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幼驹的溶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幼驹疾病,也是引起幼驹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农区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而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一些山区发病率仍维持较高水平。该病是幼驹吸吮初乳后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病,临床上以结膜苍白黄染、尿如浓茶色或酱油色为特征,若治疗不当,几乎100%的死亡。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如何提高幼驹溶血病治愈率经验体会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幼驹棒状杆菌性肺炎,又名“传染性支气管肺炎”,是侵害1—6个月大幼驹的一种传染病。1965年夏初,某地二个农场的种马场2月龄左右的幼驹发生此种疾病,初疑为腺疫继发肺炎,后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原的分离培养的结果,确定是由马棒状杆菌引起的幼驹传染性肺炎。茲将诊断经过记录于下:(一)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近两年该二场幼驹曾连续发生过类似的疾病,但由于当时认为是一般的肺炎,发病率不太高,因此未被重视。该病于今年(1965年)5—6月分在流行腺疫后再次发生本病,主要侵害2月龄左右的幼驹,其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眼睛失明、四肢关节肿胀等,在幼驹中传播较快,持续发病时间1—2个月不等,病程一般较长,约10—30  相似文献   

3.
普氏野马幼驹的出血性肠炎是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多发病之一。有些病是幼驹体内的硒缺乏引起的。1 症状本病急性时 ,水样腹泻迅速脱水 ,如抢救不及时 ,很快发生死亡。慢性时 ,幼驹排糊状粪便 ,颜色灰白或黑色 ,带恶臭 ,有时粪便稀 ,如水样 ,混有肠粘膜和血液。基本症状为精神沉郁 ,步态强拘 ,行动迟缓 ,幼驹拒食奶 ,所以机体急剧脱水 ,迅速消瘦 ,全身乏力 ,四肢难以支持体重 ,喜卧 ,心率增速而弱。2 病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栏杆饲养普氏野马幼驹 ,每年都发现幼驹出血性肠炎 ,发病日龄 1 5~ 1 0 0d。主要表现 :…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地培育幼驹是提高马匹繁殖成活率、改良马匹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幼驹发育不良,到成年后就难以弥补。培育幼驹必须从精心的饲养管理和耐心调教等方面着手。1幼驹的生长发育规律幼驹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做好幼驹的培育工作,就必须符合其生长规律。幼驹出生至5岁期间,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如果幼龄时因营养跟不上,发育受阻,则会成为四肢长、身子短、胸部狭窄的幼稚体型,是无法补救的。  相似文献   

5.
1923年,马棒状杆菌被确定为幼驹肺炎的特定病原体,以后被认为是幼驹肺炎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但少见于成年马。幼驹马棒状杆菌感染已见于世界范围的许多国家,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能由肠道内的蠕虫散播。马棒状杆菌引起的肺炎主要发生在1—6月龄幼驹。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出现眼眵和鼻漏,听诊肺部有啰音?〕桃话阄街堋5嗍⒉〔幻飨?直至两侧肺广泛发生脓肿时动物才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6.
马属动物幼驹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幼驹小肠一种线虫病。本病的特征为:幼驹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异嗜,腹泻,小肠黏膜缺损、出血、溃疡、发炎。  相似文献   

7.
幼驹尿血是一种急新热症,与一般成年家畜的劳伤尿血病因不同.本病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初生驹尿血病,一种为幼驹一般尿血之症.  相似文献   

8.
蛔虫病 是由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2岁以下的幼驹,尤以10月龄内的幼驹最易感染。大量蛔虫在肠内寄生时,患畜出现进行性消瘦,粘膜苍白,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发生疝痛、  相似文献   

9.
二、幼驹的培育 幼驹的培育,是提高驴繁殖成活率的重要生产环节,也是驴种改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若幼驹发育不良,不仅影响了驴的种用价值,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养马生产中,幼驹培育是育种、生产、改良的基础环节。自幼马出生后,为了适应周边养殖环境,其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加强幼驹管理,科学饲养调教,增强幼驹体质,可有效提升成年后质量。文章结合幼驹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提出各发育阶段管理要点,供读者参考和借鉴。1哺乳期哺乳期为出生至断奶这段时间,是幼驹各器官发育最强烈阶段,经过不断发育完善,幼驹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逐步完善,机体免疫力随之增强。哺乳期的剧烈变化,是今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提高新生幼驹溶血病治愈率的体会高启贤张慧玲(甘肃省畜牧学校武威黄羊镇733006)新生幼骡驹(公驴×母马)或(公马×母驴)的溶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幼驹疾病,也是引起幼驹死亡的主要原因。虽说近年来农区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而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  相似文献   

