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别对不同地区玉米及其副产品中铜、铁、锰、锌含量进行分析,探索并讨论其含量对配合饲料微量元素总量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玉米55份、玉米DDGS 44份、玉米胚芽粕46份和玉米蛋白粉38份,共计183份样品。结果表明,玉米及其3种副产品中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172.7、12.5、31.2 mg/kg。不同副产品间铜、铁、锰、锌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6.4%、82.1%、92.7%、66.8%。不同地区玉米及其副产品中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含量参差不齐。本研究结果对饲料营养配方的优化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对环境保护和饲料安全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为合理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玉米|玉米副产品|不同地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王宜萍  韦带莲 《中国饲料》2023,1(4):136-139
文章分别对不同地区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研究供搜集了190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玉米及其副产品样品。结果表明,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3、137.38、7.75、42.63?mg/kg。不同大豆副产品饲料原料的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差异系数分别为50%、17%、24%、27%。总体上看,不同地区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对饲料营养配方优化,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合理分配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钙与微量元素添加剂饲料中碳酸钙、石粉、贝壳粉、蛋壳粉、骨粉、磷酸氢钙含量高时,钙水平提高。由于受消化道竞争性机制的作用,高水平钙离子将竞争性地抑制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2磷与微量元素添加剂饲料中过量的磷,包括植酸磷和非植酸磷,能降低饲料中微量元素铁、铜、锰等的吸收和利用。植酸中的磷酸能与铁、铜、锰等结合形成不能被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牧草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盈亏状况,试验对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冷季(4月份和9月份)两种类型天然草地(紫花针茅草地型和高山嵩草草地型)牧草和土壤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硒的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植物相比,冷季两类天然草地型牧草中微量元素硒、钼含量极低,锌含量略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铜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而铁、锰含量却极高;以世界和我国土壤资料为标准,冷季两类天然草地型土壤中铜、锰、铁、锌、硒含量均低于世界和我国平均水平,而钼含量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5.
把大量废弃的贝壳磨成粉,可作为禽畜饲料的添加剂。因为贝壳粉不仅含有丰富的钙,还含有禽畜体内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牡蛎壳粉,除含有磷、锰、锌、铜、铁、钾、镁等矿物元素外,还有多种氨基酸,因此用适量的(占饲料的1~4%)牡蛎壳粉作饲料添加剂,不但能促进禽畜的骨骼生长和血液循环,而且可以增加或改善蛋、奶的产  相似文献   

6.
<正>鱼粉是畜、禽、水产饲料中非常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上的鱼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相当普遍。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鱼粉,除一部分是变质鱼粉外,更多的是掺假鱼粉。用作掺假的植物性原料有稻壳粉、棉粕和菜粕等,动物性原料通常有羽毛粉、蟹壳粉、血粉、虾壳粉、贝壳粉等。有的则将鱼的下脚料、鱼溶浆及劣质的小干鱼充作全鱼粉。更有甚者,还有掺入细砂或尿素等非蛋白  相似文献   

7.
蚯蚓对金属元素具有富集作用.为探究微量元素在蚯蚓体内存在形式和含量,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蚯蚓体内铁、铜、锰、锌四种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和氨基酸螯合态含量.结果表明,蚯蚓体内铁、铜、锰和锌四种元素以氨基酸螯合态形式存在比例达到65%以上,其中氨基酸螯合铁含量为400.45 mg/kg,占铁总含量的86.54%;氨基酸螯合铜含量为13.49mg/kg,占铜总含量的67.50%;氨基酸螯合锰含量为18.65 mg/kg,占锰总含量的65.79%;氨基酸螯合锌含量为358.19 mg/kg,占锌总含量的93.97%.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藏日喀则地区3科43种栽培牧草中的铁、锰、钼、铜、锌、硒、钴7种微量元素的测定,探究微量元素在不同科属牧草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藏日喀则地区栽培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而言,铁含量最高,可达800μg/g;锌次之,最高接近200μg/g;硒含量最低,含量变幅为0.002~0.013μg/g。3科牧草中,禾本科牧草铁含量相对较低,锌、铜含量相对较高;藜科牧草锌、铜含量相对较低,铁、锰含量相对较高;豆科牧草多数微量元素含量相对居中;各科牧草中的铁、锌、铜含量均属较高水平,钴均属中等水平;锰、硒、钼在3科间含量水平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铁、锌、铜、锰均为禽类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种公鸡生长周期较长,各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积累趋于稳定。本研究随机选择6羽251日龄成熟期的罗斯种公鸡作了剖析实验,旨在了解铁、锌、铜、锰在种公鸡体内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索这些元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作用提供依据。所用基础日粮由玉米、小麦、豆饼、鱼粉、骨粉和多种维生素组成,含锰21.25ppm,锌  相似文献   

10.
