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云南屏边县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全垦松土抚育对北美红杉幼林(3年生)树高、地径生长有利,其他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德化葛坑国有林场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6月份穴状抚育,9月份全垦抚育对秃杉幼林树高、胸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3.
不同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屏边县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全垦松土抚育对北美红杉幼林(3年生)树高、地径生长有利,其他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人工林造林整地与抚育方式效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年生湿地松人工林造林整地与抚育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整地规格对湿地松幼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抚育方式对湿地松幼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以穴状和带状抚育幼林成活率最高,为92.15%,而对照仅为82.17%。整地规格、抚育方式及二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湿地松胸径、树高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整地、抚育方式湿地松生长量分析,结合经济评价,丘岗地湿地松造林以中穴整地、穴状和带状抚育为宜。幼林抚育能明显提高林地肥力,并且抚育强度越大,林地肥力恢复与提高越快;抚育能减少林地被种类、多度及盖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进行不同立地质量条件和不同整地方式、造林类型、抚育方法等措施对山地大苗造林树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试验,计算不同试验设计植株的树高和冠幅的连年生长率.经试验因子对植株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影响偏相关(双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条件和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措施对山地大苗造林树高生长都有显著性影响;施肥对山地大苗造林冠幅...  相似文献   

6.
抚育及整地方法对生物防火林带木荷幼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荷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不同抚育、整地方法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养线抚育,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与常规抚育的差异显著,且投入少,可实现省工、节资、增效。  相似文献   

7.
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苗木、整地、施肥、抚育及间伐试验,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栽培技术措施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根据湖南杉木产区的经营特点,对四种栽培技术试验的经济投入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比较,提出在立地指数为14、16、18的林地,采用“良种、大穴、抚育6-9次”的栽培技术,主伐时内部收益率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呈贡劣质山地对墨西哥柏、银荆树植树造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植塘规格、种植密度、抚育方式的试验。结果:撩壕整地和水平台地的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优于块状整地,且在阴坡深草地段尤为显著。3种植塘规格(6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40cm×40cm)对墨西哥柏的保存率和高、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对银荆差异极显著,大塘优于小塘。3种种植密度(1.5m×1.5m,1.5m×2m,2m×2m),对幼林期的高、径生长及冠幅大小无显著影响,在30°以上的陡坡,台地抚育优于菱形、扇形、块状抚育,与对照比较,4种抚育方式与之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三峡库区云阳柏木人工纯林内实施的改造试验,总结的抚育技术措施主要有:坚持适地适树、多树种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高效性和多功能的原则;以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为主;规范造林作业程序、适当应用新技术、加强土壤管理、适时林木抚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整地、施肥、抚育试验研究分析,分别提出了在中、高立地条件下的湿地松纸浆材林合理土壤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通过科学证明,马尾松是最适合实施的人工林生长营林技术措施,在广西河池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试验样地,通过分别采用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等营林技术措施对样地进行处理或管理,2年、6年和10年后分别对马尾松植株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林地清理、全垦整地,再结合扩穴连带的抚育方式可使马尾松前期生长较快。但对马尾松的后期不利,对于超过种植周期的马尾松林,不同林地清理措施中,商业收获处理方式最有利于马尾松的树高、胸径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常规处理方式的效果次之,全面清除植被方式的效果最差;不同整地措施中,穴垦处理措施的植株生长状况最好;不同抚育措施中,扩穴连带的处理措施植株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块状抚育,不抚育的林地马尾松生长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丘陵区过去营造杉木林,有的适地适树注意不够,加之整地粗放或抚育不及时,管理不善,往往容易形成“小老头”。主要表现是衰老、平顶、弯曲、萌芽丛生,生长缓慢。这些看来没有发展前途的杉林,应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加以改造。近几年来,我地广大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搞杉木“小老头”改造试验,采取不同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深挖抚育:由于整地不深,抚育不及时,形成“小老头”林,应清除杂草,深挖抚育,挖掉多年盘结的草根。这样可促  相似文献   

