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廊坊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自然禀赋相似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该文以廊坊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集约程度、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接受性方面选取了18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标法得出了8个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分,并运用Arc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各县域间差异显著,生态安全成为发展较快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约因素;从空间上看,区位因素对土地利用影响极为显著,廊坊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北向南为逐渐降低趋势,南北两端形成极大极差,土地可持续利用呈现极不平衡状态。廊坊市土地利用受京津地区影响显著,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发展南部地区,以平衡南北地区发展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格局,选择代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利用环境生态化和土地利用社会和谐化的22个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同时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应用GIS软件绘制了该区的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的大部分县区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整体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将研究区具体划分为5类土地可持续综合利用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层次,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格局。结合区域具体分区的汇总结果,并对该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布局建议。该文为长株潭地区土地开发和利用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为了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换特征,并对研究区各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3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增加,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期;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看,建设用地转入的速度远大于转出的速度,有规模增加的趋势,而水田、旱地、林地的转入速度小于转出速度,存在规模减少的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政策等人类活动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近年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以水田为主的区域耕地资源质量的进一步退化。该研究为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哈尔滨市市域为研究区,从资源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2001—2008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结果表明:2001—2008年哈尔滨市资源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的变化态势差异显著,资源环境协调性呈大范围波动增长态势,经济可行性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社会可接受性在小范围内反复波动。2001—2008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2001—2006年为中等可持续利用水平,2007—2008年为较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依此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呈总体下降态势,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效率和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总体水平较低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指数由1996年的0.3172增长到2006年的0.7163;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阶段,说明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正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最后,根据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格法与ANN的县域喀斯特土地系统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土地资源是一类独特的土地资源,只有统筹规划,合理分区才能保障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都安典型喀斯特土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统筹区域土地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功能的原理,以2009年相关分析数据构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类共16项评价指标。根据指标性质,运用效用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网格法将都安县土地系统划分为313个网格单元,以ANN的BP模型进行系统功能分区评价,最后将结果反映在图上。结果显示:都安县喀斯特土地系统可分为生态环境恢复区、保护性开发区、生态经济协调区、人文建设区4个功能区域。据此可以保证喀斯特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使都安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最大化并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分区方法较为科学,反映的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但在指标的选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对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内涵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方法,对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不同年份和19个蓄洪堤垸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不断增加且呈加速提高之势;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偏低;各类单项指标升降趋势不一致,1985~1995年,生产稳定性和资源保护性指标值都呈下降态势;洞庭湖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地区差异不大,呈现出可持续利用度与生产力水平成正向比和与洪涝风险成反向比的态势。但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说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就高,洪涝风险大的地方土地利用就一定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土地用途管制与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彦曦  彭补拙  李春华 《土壤》1998,30(3):137-142
土地用途管制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从而引导合理利用土地。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导思想,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一。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合理、持续利用土地。本文以广西柳州市为例,探讨了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对土地资源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浅论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正确把握合理利用土地的含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及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区实际提出通过科学规化、强化管理,以经济手段调控土地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等措施,以期获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进而促进商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熵权TOPSIS和聚类分析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可以对改善江苏省13市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有效对策,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和无锡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处于良好阶段,两个城市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常州和镇江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处于一般阶段,而连云港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还处于较差阶段,其中南京、常州、镇江、南通和扬州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相似性较高,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和泰州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具有较高相似性。通过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苏南地区苏州和无锡土地利用综合功能发挥较好,苏南其他地区和苏中地区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普遍较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江苏省13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发展水平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提升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参考FAO《FESLM :An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Evaluation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 ,从“保持和提高生产率 ,降低生产风险 ,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 ,经济上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出发 ,选择 46个因素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层次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土地可持续管理的障碍因素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河北省耕地重点保护区划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按耕地生产能力重新划定耕地的保护等级是保护耕地资源安全,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根本举措。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生产能力抽样样点构建耕地远景潜在生产能力的核算模型,应用利用等指数与现实生产能力抽样样点的实际调查数据构建耕地现实生产能力的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生产力优势指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对耕地生产能力进行分析,从远景潜在生产能力、现实生产能力、耕地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4个方面构建耕地重点保护区划分指标体系并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其中第一级别为国家级耕地保护区,面积为2.02×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1%;第二级别为省级耕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为2.98×106 hm2;第三级别为市级耕地保护区,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30.1%;第四级别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9.7%。