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季节性与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在HIOMT基因序列上的差异,为培育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提供辅助选择标记(MAS)。【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测序及PCR-SSCP技术,分析小尾寒羊、新疆细毛羊、多浪羊和阿勒泰羊共计179个个体的羟基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IOMT)的3′非翻译区部分序列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在HIOMT基因的3′非翻译区存在PCR-SSCP多态,共发现AA、BB、CC、AB、AC和BC 6种基因型,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发现以上6种基因型,在新疆细毛羊群体中发现除CC基因型外的其他5种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发现AA、BB、AB和BC 4种基因型,在多浪羊群体中只发现了AA、CC和AC 3种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BB基因型在第94,95,96和201 bp 4处发生了突变,CC基因型在第94,201和217 bp 3处发生了突变。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小尾寒羊和多浪羊群体处于平衡状态,新疆细毛羊和阿勒泰羊群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小尾寒羊、新疆细毛羊和阿勒泰羊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PIC>0.5),多浪羊群体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细毛羊重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本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检测PTPN11基因的多态性,用SAS 8.1软件中的最小二乘方法分析PTPN11基因与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PTPN11基因共检测到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8、0.52和0.20;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4和0.46,A等位基因占优势。χ~2检验显示,PTPN11基因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PTPN11基因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7,PTPN11基因在该群体中处于中等程度的遗传变异。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弯曲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根据鸡和鸭Apo VLDL Ⅱ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金定鸭外显子1、2和4编码区进行扩增,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及其对体重、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总蛋白、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外显子1和2未检测到多态;外显子4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AA、AB和BB,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在内含子3内发生G47A和G136A突变,外显子4编码区内发生C228T突变,为无义突变;该基因座的遗传杂合度为0.28,属中等遗传杂合度,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A基因型个体的胸肌水分显著高于BB基因型,AB基因型个体的肌肉剪切力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而其他指标在各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推测该片段的多态位点可能对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对6个猪群共计276头猪的POU1F1基因的4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多态性分析,在针对Intron1设计的2对引物扩增的片段中分别发现1处突变位点,各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C和D);在引物P2位点,海南4个品系的猪种(五指山猪、五指山猪近交系、临高猪、屯昌猪)均没有发现多态性,而在滇南小耳猪、香猪2个猪种中BB基因型频率较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处于中度多态;在引物P3位点,在6个猪群体中,DD基因型频率较CD基因型频率占优势,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均处于中度多态。SPSS软件分析五指山猪POUIF1基因P3位点的多态性与3个生长阶段及其日增重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P3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五指山猪3个阶段的生长及日增重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00只淮南麻鸭的IGF-Ⅰ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经适合性χ2检测,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鸭初生至4周龄体重,3种基因型差异不显著,而之后的5周龄至9周龄体重为AA和AB型差异显著,AA型和AB型均明显优于BB型,9周龄时AA基因型比AB和BB基因型分别重88.71g和142.18g。证实该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淮南麻鸭的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欧拉型藏羊Callipyge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SSCP方法,对215只欧拉型藏羊Callipyge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AA和AB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llipyge基因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23 3、0.009 3和0.167 4;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多态的产生是在扩增序列的第176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χ2检验表明,该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168 7和0.154 5.对生长性状(体重、胸围和胸深)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A和AB 2个基因型个体之间生长性状的差异不显著,但AB型有大于AA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甘肃境内典型养殖模式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小尾寒羊、藏羊、蒙古羊和滩羊5个绵羊品种的CAST基因多态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探讨以CAST为候选基因,提高绵羊肉品质的可能性。采用PCR SSCP技术对5个绵羊品种的CAST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就CAST基因多态性与9月龄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比对结果发现,与等位基因A相比,等位基因B发现G62T以及C110T突变,等位基因C发现C92T突变,形成AA、AB、BB和AC 4种基因型;经检验表明,5个绵羊品种均处于非 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5个绵羊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关联分析表明,5个绵羊品种 CAST基因变异位点的4个基因型间失水率AC基因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对于剪切力AC基因型显著低于其他3种基因型(P<005);不同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析表明,对于5个绵羊品种AC基因型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基因型,除蒙古羊外,AC基因型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变异对眼肌面积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些关联说明CAST 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用于绵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SNPs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研究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外显子1和外显子5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处发现两个多态位点产生4种基因型,外显子3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4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2中基因型AA所对应的个体头长、额宽、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基因型BB、AB、BC(P<0.05),其它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外显子3、外显子4中生产性状在AA、BB、AB这3种基因型上均无显著差异。DQA2外显子2中等位基因A对渤海黑牛的生产性状起关键作用,可以为渤海黑牛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319头荷斯坦奶牛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牛群HSP70-A8基因的多态性,并对其与DHI测定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荷斯坦奶牛HSP70-A8基因的第1外显子1522 bp处发生GC突变,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38.56%,AB基因型频率为31.03%,BB基因型频率为30.4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3,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卡方检验表明该荷斯坦奶牛群体处于哈迪-温伯格非平衡状态;群体HSP70-A8的第2至8外显子都没有检测到多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荷斯坦奶牛个体总产奶量、标准乳总产奶量、305 d标准乳产量、305 d乳脂产量、305 d乳蛋白产量、总乳脂产量和总乳蛋白产量皆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和AB型个体(P0.01),AA基因型个体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AB型个体和BB型个体(P0.01)。