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沈稻4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考察不同生物菌剂(金满田、哈茨木霉菌与肥侣)对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用金满田的水稻增产10.92%,施用肥侣的水稻增产9.86%,施用哈茨木霉菌的水稻增产3.92%.生物菌剂使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能够显著增加水稻...  相似文献   

2.
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明确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不同施肥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硫酸钾镁肥652 kg/hm2,晚稻施用978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稻谷品质和施肥效益较好.在氮、磷肥基础上合理施用硫酸钾镁肥,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植株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促进水稻植株对氮、磷、钾、硫、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穗肥施用技术,明确穗肥施用时期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穗肥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寻求杂交水稻最佳穗肥施用时期,进行了穗肥施用时期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有着明显的效应关系,施用穗肥的4个处理增产幅度为7. 56%~13. 37%,增产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处理4增产效果最好。本地区在水稻穗肥施用上,应采取以促花肥为主、保花肥为辅、促保兼顾的方法,充分发挥杂交水稻高产优势,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对海南典型水稻土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案布置了水稻田间小区试验.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土壤调理剂可明显提高水稻分蘖数和每穗粒数,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以每公顷施用600 kg配方肥和375 kg土壤调理剂处理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单位土地上施用最大量调理剂的处理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光合菌肥的推广应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光合细菌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孕穗后施用光合细菌可以提高水稻穗数、穗粒数、降低空瘪率,提高水稻产量,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水稻产量随光合细菌施用时间的推移增加幅度降低,孕穗后10d施用光合细菌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光合细菌可以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随施用时间推移,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下降,蛋白质含量提高,在水稻孕穗期20~30d施用光合细菌稻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倒2叶时施用水稻植株含氮量也最高、穗肥利用率最高、亩产量最高,分别为8.34千克/亩、63.44%、588.9千克,与不施穗肥相比,产量提高12%.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含山县淀白土田上施用磷酸二铵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白土田上施用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铵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增加磷酸二铵的施用量,水稻的千粒重和结实率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8.
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四季豆轮作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四季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四季豆轮作过程中,施用土壤改良剂均能明显增加水稻和四季豆的产量,并且能增加水稻子粒的千粒重。水稻季施用土壤改良剂,在四季豆季也有一定的增产,表明适当用量的土壤改良剂有明显后效;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比单季施用的作物产量更高,土壤pH升高更快,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得到更快提升。  相似文献   

9.
水稻施用硼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上进行施用硼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肥可以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水稻经济效益.其中以穗期每667 m2叶面喷施有机硼100 mL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畜禽尿液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采用猪尿泡液进行了3种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增施尿泡液可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但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氮肥运筹方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磷、钾肥产量比不施高,验证了水稻施磷、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磷、钾肥同时施用比单一施用磷肥或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在土壤富含磷钾肥的情况下,后期施用磷、钾肥对水稻千粒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镁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三江一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氮、磷、钾肥为基础研究,研究了寒地水稻施用镁肥后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主要结果是:水稻施镁肥13.3kg/667m2,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增产6.2%;水稻施用镁肥还可以提高水稻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高产、优质、安全为水稻生产目标,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与氮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配合氮化肥施用能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并且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形态的氮肥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脲铵和尿素两个氮肥处理,且各处理均设置了小区和大方两种种植模式,进行了不同形态氮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脲铵较施用尿素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水稻产量显著提高,且施用脲铵还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施用1 kg纯氮条件下,施用脲铵比施用尿素多增加水稻产量24.1 kg,说明脲铵具有显著的节肥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施用生物硅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生物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试验还表明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在大量元素化肥降低30%情况下,水稻产量不会降低,效益分析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控释掺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控释掺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对水稻有增产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等养分控释掺混肥处理产量可增加7.1%,减10%养分的控释掺混肥处理产量增幅为4.2%~6.1%,但减20%养分施用不利于水稻产量,产量下降8.5%.在田间试验中,控释掺混肥1号每667 m2施用45 kg在水稻上经济效益最高,在水稻生产上显得更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物钾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表明,水稻的经济性状得到改善,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水旱轮作区稻田控释尿素适宜减施量。[方法]以普通尿素常量分次施用为对照,研究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水稻生产上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常规分次施用最佳减施量,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控释尿素减施20%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4.7%,超过此减施量水稻产量则显著降低。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产值增加4.7%,纯收入增加5.7%。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各处理较普通尿素均能有效提高水稻产投比。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认为在水旱轮作区习惯施氮水平基础上,施用控释尿素通过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能促进水稻增产增效,以减氮20%施用控释尿素,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能有效增加水稻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控释尿素减量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水稻产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我国是一个水稻大国,水稻产量的大小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效地施用复合肥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我们通过选用有机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对水稻进行施肥,经过对比试验,得出了一个显著的结论,水稻施用有机复合肥能够使水稻增产。因此,下面进行探讨水稻施用有机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的产量对比试验,分析试验的结果,并且分析水稻施用有机复合肥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