22~42日龄肉鸡铜、铁、锌、锰不同用量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粪中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进而对微量元素的平衡模式进行探讨。选取9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21日龄统一饲喂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6.96、166.66、46.01、60.26 m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选用22日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AA肉公鸡900只,随机分为1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8、125、40、60 m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按照均匀设计原则添加2~8 mg/kg铜、10~35 mg/kg铁、10~40 mg/kg锌、15~60 mg/kg锰组成的14种试验饲粮。测定肉鸡试验期生长性能,并于38~42日龄时采集粪样测定铜、铁、锌、锰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2)由最优解分析得出,粪中铜排泄量最低为23.11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15、116.28、82.82、60.95 mg/kg;铁排泄量最低为438.3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4.78、116.81、38.15、63.72 mg/kg;锌排泄量最低为102.60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69、127.40、40.70、133.26 mg/kg;锰排泄量最低为159.37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11.07、136.97、46.13、59.05 mg/kg;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低为218.94 mg/kg时,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综上所述,饲粮铜、铁、锌、锰含量在NRC推荐量至2倍NRC推荐量范围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粪中铜、铁、锌、锰任一元素的排泄量均受饲粮中其他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影响,且针对不同元素最低排泄量存在不同的最佳组合;饲粮铜、铁、锌、锰的含量分别为7.36、125.74、38.23、62.76 mg/kg时,能够满足肉鸡微量元素需要量,同时粪中铜、铁、锌、锰总排泄量最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白耳鸡、泰和鸡、黄羽肉鸡康达尔128cs、石歧杂鸡、蛋用鸡罗曼褐cs五个鸡种胸肌肉中的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性成熟前,随着周龄增长,白耳鸡四种微量元素含量有减少趋势,而其它四个鸡种呈增加的趋势,白耳鸡微量元素含量的这种特殊性很可能与性成熟早有关。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不同鸡种均呈铁>锌>铜>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蚯蚓对金属元素具有富集作用。为探究微量元素在蚯蚓体内存在形式和含量,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蚯蚓体内铁、铜、锰、锌四种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和氨基酸螯合态含量。结果表明,蚯蚓体内铁、铜、锰和锌四种元素以氨基酸螯合态形式存在比例达到65%以上,其中氨基酸螯合铁含量为400.45 mg/kg,占铁总含量的86.54%;氨基酸螯合铜含量为13.49mg/kg,占铜总含量的67.50%;氨基酸螯合锰含量为18.65 mg/kg,占锰总含量的65.79%;氨基酸螯合锌含量为358.19 mg/kg,占锌总含量的93.97%。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市场上流通的家兔商品全价配合饲料进行采样,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微量元素铁、铜、锌、锰含量,按幼龄兔、生长兔和母(种)兔等不同生理阶段以及肉用兔、獭兔和长毛兔等不同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统计,探讨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经济用途家兔全价配合饲料中微量元素铁、铜、锌、锰含量,为我国饲料企业生产家兔全价配合饲料时微量元素的添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铁、铜、锌、锰在家兔商品全价配合饲料中平均含量分别为689、38、94、107 mg/kg,明显高于美国NRC(1977),法国INRA(1989)和法国AEC(1993)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试验表明,不同生理阶段家兔和不同经济用途家兔微量元素铁、铜、锌和锰存在一定差异性,幼龄兔和母(种)兔高于生长育肥兔,獭兔和长毛兔高于肉用兔。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不同土壤区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饲料样品160个,测定了铁、锰、铜、锌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常用饲料中铁含量高,铜和锌在临界含量,锰处于低限。不同种类的饲料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同一种饲料在不同地区其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着差异,相当一部分变异系数高达50%以上。