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黔北地区桑始叶螨一年发生10代,朱砂叶螨1年发生19~20代,桑红蜘蛛成为近年来贵州省黔北地区桑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对桑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利用辽宁省朝阳地区2013年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气温和日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气候出现异常变化,发生了温度极端冷气候事件和降水极端偏少事件。降水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干旱较重,热量和光照条件比常年偏差;极端低温、干旱、局部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沙特阿拉伯的大规模养鸡业主要在其北部的利雅得和阿尔哈吉及南部的吉达和塔伊夫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不相同,但在肉鸡群中普遍发生股骨头坏死症,主要发生在幼鸡群中。一、临床症状主要症状表现在腿上,股骨头端发生坏死,骨  相似文献   

4.
根据气候、土壤条件、水质等方面从地理分布上划分干旱、半干旱、阴湿3个典型地区,对固原市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肉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温州地区地处东径120.4度,北纬28.2度,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8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730毫米,由于气候温和雨水多湿度较大有利于蜱的繁殖,每年夏秋季牛体表蜱寄生甚多,部份地区还发生牛血胞子虫病流行。现在根据1968年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一、流行概况  相似文献   

6.
空气环境空气环境对家畜健康的影响属生物气象学范畴,家畜疾病生态学中的空气环境是研究气候和气象因素与家畜疾病的关系。分析、观察不同季节气候下出现的多发病及其发生频率和不同气候、气象条件对疾病发展过程的影响,疾病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分布等,从而进一步研究各种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内在关系,同时研究气象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繁殖物候的影响,试验收集了连续10年青海湖地区的气候数据和马兰、车前、蒲公英的物候期数据。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马兰的繁殖物候期最长,种子完全成熟期发生了显著变化;车前末花期发生显著变化;蒲公英繁殖物候期最短,繁殖物候指标中明显变化最多。说明繁殖物候期越短的植物越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花期容易受到4月份和6月份平均气温的影响;6月份的平均气温影响到3种植物的种子物候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原许村区1983年、1988年和1991年三次牛流行热的发生、流行情况,分别从牛的类别、年龄、地区性、流行方式、季节、气候等方面对牛流行热发生、流行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和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果业信息》2012,(12):19-20
一、产量分析与预测2012年8月,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农业统计服务中心(NASS)预测2012年美国苹果产量为81亿磅,环比减少14%。恶劣的气候条件(包括早春反常的气温和气候使植物过早开花,致使大量果实受到霜冻袭击;夏季高温天气以及降雨量不足等),使得美国中东部苹果产区的苹果产量大幅下降。预计东部地区苹果产量为16亿磅,环比减少31%;中部地区苹果减产幅度更大,环比减少79%;西部地区相对正常气候条件使该地区苹果产量无较大变化,预计该地区苹果总产量将达到62亿磅,环比增长6%。尽管在春季末有冰雹发生,预计  相似文献   

10.
发醉床养猪,猪舍的建设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发酵床猪舍设计并不相同,在发酵床猪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对于猪舍建设要求较高,我们经过三年多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在甘肃河西地区气候条件下生物发酵床养猪保育、育肥猪舍设计和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1—2010年辽宁省锦州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气候特征、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并特别对2006—2010年的寒潮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地区西部出现寒潮的次数要比南部和东北部多,且10月和11月为寒潮发生最密集的月份;锦州地区北部寒潮发生的时间比南部和东北部开始早,结束晚;年平均寒潮次数为2.6次,逐年寒潮次数呈下降趋势,这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相一致的;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分为东北、西北、偏西路径,从影响强度上看,东北和西北路径较剧烈,降温幅度较偏西路径稍大;影响锦州地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分为横槽型、冷涡型、一槽一脊型和小槽发展型,其中以横槽型最多;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寒潮暴发前1~2 d,锦州地区各观测站气温普遍回升6~8℃。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环江县蚕病发生的主要情况,分析该县蚕病发生的气候、环境和蚕农管理方面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养蚕设施、加强消毒防病、合理规划生产安排、加强桑园管理、落实综合防病技术措施等对策,以期为该地区蚕桑病害防控,蚕桑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由于冬季气候偏暖较干、养蚕环境较差、防范意识不强、防蝇技术不力,家蚕蝇蛆病在部分地区呈现暴发之势。文章分析了家蚕蛆蝇特性、蝇蛆病发生规律、病症和发生原因,提出了改善养蚕环境、修建防蝇设施、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综合防治家蚕蝇蛆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辽宁省朝阳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2年4-5月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春季降水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地农业环境提出了防灾减灾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区春季透雨出现时间气候频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无透雨频率最高的是建平气象站和凌源气象站,位居全省之首;2001-2012年透雨日期呈偏早趋势最显著的是朝阳气象站和喀左气象站;透雨量气候均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除老建平气象站外,其余气象站均呈现增多趋势。春季降水发生异常气候事件具有明显地域分布差别,频率最高的是凌源气象站;降水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是建平气象站和凌源气象站。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丹东地区柞蚕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柞蚕实际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柞蚕生产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丹东地区1:250000地形数据和丹东及周边地区气象站3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区划指标小网格推算模型,应用GIS技术对丹东地区柞蚕生产进行气候区划,将该区划分为气候最适宜区、气候适宜区、气候次适宜区和气候不适宜区,为丹东柞蚕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要叙述了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并按照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将青藏高原分为六个不同地区,分别介绍了适于各个地区栽培的多年生牧草及一、二年生饲草作物的种类及其主要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羊皮肤霉菌病又称羊钱癣或脱毛癣,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主要有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小孢霉菌属等,最常见的是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1病因分析本病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秋冬季通风不良,羊舍潮湿,不勤换垫草,适于霉菌的生长,因此易发生钱癣。环境条件差易发生钱癣。如果养羊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18.
何春华 《蚕桑通报》1989,20(1):31-32
关于黄化型萎缩病的媒介昆虫菱纹叶蝉的发生、消长规律,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各地气候的不同而异。为了提供防病治虫的依据,对湖州地区菱纹叶蝉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室内(养虫室)个体、群体(盆栽桑)饲养和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菱纹叶蝉在湖州地区的消长和迁飞规律,以指导大面积治虫灭病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西藏概况及山南地区蜂种分布西藏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当地人民称之“十里不同天”,形容垂直多变的气候特点。在这种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各种动、植物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发生不同变异,因而这地区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甘肃陇中北部气候特征及气候生产潜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陇中北部的景泰、靖远和会宁3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代表了干旱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类型。研究对3县自1960-2008年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1980年左右为气候的转折点;3县区的气候生产潜力会宁县最大,其次为靖远县,景泰县最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 8981、738和1 531 g/(m2.a)。自1960年以来,3县的气候生产潜力年变化特征也不同,景泰县为先增加后降低,靖远县总体表现为降低的趋势,但不太明显,而会宁县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同样变化不明显,变化时间在1984年左右,这与气候类型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