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作父本与温州水牛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尼温水牛的泌乳高峰期在前三个月,平均泌乳期317.2天,其中F1为317.5天,F2为314.5天,与温州水牛的泌乳期279.8天相比较延长了37.7天和34.7天,平均增加挤奶37.4天。尼温水牛的群体平均泌轧量为2231.8kg,日产奶量7.0kg,是温州水牛的2.2倍,其杂交一代优势值(H)为897.03,优势率(H%)为62.54%,具有较好的杂交优势,是一个相当理想的杂交组合,且杂交后的尼温水牛适应性好,牛乳营养丰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温州水牛乳肉兼用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2.
尼里水牛与温州水牛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与温州水牛进行杂交试验 ,观察其生长性能。结果表明 ,尼温一代水牛的初生体重、体尺及成年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与温州水牛相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杂交后成年体重增加 10 0kg以上 (公牛增重 10 9 9kg ,母牛增重 10 3 4kg) ,增幅达 2 0 %以上 (公牛增幅 2 1 2 %,母牛增幅 2 0 8%) ,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江汉水牛是湖北省优良地方水牛品种,通过引入国外优秀水牛品种(尼里瑞菲水牛)对其进行了改良。试验选用40头试验牛(尼里瑞菲水牛与江汉水牛的杂交后代母牛),测定其出生时、3月龄和6月龄体重以及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及每日泌乳量、泌乳天数和泌乳期总产奶量等产奶性能,并进行乳成分和奶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杂交水牛不但乳脂率、乳蛋白率较高,其乳中体细胞数也远远低于优质乳40万/m L的要求,保持了江汉水牛抗逆性强的特点,健康状况良好,且杂交后代水牛体尺性状尤其是体高和管围性状尚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对江汉水牛进行本品种选育和复壮,是进一步改良江汉水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朱柳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1,(11):57-6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奶水牛泌乳特性的研究现状,从奶水牛的泌乳生理特性、泌乳规律及其泌乳潜力的激发等方面介绍了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及其杂交水牛的一些泌乳特征,并对今后水牛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是水牛资源丰富。当前,奶类的生产主要靠奶牛,特点是产量高。但是,除奶牛以外,我国南方的水牛是发展奶业的重要种质资源。全国现有水牛2228.2万头,居世界第3位。我国本地水牛属沼泽型水牛,多为役用,泌乳期7~8个月,产奶量500~700千克,通过杂交改良,可大幅度提高其泌乳量。杂交一代水牛的泌乳期280—302天,泌乳量1230~2040千克;杂交二代水牛的泌乳期310~320天,泌乳量2260~2290千克,水牛奶的开发潜力巨大。二是农业资源丰富。我国水牛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奶水牛不同杂交组合的产奶量,鹤庆县松桂镇兽医站在松桂镇所属的3个村委会分别测定"摩本"和"摩本尼"两组各10头奶水牛产奶量。测定结果表明:"摩本"一个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1 693.04±421.4)kg,"摩本尼"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2 009.9±242.6)kg。通过显著性分析,P0.05,差异显著,说明"摩本尼"杂交组合产奶量优于"摩本"杂交组合,是优良的奶水牛杂交组合,适宜在鹤庆县推广。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10,(2):39-39
<正>2010年1月20日,来自"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灵山文利镇的养牛个体户林自家,从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养牛专业户刘飞手中购买了26头杂交母水牛。据刘飞介绍,这批杂交母水牛平均售价在1.2万元左  相似文献   

8.
