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巴氏杆菌病又称鸡霍乱、鸡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疾病。以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慢性型以鸡冠、肉髯水肿和关节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在饲养管理不良、气温突变和鸡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引起发病。该病鸡、  相似文献   

2.
印蓉  陈丹丹  季鹏 《畜禽业》2023,(2):91-93
鸡霍乱又称鸡出血性败血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该病呈世界流行,几乎所有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过报道,是阻碍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细菌性疾病之一。阐述了鸡霍乱的临床症状,从而探讨该病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促进我国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鸡痘的防治     
《畜禽业》2014,(12)
<正>鸡痘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中鸡痘病毒(Fowl poxvirus)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夏季、秋季和暖冬季节,大小鸡只均可发生,蚊子是重要的传染源。临床上主要有皮肤型、黏膜型(白喉型)和混合型。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泡、痂皮内。健康鸡往往是因为与病鸡接触或啄食了病鸡脱落的痂皮而被感染。尤其是鸡舍面积小,鸡只过于拥挤,环境卫生恶劣,蚊虫大量孳生时最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鸡或火鸡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称为鸡毒支原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寒冷季节患病率最高。鸡毒支原体主要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感染下一代,且病禽终生带毒。该病的发生通常伴随细菌病或病毒病的交叉感染,临床上常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禽类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养禽业的生产与发展。阐述了鸡毒支原体的病原学特点、致病机制、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综合防控等一系列研究进展,对鸡毒支原体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县的禽病多数是由于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善、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所引起的,如鸡大肠杆菌病、禽霍乱、鸡慢性呼吸道病、鸡白痢、坏死性肠炎等等,其中尤以鸡大肠杆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最为常见。本文就鸡群条件性致病菌的  相似文献   

6.
<正>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孢子虫纲(Sporozoa)、艾美耳科(Eimcriidac)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原虫病。该病呈全世界分布,以出血性肠炎和雏鸡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周龄及2个月龄的雏禽易  相似文献   

7.
<正>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8.
家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振书 《畜禽业》2004,(6):26-27
很多病毒感染可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等病毒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机理,对如何防止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病鸡呈最急性死亡,病理剖解可见心冠状脂肪出血和肝脏有针尖大的坏死点,是近年来导致农村养鸡户鸡死亡的主要疾病,给广大养鸡户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对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的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不仅能直接引起病鸡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能引起病鸡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发生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死亡率高,有的高达8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治对策等几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贺学龙 《畜禽业》2023,(2):94-96
禽白血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病毒性肿瘤疾病之一,该病除引发感染鸡多种肿瘤性疾病外,还会引起鸡群免疫抑制、生长缓慢、蛋重减轻、产蛋量减少等多种亚临床症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围绕禽白血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毒检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鸡白血病进行介绍,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蓝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禽类的一种以肝脏的坏死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火鸡、鸡、珍珠鸡、孔雀、野灰鹅等禽类均易感。2010年10月,安丘市某企业地面饲养的蓝孔雀就发生了组织滴虫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10)
<正>1禽霍乱的基本概念及现状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禽霍乱是多年来危害海门市养禽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也感染各种鸟类,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所重视,被列为重点防制的家禽疫病之一。在全国各地流行广泛而严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养禽户,该  相似文献   

15.
念珠菌病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该菌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当饲养环境下降时可诱发该病的发生,该病多侵害雏禽,主要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就鸡念珠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念珠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12)
由禽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容易继发其他疾病,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综述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保健控制点。  相似文献   

18.
王玥  张亚娟  徐雪琼 《畜禽业》2007,(12):36-3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受到侵害、淋巴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和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较高。2007年5月宿迁市某蛋鸡场因应激因素而导致该病的暴发,发病率较高。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就禽病清散,鸡白痢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验与方法进行阐述,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开展实验,发现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高于鸡痢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孢子虫纲(Sporozoa)、艾美耳科(Eimeriidae)、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或多种球虫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原虫病。该病呈全世界分布,以出血性肠炎和雏鸡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周龄及2个月龄的雏禽易感染,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高达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