从测定的不同种类的饲料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麸皮居首位,其次是花生饼(粕)和其他豆类及饼(粕)类,玉米是低微量元素饲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微量元素对妊娠母羊营养状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年龄和胎次相同的卡拉库尔妊娠母羊和空怀母羊各6只,采集颈静脉血样和臀部毛样,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国标法)测定铜、锌、铁、锰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中铁、铜含量在妊娠母羊与空怀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全血中铁、锰含量在妊娠母羊与空怀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铜含量差异极显著著(P<0.01);羊毛中铜含量在妊娠母羊与空怀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锰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与我国绵羊饲养标准相比,全血中的铜、锌含量较低,铁、锰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新疆伊犁牧区土壤-牧草-水(溪流)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以评估新疆伊犁夏牧场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在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海拔1400~2999 m垂直带,根据海拔分别采取土壤(n=75)、牧草(n=75)和溪水(n=75)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结果表明,伊犁夏牧场土壤中铁、铜、锰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15 418.4、32.6、474.5和115.8 mg/kg,牧草中分别为446.0、7.8、85.7和41.9 mg/kg,土壤与牧草铁、铜、锰和锌含量的相关性(R2)分别为0.43、0.82、0.47和0.72,土壤和牧草中铁、铜、锰、锌含量随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溪水中不含以上4种元素;土壤和牧草中不含硒,溪水含硒极微量。由此说明,伊犁夏牧场铁元素过多,锌、锰基本适宜,铜缺乏,而硒则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研究伊犁夏牧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绵羊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为夏季放牧绵羊科学补饲微量元素提供依据。选择在新疆伊犁夏牧场卡拉卓恩(南坡)和唐布拉草地(北坡)1 400~2 999 m垂直带放牧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和血液样品,测定其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并评估其微量元素的营养生态环境。结果表明,放牧绵羊羊毛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520.70、3.89、30.16、102.64 mg/kg和41.18 μg/kg,其中铜和硒分别低于正常值48.3%和79.7%,而铁高于正常值603.4%;血液中铁、铜、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357.05、4.18、0.25、3.08 mg/L和45.23 μg/L,其中铜、硒分别低于正常值29.9%和73.9%,而铁高于正常值95.5%。羊毛与血液中铁、铜、锰、锌、硒含量均随年龄而增加。不同性别绵羊间血液中锌、硒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锌、铁、钼配施对紫花苜蓿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锌、铁、钼等配合施用对紫花苜蓿微量元素含量及年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肥料通过适当配合施用能提高苜蓿中锌、钼、锰、硼的含量,降低钴含量,而抑制苜蓿对土壤中铁的吸收,但对苜蓿铜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显著降低了苜蓿钴年积累量,而对苜蓿锌、铁、锰的年积累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显著提高苜蓿钼、硼、铜的年积累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以31份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供氮2个氮素水平,探讨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抽穗期时植株体内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植株中铁、锰、铜、锌含量以正常供氮条件显著高于低氮条件;相同供氮条件下小黑麦植株中的铁、锰、铜、锌含量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变异系数为14.16%~32.75%;同时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受供氮水平和氮素水平与品种的互作效应的影响。2)铁、锰、铜、锌含量对氮素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以各小黑麦品种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氮素响应的敏感程度,可将其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类型。3)相关分析表明,铁含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锰、铜、锌含量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3和0.44)。因此,可通过品种与环境的双重调节,实现高产、富含矿质元素的小黑麦饲草种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蒸煮干燥器加工的鱼排粉,其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17种氨基酸含量均接近于进口鱼粉;经离体消化试验体外消化率达84.45%;鱼排粉与进口鱼粉对产蛋鸡和育肥猪的对比饲养试验证实在标准日粮中加入3%的鱼排粉,可显著提高鸡的产蛋率;添加鱼排粉与进口鱼粉相比较,可获得产蛋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的效果。因此从营养上鱼排粉可以替代进口鱼粉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