13.
对"十一五"期间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按4×3析因设计的欧洲云杉[Picea abies(L.)Karst.]造林不同整地与抚育方式试验林10年生(苗龄3a)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及其交互作用对欧洲云杉历年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欧洲云杉生长和造林保存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造林次年高生长量影响显著,A1(60cm×60cm×35cm)和A2(40cm×40cm×35cm)10年生立木单株平均树高比其它平均立木单株树高提高1.31%。抚育方式B2(7月上旬挖坑除草1次,在8月中旬再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10年生立木单株平均树高比其它平均立木单株树高提高2.63%。尽管整地方式与抚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但整地抚育组合A1A2B2(处理6)的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10年立木单株平均树高比其它平均立木单株树高提高4.4%。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福清沿海岩岸低效黑松防护林现状,采用不同整地方式、不同苗木、不同造林密度及不同抚育施肥措施,对1 500hm2的低效黑松防护林进行更新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是适宜的更新改造树种;迎风面采用条状劈带整地、块状挖穴,背风面采用全面劈杂炼山、块状挖穴,并进行施肥、抚育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促进幼林的生长,使岩岸基干林带防护功能得到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三分选,七分管。”如何加强杉木幼林管护,关键是及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适时抚育扩穴当年进行练山整地、大穴造林的山场,根据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该树幼龄期喜荫的特点,只在9月中旬搞一次刀抚轻锄扩穴抚育最好。上半年由于造林前的炼山整地、栽植等营林工序,林地杂草不易丛生.土层疏松,幼树根系正在进行恢复生长,苗木对造林地生态因子不适,进行抚育作业会影响幼树的成活和生L,不抚育生长出来的杂草反而创造了自然的环境条件,可提高幼树的成活率。国铐洞口桐山林场通过五年的试验对比,杉木当年造林抚育两次的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全垦整地、大穴栽植、间种花生与大穴栽植、刈灌抚育两种整地、抚育方式下杉木幼林生长效果的比较,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杉木可作为皖中低山丘陵区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贵州林业科技》2009,37(3):F0002-F0002,F0003
黔南州罗甸县获国家林业局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iestinum L.)除治试点项目,从2004年起,采用以生物替代为主的生态工程法进行试验。生物替代选择当地优势乡土树种马尾松、板栗、麻疯树及引进行的桉树四个树种进行种植物替代,选择的造林地紫茎泽兰盖度均在95%以上。种植方式:对试验地进行1m带状清理,块状整地。1、综合替代,即第二年进行抚育,不同树种采取不同抚育措施,板栗、桉树进行锄抚追肥试验,马尾松、麻疯树进行刀抚。2、直接替代,即设置不进行追肥、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优良杂种落叶松进行区域性试验,采取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苗木选择和处理、栽植方法、造林密度、幼林抚育次数和方法,最终建立起一套杂种落叶松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漆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一漆树的生长规律,对漆树的造林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肥种类及时间、抚育管理方式及抚育时间等进行了系统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漆树速生丰产栽培措施,为大面积营造漆树丰产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营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八五"期间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按4×3析因设计的日本落叶松不同整地与抚育方式试验林15 a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历年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该区发展短轮伐期纸浆用材林提出了适宜的整地、抚育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和造林保存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造林次年高生长量影响显著,对15年生蓄积量的影响也达10%的显著水平,A1(60 cm×60 cm×35 cm)的造林次年高生长、15a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5年生时A1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6%、3.61%、12.29%和38.98%.抚育方式对造林后第3年保存率的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B2(7月上旬挖坑除草1次,在8月中旬再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的保存率显著高于B3(8月上旬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但3种抚育方式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整地方式与抚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但整地抚育组合A1B2的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15年生时其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量比A0(对照)B2分别提高12.56%、14.65%、53.13%和68.16%,且A1B2的净现值最高,资金利用效果也较好;而A3B3的盈利率最高,其净现值也高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