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地和养成池,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周期内取得了亩产260kg,亩获纯利润1万元的好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地和养成池,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周期内取得了亩产260kg,亩获纯利润1万元的好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潮间带围塘的选址 选择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河水流入,有海藻生长  相似文献   

3.
轮捕轮放     
轮捕轮放水产养殖中,在一次鱼种放足的基础上,随着鱼体长大,分批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捕出,同时补放一部分鱼种。轮捕轮放的主要优点是做到了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养殖水体鱼类较合理的密度,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和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水体的鱼产量。一...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市浅海刺参养殖发展较快,而部分养殖户却为眼前利益,忽视刺参的适捕期而随时将大小规格不等的养殖刺参捕获上岸,经简单加工上市,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刺参的正常生长和育肥,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刺参减产和干品刺参出秤率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针对上述问题,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开始对同一养殖海区的不同重量规格刺参在不同的时间里做过多次加工试验对比,总结出刺参最佳捕获时间和刺参适宜的捕捞重量规格,并将该技术在全市沿海推广3年,增加了养殖渔户的经济收入。一、刺参的适捕期与适捕规格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正> 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渔场有养殖水面650亩,其中精养成鱼池450亩。近几年来,该场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产成鱼36万kg,其中轮捕19.5万kg,由于常年轮捕,使每斤花白鲢的均价达到1.5元、优质鱼2.5元。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6.
正混养和轮捕轮放是池塘获得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主养草鱼丘陵山坳池塘(俗称"山塘")大宗淡水鱼养殖是当前内陆山区主要养殖模式,该类池塘因水面大,池底结构复杂,鲤、鲫、鲢、鳙等混养鱼捕获难度大、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效益。笔者与水产养殖户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鱼的轮捕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和条件1.适用范围草鱼为主的大宗淡水鱼轮捕轮放池塘。  相似文献   

7.
简讯     
《水利渔业》1986,(3):54-56
各级领导应切实做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工作;安徽省举办第六期养鱼培调班;塘堰轮捕轮放网具及其轮捕技术的研究通过鉴定;虹鳟海水驯养通过鉴定;生态渔业显神威 综合养殖夺高产……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轮捕套养家鱼的主要做法是:一次放足主养鱼类—南方大口鲶,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鱼类,分多次轮捕主养鱼类,捕大留小,不轮放,最后干塘将所有养殖鱼类一次性全部上市。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套养家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9.
轮捕轮放是在一次放足鱼种的基础上,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起一部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并适当补放鱼种,以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鱼类生长,从而提高鱼产量。概括起来就是,放足鱼种,分期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连城县是闽西北地区养鱼大县,2004年养鱼产量7619t,其中草鱼占总产70%,达5400t.近年来,随着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方式有较大的改进,县城郊各村一部分池塘养殖形式改为一年二茬,即春放秋收、秋放春收;一部分池塘则一次放养多次捕大留小,即轮捕轮放.  相似文献   

11.
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龙港街道办事处央格庄实业公司协作,于1998年通过市科委立项,进行池塘刺参健康养殖试验。在近海围堰建池塘80亩,经3年的精心管理,达到亩蕴藏刺参鲜重928kg,刺参个体鲜重82~252 g。以每年3:1的比例捕大留小,所捕刺参均达商品规格,完成了课题的经济技术指标,健康养殖取得成功。现将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渔场有养殖水面650亩,其中精养成鱼池450亩。近几年来,该场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产成鱼36万kg,其中轮捕19.5万kg。由于常年轮捕,使花白鲢的均价达到3.0元/kg、优质鱼5.0元/kg。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3.
顾宏兵 《水产科学》1995,14(6):20-20
池塘轮捕轮放注意事项顾宏兵(江苏省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226500)关键词:池塘,轮捕轮放,品种轮捕轮放,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轮捕轮放不仅可以提高鱼产量、加速养鱼生产资金周转,还可以为来年套养部分大规格鱼种。此外,通过夏秋适时轮捕,又能起到...  相似文献   

14.
正桐乡市从1992年开始养殖罗氏沼虾,至2016年养殖总面积发展至10000余亩,在原有一年两茬养殖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罗氏沼虾三批放苗、分批捕捞轮放轮捕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我市的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张建清养殖户,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成熟、带头作用明显,为该模式的示范养殖场。该  相似文献   

15.
在花鱼骨人工繁殖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花鱼骨为小型鱼,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饵料。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400~450尾/m2。成鱼养殖要强化喂养和轮捕轮放,合理的起捕规格为250g。  相似文献   

16.
李正良 《福建水产》2011,33(5):77-80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传统的轮捕因拉网和拣鱼的操作,引起鱼群伤亡并影响生长,一年只能轮捕3-4次,轮放1-2次。因轮捕次数少,不能适时疏稀水中鱼群密度,对解决密度过大抑制生长和发生泛池死鱼的问题其作用不明显。我们根据鱼类生长规律和市场供应情况,改进捕捞网具和生产作业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频繁捕鱼作业造成伤亡和影响生长的矛盾,为不同鱼池的多级轮养改为同一鱼池的多级轮养创造了条件。运用这种在鱼类生长旺季每天轮捕均衡上市,分批营养鱼种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市浅海刺参养殖发展较快,而部分养殖户却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了刺参的适捕期而随时将大小规格不等的养殖刺参捕获上岸,经简单加工上市,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影响了刺参的正常生长和育肥,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刺参减产和干品刺参出成率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花(鱼骨)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鱼骨)人工繁殖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花(鱼骨)为小型鱼,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饵料.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400~450尾/m2.成鱼养殖要强化喂养和轮捕轮放,合理的起捕规格为250 g.  相似文献   

20.
虾池养殖刺参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论述了利用虾池养殖刺参,2cm-3cm人工育种,经过15个月养成,商品参回捕率达15%,平均体重为173g,比自然海区生长刺参提前6-10个月收获,此种养殖方式,为北方地区人工养殖刺参,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