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的组织嗜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性状等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囊病(简称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是危害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美国农业部曾把该病列为世界性流行的鸡的三大疫病(ND、IBD、MD)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使用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接种防制本病,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因该病毒血清型中存在着许多毒力不同的亚型、变异株亚型,所以该病仍呈现出区域性暴发或散发。2005年8月,某鸡场已经接种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的112日龄蛋鸡突然发病,出现大批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鹅副粘病毒分离株NA-1株经11日龄鸡胚增殖后纯化。提取病毒的基因组RNA,采用RT-PCR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7kb大小相符合的特异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MD18-T载体,经纯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初步获得了含鹅副粘病毒HN基因的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进行了测序。测序后拼接得出HN基因的全序列长度为1740bp,该基因的ORF总长为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15株参考毒株比较HN基因编码区全核苷酸序列,发现所测NA-1株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4.5%,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5%;与传统的疫苗株La Sota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2.2%,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8.5%;与鹅源禽副粘病毒SF02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7.4%;与鹅源禽副粘病毒YG97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3%,氨基酸的同源性97.4%。说明NA-1株和SF02株、YG97株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三者可能有着共同的来源。根据基因树分析,NA-1株应属于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由此更进一步证实新城疫可以感染水禽,且对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  相似文献   
4.
鹅属于卵生动物,在适宜环境的条件下,卵巢上的卵泡可持续发育、成熟、排卵,发育到性成熟的时候受精。ERK信号通路中myc和srf基因在鹅等级前卵泡发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以籽鹅为试验动物,围绕鹅等级前卵泡发育调控机制展开研究。利用qRT-PCR方法检测在鹅等级前卵泡的ERK通路中myc和srf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籽鹅的各个等级卵泡中目的基因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等级卵泡中不同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表明ER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可能在鹅的卵泡闭锁现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角随地理纬度变化这一原理,确定牛舍塑料暖棚面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使冬季大寒(最冷)这天正午时分,太阳辐射的入射角与塑料棚面垂直,以其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能,提高牛舍内的温度。通过对地处北纬43°地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镇吴金宝村设计的日光暖棚牛舍的温热环境和舍内空气质量的测定表明:大寒这天舍外气温-20 ̄-8℃下,牛舍内的温度平均5.25℃,有害气体浓度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达到了防寒抗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豆连作年限与杂草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连作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大豆产区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关大豆连作对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等的研究报道较多[1,2]。但有关大豆连作对田间杂草群落、密度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1 研究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连作年限(1~5年)的大豆田,采用定点定期系统?..  相似文献   
7.
养鸡户徐××于7月6日购入刚出壳雏鸡397只,其中AA父母代160只,“288”父母代92只,“579”商品Ⅰ代145只,分别饲养在3个笼中。7月16日暴发病,历经7天共死亡266只,死亡率达67.0%,经治疗得以控制。一、饲养与发病情况育雏室温度36℃  相似文献   
8.
9.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牡丹鹦鹉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例报道.笔者于2006年5月份以5:A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试验性感染鹦鹉,对感染鹦鹉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组织学作了较详细的试验观察和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巴氏杆菌的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和磺胺耐药基因SulⅡ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4株禽源巴氏杆菌耐药株为模板,扩增出StrA、SulⅡ基因序列。经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克隆的基因与文献报道的耐药基因序列(NC-001774)有较高的同源性(≥98.9%);试验结果显示,耐药株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性的差异与StrA、SulⅡ基因突变有关(耐药性高的菌株基因突变率高)。试验中所有耐药菌均在StrA基因编码的第204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所有耐药菌均在SulⅡ基因编码的第159,246,384,584,590,591,597,582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上述突变基因可能是导致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