广西奶水牛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情况广西是我国水牛饲养量最大的省区,约占全国水牛饲养量的1/5,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努力探索,为水牛奶业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水牛存栏、杂交牛、挤奶牛群体数量较大2004年底,全区水牛饲养量达到505万头,其中:存栏414万头,能繁母牛170万头,杂交牛17.50万头,挤奶牛4000头,水牛年产奶6000吨,出栏91万头,分别占全国的21.29%、18.58%、19.29%、72.92%、14.29%、19.48%、63.07%;能繁母牛是全区乳牛存栏的109倍,水牛奶产量占2004年全区牛奶产量的8.21%。二、科技支撑成为广西奶水牛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9.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2,(23):23-25
云南省水牛乳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已有十多年历史。通过引入乳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与本地沼泽型水牛杂交,杂种水牛泌乳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云南省有乳用杂种泌乳水牛2.8万头,杂种牛一个泌乳周期的平均产奶量达1 000~1 500kg。为加快发展云南省奶水牛特色产业,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杂种水牛的泌乳特性、繁殖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现存栏水牛418万头,2005年杂交改良本地水牛约39万头,是我国水牛存栏数量最多及杂交改良做得最好的省份,挤奶利用头数也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广西奶水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水牛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地涌现了不少奶水牛养殖小区,对水牛奶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的授精效果及其在我国生长适应情况。[方法]利用国内首次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我国现有的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取自然发情的摩拉水牛20头,尼里水牛16头,本地水牛32头,年龄在2.5~9岁之间,采用直肠把握子宫角深部输精法,配种后40 d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怀孕情况。[结果]: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受胎率分别为50.00%、75.00%、56.25%,平均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为58.82%,品种间人工授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1)。[结论]表明引进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组合,改良我国现有的水牛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地中海水牛引进我国后,在广西地区的气候适应性及其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本试验选取地中海杂交后代水牛32头,对其生长发育前期阶段(0~12月龄)的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等参数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并对其的生理生化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地中海水牛及其杂交后代水牛之间的体温、呼吸、脉搏等生理数值和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差异(P>0.05),并与先前引进的摩拉、尼里及其杂交水牛数值相似;地中海水牛与摩拉、尼里和本地的杂交后代初生重是差异不显著的(P>0.05),随着月龄的增长,地中海水牛与摩拉、尼里杂交后代的各月龄体重增长速度比地中海—本地杂交水牛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地×摩、地×尼杂交水牛在0~12月龄之间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地×摩、地×尼和地×本的杂交水牛1~12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结论]地中海水牛引进我国后,不仅能够完全适应我国南方地区尤其广西的环境气候条件,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选择福安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区临床健康的福安水牛公、母牛各10头进行福安水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福安水牛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都比滨湖水牛的都低;福安水牛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滨湖水牛略高,但在《奶牛疾病学》和《家畜生理学》的正常值范围内;福安水牛母水牛的红细胞数平均值比滨湖、摩拉、尼里、三元杂种、广西本地五种母水牛都低;福安水牛白细胞总数比湖南滨湖母水牛、摩拉水牛高,比尼里母水牛、广西灵山当地母水牛低;而福安母水牛的白细胞总数仅比广西灵山当地水牛低。福安水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摩拉水牛改良滇东南水牛的杂交效果。[方法]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用摩拉水牛冻精冷配滇东南水牛。[结果]表明,摩本杂F1代成年公牛的各项体尺体重指标与滇东南水牛的差别不大,而摩本杂F1代成年母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髋宽、胸围、管围等比滇东南水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而其他体尺二者间差别不大(P0.05)。至一岁前的摩本杂F1代生长速度较快,1岁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274.08±36.40kg和278.25±55.05kg,较国内其他地方水牛品种的杂交一代高。摩本杂F1代成年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474.54±63.00kg和459.39±68.12kg,摩本杂F1代母牛的体格得到明显的改善,体重增大。[结论]用摩拉水牛与滇东南水牛杂交,可以提高滇东南水牛摩本杂F1代的体格、早期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及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lone and analyz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buffalo MC1R gene.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bovine MC1R sequence (GenBank accession No.:JN123363.1),with genome DNA of swamp buffalo,White swamp buffalo,Murrah buffalo and Yellow cattle as template,MC1R was amplified by PCR.Then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MC1R gene of swamp buffalo,White swamp buffalo,Murrah buffalo and Yellow cattle was analyzed using QRT-PCR,and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954 bp coding region of buffalo MC1R gene was successfully cloned and sequenced,which code for 317 amino acids.The MC1R gene nucleotide sequences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swamp buffalo,White swamp buffalo,Murrah buffalo and Yellow cattle were highly conserved.Five polymorphic sites were found between White swamp buffalo and swamp buffalo of MC1R gene,including 476 T→C,618 G→C,881 G→A,930 G→A and 931 A→G,which caused three nonsynonymous mutation sites of Phe159Ser,Glu310Ala and Asp294Ala.The QRT-PCR result showed that relative expressions of MC1R gene of Murrah buffalo,swamp buffalo and Yellow cattle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White swamp buffalo (P<0.05).The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MC1R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in swamp buffalo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hite swamp buffalo.In conclusion,there were amino acids mutation in White swamp buffalo MC1R gene,and MC1R gen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White swamp buffalo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buffalo,which was the main reason of lacking of melanin production in White swamp buffalo.