因此,HSP70-A8基因第1外显子该位点的多态性可以作为奶牛生产性能选择的候选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KAP16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获取相关毛性状的DNA标记,为细毛羊在分子育种上提供依据,采用重测序技术和PCR-SSCP技术,验证KAP16候选基因的2个SNPs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同时,运用SAS 8.1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其与毛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C41006938T突变点得到3种基因型为AA、AB和BB型,该群体中C41006938T突变点基因型频率为0.22、0.47和0.31;A和B等位基因频率为0.46和0.54,其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T41007938C基因位点AA和AB基因型频率为0.77和0.23;A和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和0.11,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表明,C41006938T和T41007938C位点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C41006938T和T41007938C突变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7和0.18,所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群体在该基因的遗传变异处在中等水平。C41006938T不同基因型对体格大小和鉴定时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T41007938C不同基因型对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剪毛量和弯曲有显著影响(P0.05);C41006938T和T41007938C组合基因型对剪毛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德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滩羊’和‘藏羊’7个绵羊品种共计414个个体的PGR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该多态的产生是由于PGR基因第4外显子扩增序列的第227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同时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只存在AA基因型,而其他品种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7个绵羊品种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7个绵羊品种间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该位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无角陶赛特羊’与‘蒙古羊’和‘滩羊’之间,‘德国美利奴羊’与‘滩羊’和‘藏羊’之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无角陶赛特羊’与‘德国美利奴羊’只发现同一种基因型,不存在差异;其他绵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在该位点没有多态,其他属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12.
蒙古马与其他品种马的ELA-DRA*exon2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三大品种6个类型共296匹马ELA-DRA* exon2的多态性。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296匹马中共出现6种基因型:三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和CC型,均为3条带;三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BC和AC型,均为4条带;且AA和AB两种基因型是所研究的各类型马的优势基因型。纯血马和三河马的PIC和He值均较高,属于高度多态,4个类型蒙古马均属于中度多态。聚类分析表明三大品种各聚一支,各类型蒙古马中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3.
PLI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绵羊尾形和屠宰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PLIN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经济性状的影响,利用PCR-SSCP技术对2个绵羊品种96个个体PLIN基因的9个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将检测到的不同基因型与尾形和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3、4、5、6和8存在多态。外显子4的BB型个体的相对尾脂重显著大于AA和AB型个体(P<0.05);外显子6的AA型个体的相对尾脂重显著大于AB和BB型个体(P<0.05);外显子5的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尾宽差异极显著(P<0.01),且AA型个体的尾宽大于AB型个体。PLIN基因的多态性对绵羊脂肪沉积有一定影响,可作为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指导肉用绵羊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设计2对引物,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基因在小尾寒羊、湖羊、多赛特羊、萨福克羊4个绵羊品种304个个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PTGS2基因引物1扩增片段在4个绵羊品种中不存在PCR-SSCP多态性.引物2扩增片段存在PCR-RFLP多态性,在4个绵羊品种中都检测到2种基因型(AA、AB),都没有检测到BB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小尾寒羊与多赛特羊、萨福克羊、湖羊之间PTGS2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余品种之间PTGS2基因型分布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秦川牛高档牛肉产量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 IGFBP- 3基因作为侯选基因 ,对秦川牛群体中 IGFBP- 3位点与秦川牛高档牛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高档牛肉产出率有一定影响 ,AA、AB及 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 ;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 BB型个体 (P<0 .0 5 ) ,AB型和 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 AA型个体 (P<0 .0 1)  相似文献   

16.
以扬州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和浙东白鹅5个鹅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各60只,公母各半,根据鹅脂联素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部分内含子,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鹅脂联素基因内含子上发现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为第16、26位点的A-G、T-C。鹅群中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BB);除豁眼鹅与皖西白鹅、浙东白鹅外,3种基因型在鹅品种两两之间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豁眼鹅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皖西白鹅最低,所有品种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本研究表明鹅脂联素基因在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脂肪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 PCR-SSCP技术对高繁殖力绵羊品种湖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部分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湖羊ESR基因中存在 3 种基因型 AA,BB,AB,且A等位基因频率为0.554,B 等位基因频率为0.446。经测序,BB型与AA型相比在外显子 1 第 363 位发生 1 处C→G的碱基突变。据产羔数统计,AB 基因型和 BB 基因型的湖羊产羔数分别比 AA 基因型多0.98只(P<0.01)、1.47只(P<0.01)。说明ESR基因可能是控制湖羊多羔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了湖北白鹅基因组DNA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计算了基因频率、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肌肉水分、脂肪、氨基酸等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5个,群体基因的平均杂合度为0.594 5,多态信息含量是0.508 7.在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中.ADL166座位AB基因型、MCW0104座位AC基因型、MCW0004座位BB基因型、MCW0120座位AD基因型个体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ADL210座位BB与BC基因型、MCW0104座位AC基因型、MCW0004座位BB与CC基因型、MCW0120座位BB与DD基因型、MCW0014座位AB与BB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ADL210座位AA基因型个体的肌肉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BC基因型个体,MCW0120座位AC基因型个体肌肉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