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在高大平房仓原有6条通风道基础上增加4条地上竹笼风道,提高粮堆通风降温降水均匀性,夏季采用机械制冷合理控制粮堆温度,实现了偏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为今后高水分粮安全储藏探索出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粮仓自然储藏及通风过程中热湿耦合传递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自然储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会引起粮堆内部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使粮堆内局部的温度和水分升高,而就仓机械通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粮仓自然储藏及机械通风过程中热湿耦合规律进行研究,并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粮堆内部微气流是造成粮堆水分迁移的重要因素;粮堆粮食颗粒与空气间存在吸湿与解吸湿作用;机械通风是保证安全储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机械通风降低并平衡偏高水分粳稻谷粮堆水分和温度,保持粮堆平均温度在准低温线以内。结果表明,高大平房仓储藏高水分粳稻谷利用机械通风降水控温,保持了储粮品质、并抑制了虫霉活动,达到了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延长高水分大米储藏期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条件相近、不同批次的高水分大米进行试验研究,探索在南方气候条件下,高水分大米延长安全储藏期限、实现保质保鲜的有效措施。研究期间,我们通过对比试验,对采取不同保管技术措施储藏大米的粮温、品质等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单一的保管措施,利用延长粮堆成堆时间、粮堆布设通风道、负压通风、六面密闭熏蒸以及准低温储藏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保管高水分大米,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和控制粮温,减缓大米的品质劣变速度,有效实现保质保鲜,延长高水分大米的安全储藏期限。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影响大米安全储藏的原因,总结我库粮油经营公司储藏大米的对策,为保证储粮安全,有效降低粮温,平衡粮堆水分,抑制霉虫生长,防止粮堆发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夏季入库围包散装东北烘干玉米的实际粮情,利用离心风机,采取分阶段通风,有效降低和均衡粮堆温度,避免粮堆结露,减少水分散失,保证粮食品质和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7.
砖圆仓机械通风设计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堆的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的干冷空气送入高温粮堆,进行冷热空气交换,改变粮堆内空气状态,达到降低粮温,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和害虫的活力,并能使储粮温度、水分较为均均分布,防止粮堆水分聚集,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增进粮食储藏稳定性,并节省大量费用开支,减少粮食损耗。  相似文献   

8.
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房式仓储存的高水分玉米(水分为15.2%)进行单堆包装储藏,采用化学熏蒸,保持粮堆内有效PH3浓度,可达到防虫抑霉的作用,使高水分玉米能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9.
低温储粮和保水通风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库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并辅以屋面涂刷隔热反光涂料,门窗、通风口隔热密闭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使低温储藏的粮堆平均温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下,准低温储藏的粮堆平均温度始终保持在20℃以下,在当前保管期间内水分减量控制在1%以内,保持了粮食品质,延缓了粮食陈化,初步达到了保质增效,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楼房仓不同保管模式对降低储粮损耗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在广州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在生产实际中,分别以三种不同保管模式储存稻谷,通过加强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管理,采用薄膜密闭等多种储粮技术,通过跟踪检测粮堆的粮温、杂质和品质变化情况,掌握储粮水分及重量损耗。结果表明:包打围散装长期密闭储存稻谷有利于保持粮堆水分散失,减少储粮损耗。  相似文献   

11.
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控温及隔热储粮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收购市场化后,部分高水分的粮食进入粮库,严重影响储粮的安全.一年来我库对部分轮换入库高水分的稻谷首先采取边入库边通风降水,然后通风降温有效控制粮温;再采取薄膜密闭、稻壳覆盖隔离粮堆和屋面喷水隔热等多种隔热及控温储粮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出一条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勇献  苏娅 《粮食储藏》2006,35(6):20-23
将真空干燥技术引入到粮食干燥领域,研究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生产工艺和设备,300 t/d生产试验表明,低温真空干燥能使高水分玉米达到安全储藏水分以下,出机玉米硬度高、品质较好,与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相比,低温真空干燥能解决玉米干燥后裂纹率高的问题,节约能耗20%左右,玉米真空干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机械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通风降水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小、费用低等优点,较人工晾晒和烘干节省费用,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稳定储粮性能,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宜存要求。入仓前的粮食清理、及时调整通风方式都有助于提高通风降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粮食水分快速检测的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及仪器设备的特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李刚 《粮食储藏》1999,28(6):29-31
在综合考虑储粮水分变化规律、干燥原理及粮食低温保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吸入外界热空气并保持一定时间,待粮粒中水分汽化后,再用低温干燥空气转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达到就仓干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能耗低,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段明松  凌昆 《粮食储藏》2011,40(4):29-32
对普通房式仓储藏的高水分高粱(入库平均水分16.4%)进行就仓通风试验,合理布置风网、选取有利的通风时机和正确的通风方式,能够简单有效地对高水分高粱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有效抑制了虫、霉的发生,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证粮食品质,并能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地笼对高水分稻谷压入式通风,使粮食达到安全储藏水分,确保粮食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9.
浅圆仓谷冷前后水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物冷却是改善粮食储藏环境、延缓粮食陈化比较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是华南地区实现绿色储藏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在各直属库得到广泛应用.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该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特点,使之更好的为保粮服务至关重要.本文即是从浅圆仓谷冷作业实际出发,认真严谨地总结多次谷冷作业的方案和实际效果,为纠正和改进谷冷作业方法,科学使用谷冷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