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1病因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败血和内脏广泛出血的疾病。2致病因素气候突变、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是诱发该病的主要诱因。3发病时间该病在黑水地区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黑水县该病是严重危害牦牛健康的主要病种,可引起牦牛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4流行病学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带菌隐形牦牛在受到外界或自身不良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败血症是影响牦牛健康成长的主要疾病,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具有直接影响。该病可分为肺炎型、水肿型和败血型三种类型,其中肺炎型是最常见的类型,症状主要为胸膜肺炎,牦牛在患病后,会流脓性鼻液、呼吸困难以及痛性干咳,对牦牛健康发育具有直接影响;水肿型的症状主要为胸前水肿、颈部水肿以及咽喉水肿,在藏地又称为颈部肿大病;败血型主要发生于牦牛犊牛,犊牛在患病后会出现粪便带血、腹痛下痢、肌肉震颤、食欲不良、精神忧郁、体温升高,容易导致犊牛死亡,病变为皮下组织、肌肉、内脏器官、鼓膜和浆膜拥有大量出血点。想要确保牦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和诊断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牦牛出败,下同),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牦牛养殖区流行面积较广。本病的特征,急性经过时呈败血性变化,慢性经过时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通过笔者多年的诊治发现,近年来牦牛牛出败的流行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几点新动态。  相似文献   

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又被称为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败血性和内脏广泛性出血的传染性疾病。气候突变、饲料营养价值较差、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是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青海省同仁县牦牛养殖产业是地区畜牧产业的主导产业,在当地农牧业经济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该地区一直沿用传统放牧养殖模式,牦牛放牧时出血性败血症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败血性死亡,怀疑为牦牛炭疽病的病死牛,两端结扎取其耳朵,进行巴氏杆菌和炭疽杆菌的分离与培养鉴定,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出血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牛出败是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简称,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畜禽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特征是急性败血性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笔者曾遇此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1990年10月兰州某鸡场暴发该病,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气肿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成年黄牛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局部骨胳肌出现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及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出血性炎症,并有气体产生,触诊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市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养鹅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以急性败血及组织和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2007年11月21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赛尔龙乡尖克村三队牧户果多牦牛群中突然出现以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和肠道黏膜脱落、拉稀为特征的病畜.据现场调查,该村4户牦牛群共有牦牛350头,发病26头,发病率占7.4%;其中死亡16头,占发病数的4.6%.  相似文献   

11.
牦牛患出血性败血症主要是因为感染了多杀性巴氏杆菌。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在冷热交替、潮湿,以及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本文首先探讨了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临床特征及流行特点,其后就如何防治该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又称“伪鸡瘟”或“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而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缓慢,症状不典型,能引起鸡轻度或不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性和出血性变化,曾被称为“出血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3.
鹅巴氏杆菌病又名鹅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禽类的一种共患病。近年来,随着饲养鹅的数量急增,该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在诊治该病的过程中,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败。近年来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在甘南牧区发病率有所上升,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牧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现对该病的诊治及如何在甘南牧区防控好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禽出血性巴氏杆菌病。由于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应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及防治。本文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意在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简称牛出败。以水牛(黄牛、水牛、牦牛)、猪发病较多。(一)流行病学在云南省鹤庆县,该病多呈散发性流行,无明显季节性,突然发病,以春季和秋末多发。牛群发病时,查不出外来传染源,一般认为是自身带菌。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变,气候的急剧变化,闷热和寒冷,疲劳,长途运输和饥饿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减弱,致使该菌在机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败血症。  相似文献   

17.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杆菌(Pasteurellosis multocida)引起畜禽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急性型常以败血和各组织器官发生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因此通常称该病为出血性败血病,简称"出败".  相似文献   

18.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巴氏杆菌病亦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该病根据病程和症状可划分为败血型、水肿型、肺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长治某奶牛场发生的一起由多杀性巴士杆菌病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性疾病,从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解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介绍了该病从发生、发展、治愈的经过.  相似文献   

20.
<正>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以败血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该病的流行对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