨大。从目前看鲤鱼病毒病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锦鲤疱疹病毒病 ,一种是鲤春病毒病。下面就分别做以介绍 :1 鲤鱼病毒病症状及诊断方法1 .1 锦鲤疱疹病毒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 ,目前的流行病学表明 ,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 ,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锦鲤昏睡病(KSD)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本研究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对天津地区一养殖场不明原因锦鲤死亡病例进行诊断及分析,确诊为由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感染引起的锦鲤昏睡病(KSD)。现将其实验室诊断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升高.主要病害有水霉病、烂鳃病、纤毛虫病、孢子虫病、指环虫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及缺氧泛塘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对虾、鲫鱼、锦鲤、罗非鱼、中华鳖等.鳖、锦鲤、对虾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大幅上升,鳜鱼、鲮鱼、鲈鱼、长吻鮠和黄花鱼、石斑鱼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略有升高,中华鳖、锦鲤的病害种类较上月增多.工厂化养殖成鲍小范围发生不明病因的暴发病,死亡率较高;鲍苗脱板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9.
正一、简介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法定的传染病。它通过锦鲤、鲤鱼的贸易传播。该病死亡率高达80%~100%。被感染的鱼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有白色斑,眼凹陷,脾脏和肾脏肿大,鳃部坏死。Cy HV-3在温度15~25℃易感染,可从死鱼的肾、鳃、脾、小肠、肝脏和大脑中分离,其基因组包含约29.5万个碱基对(kb),编码156个开放性阅读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可以抑制锦鲤疱疹  相似文献   

10.
正鲤鱼是人类最廉价的优质蛋白获取源之一,提升鲤鱼产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全球粮食问题。锦鲤色彩艳丽、身姿矫健,是观赏鱼中的佼佼者,备受世界宠物爱好者的喜爱。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是会使鲤鱼、锦鲤及其变种大量死亡的疾病,大面积暴发该病时死亡率为80%~100%,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广受世界关注。一、病原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又称为鲤科疱疹病毒3型(Cy HV-3),是KHVD的致病源。KHV来  相似文献   

11.
<正>竖鳞病又名松鳞病、鳞立病、炸鳞病、立鳞病、松果病、松球病等,是养殖鱼类在冬春季节因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或感染寄生虫而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极易流行的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目前鲢鱼、鳙鱼等有时也发生这种病。观赏鱼类的金鱼、锦鲤以及各种热带鱼也会因水质变化过大而感染这种疾病而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河南、河北、辽宁、天津等地养殖鲤、锦鲤多次爆发一种"鲤急性烂鳃病",发病鱼出现烂鰓、眼凹陷等症状,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有关专家经实验室检测确定此病为鲤浮肿病,这是一种境外传入我国的新发疫病。鲤浮肿病是由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感染引发的疫病,或称为锦鲤昏睡病(koi sleepy disease,KSD)。发病鱼有昏睡、烂鳃、凹眼等临床症状,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上世纪七十年代,日  相似文献   

13.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io herpesvirus,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引起各生长阶段鲤鱼、框镜鲤、锦鲤等鳃坏死及间质性肾炎,死亡率高达60%~100%,疫情难以控制,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1998年锦鲤疱疹病毒病首次在以色列暴发,并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2002年首次证实该病已传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高锰酸钾消毒对锦鲤幼鱼毒性毒理的影响,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高锰酸钾(KMnO4)对锦鲤幼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以(16.36±0.01)g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设定0.5、1、2mg·L-1和3 mg·L-14个KMnO4浓度梯度进行48 h急性暴露试验,统计累计死亡率,将剩余幼鱼进行48 h恢复试验.在胁...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近年来天津地区养殖鲤(包括锦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利用病原菌分离、细胞培养、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实验、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分型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未能分离到细菌;在鳃组织中发现大量的圆形病毒颗粒;使用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锦鲤鳍条原代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注射患病鱼组织滤液和产生病变的细胞上清液可分别导致健康锦鲤93.3%和86.7%的死亡率;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病变组织为鳃、肝脏和肾脏。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方法进行PCR检测发现KHV呈阳性,且KHV在鳃组织中含量最高,肾脏次之,脑组织中最少。结合TK基因全长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和基因型分析,证实此次分离到的KHV为亚洲型毒株,属于I++II–基因型,将其命名为KHV-TJ1601株。这是我国华北地区首次报道KHV I++II–基因型的存在,可为KHV的进化分析和疫苗制备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据日本共同社2016年4月28日消息,日本农林水产省28日宣布,日本6个养殖场培育的锦鲤已从27日起恢复了对中国的出口。2003年由于日本发生锦鲤疱疹病毒感染,中国停止了从日本进口锦鲤。据日本农水省称,可以出口锦鲤的养殖场有新潟、冈山、广岛、福冈这4个县共6处,这是中国政府在日本考察之后作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锦鲤又称日本锦鲤,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结合分宜县美好观赏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锦鲤繁育工作实践,介绍了锦鲤亲本选择、产前培育、人工催产、孵化、苗种培育等技术,以及锦鲤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阶段的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锦鲤疱疹病毒病是一种可感染各个年龄段鲤科鱼类(以锦鲤和鲤为主)的全球性疫病。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1]。近几年,由于进出口国际贸易的发展,锦鲤疱疹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鲤和锦鲤的养殖产生严重困扰,威胁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是渔业大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6,(6):82-87
6月份,全国各地雨水增多,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同时也是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各地要注意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6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疾病 1.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8℃~30℃,特别在23℃~28℃易发生.该病多发于高温季节,死亡率高达80%以上.广西、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20.
<正>水对鱼的重要性就如同空气对人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之中。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呼吸空气。同样,一条鱼只要活着,水就是其生存、生长、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空气不好人就容易生病,而水质不好则直接影响锦鲤的健康。大部分锦鲤外部疾病都是由水质问题引起的。这些疾病轻者会影响锦鲤的不观赏性,重者则会引起锦鲤的不适,甚至导致锦鲤的死亡。因此,一个好的水质条件对于锦鲤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才会有"养鱼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