12.
几乎所有的新生幼驹都可能发生腹泻,发病率很高。幼驹腹泻虽然死亡率低,但很多幼驹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因此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等在日本首次从呈现腹泻症状的幼驹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并且证明轮状病毒是幼驹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但对腹泻的其他病因尚有很多不明瞭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流产沙门氏杆菌病是危害马匹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以妊娠母马突然发生流产,初生幼驹发生幼驹沙门氏杆菌病,日龄长的幼驹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类等为特征。上述各病征总称为副伤寒。我场仅1971—1986年由马流产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初生幼驹的马流产沙门氏杆菌病(有的称之为幼驹脓毒败血症)达54匹,给养马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调查一、一般情况:1971年至1986年共产  相似文献   

14.
新生幼驹溶血病是种间杂交引起的急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所以也叫幼驹尿血病。20世纪末叶,治疗此病主要采用输钙化血和输液相结合的办法,治疗率大大提高。 一、临床症状 幼驹出生后几小时内一切正常,吃初乳后不久就发病,精神沉郁,一旁呆立,低头闭眼,对周围事物没有反应,不愿吃乳,经常卧地,肌肉震颤,发生腹痛,结膜苍白,心跳达120次以上,呼吸达近百次,  相似文献   

15.
牛奶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比马奶高,但糖分含量较少,用牛奶喂幼驹必须加糖、加水。若用牛奶直接哺乳幼驹,常引起幼驹消化不良、腹泻、被毛粗乱、精神不佳,以至影响生长发育。下面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16.
幼驹红球菌性肺炎是由马红球菌引起幼驹的一种以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过去曾长时间称其为马棒状杆菌感染(Corynebacterium equi infection)或幼驹化脓性肺炎(Suppurative pneum onia in young foal)。由于1984年《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已将本菌改称为马红球菌,而且这种感染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及其有关淋巴结严重化脓浸润,故今已改称为幼驹红球菌性肺炎。1923年M agnusson首次从一例患脓毒症的马驹分离出本菌,后来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也先后报道了这种病菌所致的感染。自从马体分离出本菌后,已从多种陆栖和水栖动物…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 ,我市东北部地区乡镇流行一种以幼驹为主、以高热稽留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死亡率高 ,危害较大。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马副伤寒。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在庄河市东北部地区部分乡镇流行 ,多发生于 5~ 9月份 ,一般为零星散发。成年马匹及幼驹均可罹患 ,其中以散放幼驹发病较多。幼驹死亡率高于成年马匹。2 临床表现 病畜精神沉郁 ,呆立少动 ,食欲废绝 ,有黄色舌苔。结膜初期潮红 ,中后期变黄白以至苍白。体温高热稽留 (3 9 5℃以…  相似文献   

18.
一、马、牛幼驹(犊)性别的控制 1、马 母马在排卵前24小时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88.7%;排卵期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79.6%;排卵后输精所产幼驹全为雄性。 2、牛 母牛在排卵前8小时输入冷冻精液,所产幼犊雌性的为86.67%;排卵期和排卵后输精,所产幼犊雄性的为87.7%。  相似文献   

19.
海北地区某牧场1—2岁的放牧幼驹群中爆发了马腺疫。病驹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颔下淋巴急性肿胀、化脓。疫情从三月下旬开始,直至五月上旬结束。在3—8岁的马匹中,也有少数发病。幼驹的品种主要为阿尔登和奥尔洛夫杂种。土种驹中以河曲为主,浩门次之。此次四个病驹群的552匹幼驹中,发病517匹,发病率93.7%,死亡7匹,致死率为1.3%。  相似文献   

20.
幼驹腹泻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十几年来笔者应用母体血治疗幼驹腹泻12例,收8效甚好,其具体方法是:由患病幼驹的母体颈静脉采血40毫升(不加抗凝剂)马上给小幼驹作颈部皮下注射。一般一次即愈,必要时可作第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