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引入广西南宁的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的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对从广西南宁采集的52个江河型水牛(尼里-拉菲水牛25个,摩拉水牛27个)mtDNA D-loop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20条尼里-拉菲水牛和23条摩拉水牛序列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112个变异位点,定义42个单倍型,发现摩拉水牛(Hd: 0.934±0.027)与尼里-拉菲水牛的遗传多样性(Hd: 0.929±0.017)都很丰富。NJ系统发育树显示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含有江河型和沼泽型水牛mtDNA支系,表明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引入中国后均与沼泽型水牛进行了杂交,在外貌上很难区分。[结论]引入广西南宁的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与沼泽型水牛存在广泛的血缘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对水牛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参考牛MC1R基因(GenBank登录号:JN123363.1)序列设计引物,以本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克隆MC1R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运用QRT-PCR方法检测摩拉水牛、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模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成功克隆了水牛MC1R基因,其编码区全长954 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测序分析后发现沼泽水牛、白沼泽水牛、摩拉水牛和黄牛MC1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沼泽水牛与白沼泽水牛在476、618、881、930和931 bp位点上分别发生T→C、G→C、G→A、G→A和A→G突变,导致了沼泽水牛和白沼泽水牛第159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苯丙氨酸,第31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丙氨酸,第29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丙氨酸,发生了非同义突变。QRT-PCR结果发现,MC1R基因在摩拉水牛、沼泽水牛和黄牛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白沼泽水牛(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沼泽水牛皮肤组织中MC1R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白沼泽水牛。综上所述,白沼泽水牛MC1R基因的编码区发生氨基酸位点突变,且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沼泽水牛,推测此为白沼泽水牛体内合成的黑色素缺失而导致毛色白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药物处理和给药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牛在不同季节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配种后的受胎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稳定的适合水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试验选取本地水牛(102头)、摩拉水牛(129头)、尼里/拉菲水牛(98头)和杂交水牛(326头)共655头,分为5个组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型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均高于杂交水牛和本地水牛(P<0.05),但同为河流型的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之间没有差异(P>0.05),以本地水牛效果最差,其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分别为74.51%和30.39%;应用不同的药物处理时,以GnRH+PGF2α+GnRH效果最好,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88.46%和46.38%,其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而用PGc的效果最差(分别为79.10%和33.21%);用PMSG肌注+PGc灌注法,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次是PMSG肌注+PGc肌注法,PGc肌注法效果最差;在冬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分别为83.75%和43.28%),明显高于其他各季节(P<0.05);水牛自然发情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和胚胎移植的受胎率均比同期发情的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槟榔江水牛在云南西部槟榔江上游的腾冲县饲养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该水牛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和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亚热带气候环境,是我国发掘的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类群。具有典型的河流型水牛体型外貌特征,但体型相对较小。遗传学分析表明:槟榔江水牛体细胞核型染色体数多为2n=50;其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该水牛与河流型水牛表现出较近的遗传关系,与沼泽型水牛遗传关系较远;确认在群体遗传组成和血统来源上,该水牛由差异十分明显的河流型和沼泽型两个世系所构成,但河流型水牛世系在该水牛群体中占主体,揭示该水牛存在一定的沼泽型水牛基因渗入。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该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为(2452.2±553.8)kg,比河流型摩拉和尼里一拉菲水牛高8.4%~15.0%,比沼泽型本地乳用水牛高124.4%~140.3%;且其乳质佳,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分别为4.60%和6.82%。该水牛在2008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布为我国遗传资源的牛种之一,发展前景看好,将有望培育成中国首个河流型乳用水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PRKAA2基因在摩拉水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而得到显著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摩拉水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利用DNA测序法等技术进行候选基因PRKAA2外显子4及部分内含子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统计软件分析PRKAA2基因与摩拉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摩拉水牛PRKAA2基因中共检测到4个SNPs位点:c.462 G>A、IVS3.557 T>C、IVS3.560 C>T和IVS3.565 G>A,均包含3种基因型,且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4个SNPs位点在水牛群体中均为中度多态,可以构建3种单倍型,T-C-G-G为优势单倍型,其中IVS3.560 C>T与c.462 G>A位点之间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H2与摩拉水牛体斜长和腰角宽呈显著相关(P<0.05)。c.462 G>A位点与摩拉水牛体高、十字部高、尻长、坐骨端宽和腰角宽呈显著相关,其中GG和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和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GA基因型个体,GG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个体的坐骨端宽和腰角宽显著高于GA基因型个体(P<0.05);IVS3.557 T>C位点与摩拉水牛的生长性状指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IVS3.560 C>T位点与摩拉水牛体高、十字部高和尻长呈显著相关,其中CC和TT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和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个体,CC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CT基因型个体(P<0.05);IVS3.565 G>A位点与体斜长呈显著相关,其中GG和G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综上,PRKAA2基因的c.462 G>A、IVS3.560 C>T和IVS3.565 G>A位点对摩拉水牛部分生长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摩拉水牛品种早期选育的候选基因和分子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