通过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主体的保护职责,并认真研究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这对于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主体功能区战略角度出发,构建了适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得出该县主体功能区划结果。并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及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DUHP)优先度的组合模式,计算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卢龙县分配到各乡镇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其中刘田各庄镇、卢龙镇和石门镇3个乡镇作为卢龙县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分配到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最多,均达到230 hm2以上;其他乡镇在保证重点城区发展的基础上,也获得一定数量的指标。本文旨在利用此种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分配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撑,促进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Lake Qinghai, the largest saline lake in China, covers 4234 km2 (2007) with a catchment area of 29 660 km2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ecosystem of the lake is extremely vulnerable and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nterference.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U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RS), this study analysed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pattern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between 1977 and 2004 and discussed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is area. LUC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grassland (63 per cent) and water body (18 per cent) dominated in the watershed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was generally low; the percentage of the change of various land types relative to the total area was less than 1 per cent. From 1977 to 2004, cropland, sandy land, bare rock, salinized land, swampland and built‐up areas increased by 0·43, 0·35, 0·24, 0·06, 0·03 and 0·03 per cent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water body, grassland and woodland decreased by 0·99, 0·22 and 0·05 per cent,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rea of LUCC tended to expand from places around the lake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atershed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LUCC transition pattern was: woodland converted to grassland, grassland converted to cropland and water body converted to sandy land. Lake level decline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are maj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The level and area of the lake decreased at the rate of 6·7 cm a−1 and 6·4 km2 a−1, respectively, between 1959 and 2007, resulting in sandy land expansion and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Lake level decline and area shrinkage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but grassland degradation was mainly resulted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creasing population, overgrazing and policy).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The Central Rift Valley (CRV) is one of the most environmentally vulnerable areas of Ethiopia. Most of the lowland in the CRV is arid or semiarid, and droughts occur frequently. We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cover and land degradation by analyzing Landsat data from 1973, 1985, and 2006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 the last 30 years, water bodies, forest, and woodland decreased by 15·3, 66·3, and 69·2 per cent, respectively; intensive cultivation, mixed cultivation/woodland, and degraded land increased by 34·5, 79·7, and 200·7 per cent. The major cause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LUCC)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area were population and livestock growth in regions of limited resources, unsustainable farming techniques, the Ethiopian land tenure system and poverty. Lake level and area decline, and accelerated land degradation are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UCC observed in the CRV.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LUCC and land degradation are far‐reaching. As a result of the expansion of land degradation over tim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as decreased and worsened food insecurity (shortages) and poverty in the Ethiopian CRV. In addition, if current trends in LUCC continue, Lake Abiyata will dry up by 2021.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degradation amount in relation to soil erosion, sediment yield to the lakes and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made using adaptable models; so as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by giving more attention to erosion prone area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压力及土地利用模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缓解土地压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该文以上黄试区为例,针对试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用地需求,从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方面构建了土地压力指数定量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了上黄试区不同时期土地压力指数和土地利用模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压力指数达到0.738,为重度压力等级,1982-2000年,土地压力大大缓解,2000年土地压力指数降至0.247,为轻度压力等级,2001-2010年,土地压力指数继续下降,达到0.164。在整个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模式与土地压力相互作用,不同时期其作用的表现形式存在着明显差异。治理前,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土地利用模式粗放,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压力与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失调,人地矛盾突出;1982-2010年,虽然人口有一定的增长,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形势,但在科技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引导和干预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土地利用模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了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生态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从土地压力和土地利用模式相互演变的关系来看,人口增长是土地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土地生产力水平是缓解土地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晓  徐慧  李丽  赵雲泰 《土壤》2012,44(2):203-207
改良治理盐碱地、促进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是基于生态适宜性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目标,通过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获取盐碱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维持与提高。通过回顾盐碱地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发现,尽管相关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系统的盐碱地资源调查监测缺乏、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对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可持续性、改良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决策可持续性分别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开展科学的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评价,构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对促进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减量地块,借助三维魔方图解法对减量地块进行类型划分与分区,并提出减量策略。结果表明:1)密云区生境质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聚集分布特征,筛选出生态源地781.65 km2和15条生态廊道,综合构建密云区生态安全格局;2)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分值内部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通过综合评价法确定密云区减量地块面积789.84 hm2;3)采用三维魔方图解法将村庄用地减量地块划分为近期减量区(生态-空间减量型、生态-发展减量型、空间-发展减量型)、中期减量区(生态安全减量型、空间稳定减量型、发展适宜减量型)、远期减量区(综合减量型)共3区7类减量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减量地块提出对应的减量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涵养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识别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生态涵养区减量、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