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种子》2020,(9)
探究不同干旱程度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藜麦GE 6为材料,采用不同PEG-6000浓度(0、5%、10%、15%、20%)对藜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胚根长于5%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其它指标均于10%PEG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物质的积累随着PEG浓度升高而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含量均于10%PEG浓度时达到最高;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5%PEG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1.2%(p0.05)。SOD和POD的活性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藜麦幼苗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与其在干旱胁迫下能够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较高的POD活性、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藜麦种子黄酮含量与超微弱发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筛选的90份藜麦材料进行了超微弱发光研究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藜麦种子的黄酮含量与超微弱发光值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5,P0.01),因此利用超微弱发光值来反映藜麦种子黄酮含量高低的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技术可以快速、无损伤地对藜麦种子黄酮含量的高低进行初期筛选,为藜麦育种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纤维素基水凝胶处理下藜麦盐碱胁迫及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藜麦品种津藜 1 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对不同盐碱胁迫下(300mmol/L NaCl、200mmol/L Na2SO4、200mmol/L NaHCO3 和 200mmol/L Na2CO3)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的影响和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幼苗根长、株高、根冠比以及叶片叶绿素、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 2h 处理,增加了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在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后,增加了藜麦幼苗的根长和株高、降低了幼苗根冠比,提高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纤维素基水凝胶能够有效改善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藜麦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15、30、45和60 mg/L)浸种处理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CK 0 g/kg、轻度盐碱3 g/kg、中度盐碱5 g/kg、重度盐碱7 g/kg)下藜麦苗期(播种后28 d)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轻度盐碱胁迫(3 g/kg)下均有所提高,以应对盐碱环境,缓解氧化损伤;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在中度盐碱(5 g/kg)处理下达到最大;藜麦幼苗农艺参数、光合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重度盐碱胁迫下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在重度盐碱胁迫(7 g/kg)下达到最大,说明盐碱程度的加深显著影响藜麦幼苗的生长。在同一盐碱水平上,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后,藜麦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且浸种浓度在15 mg/L时缓解盐胁迫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5个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5%)PEG-6000处理对藜麦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对藜麦种子的萌发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且不同品种之间种子萌发所受抑制程度有显著差异。用隶属函数法测定5种藜麦萌发期的抗旱性顺序为:-6-8-11-10-7。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红藜、白藜、黑藜3种不同藜麦为实验材料,采取小盆暗萌发、营养土育苗的方法,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环境下(4℃)分别处理不同的时间。结果表明:1)白藜和红藜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黑藜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上升。2)不同藜麦的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但波动都比较小,恢复条件之后含量均相对上升。3)不同藜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低温期间持续上升,解除胁迫后活性下降。4)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藜麦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48 h达到最大值。实验表明:低温胁迫不同的时间对3种藜麦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指标的变化趋于稳定。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黑藜、白藜、红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白刺花抗旱性的生理效应,为其在喀斯特干旱地区的生态复原与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研究运用不相同的浓度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0%,5%,10%,15%,2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生理指标萌发率、电导率、POD、CAT、α-淀粉酶,研究干旱胁迫下对白刺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白刺花种子有类似的发芽势,但白刺花种子萌发率在中浓度干旱处理明显高于重浓度干旱和零干旱处理。重浓度(20%PEG)干旱胁迫处理使白刺花种子萌发起始时间比零干旱和中浓度干旱胁迫处理要迟;而抗氧化酶POD、CAT对于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与对照组相比,中度(10%PEG,15%PEG)处理使白刺花种子POD、CAT活性增强,而重浓度20%PEG干旱胁迫处理对于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在低浓度PEG胁迫下,白刺花种子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提高浓度和长时间的处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分析干旱处理对芹菜生长和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芹菜品种‘申芹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室内水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轻度干旱(10%PEG 6000处理)、重度干旱(30%PEG 6000处理)胁迫下芹菜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及黄酮类物质和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轻度干旱处理下,芹菜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H2O2和O2ˉ.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显著升高,黄酮类物质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含量相比于对照显著上升,其叶片和叶柄中芹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了36.05%和 40.35%,毛地黄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了34.39%和43.09%。重度干旱处理下,芹菜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株高、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52.60%、56.31%和144.44%,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其中CAT活性显著低于轻度干旱处理,H2O2和O2ˉ.含量显著升高;芹菜中黄酮类物质含量高于对照但不存在显著差异,CHS和CHI的酶活性显著低于轻度干旱胁迫。上述指标在叶片与叶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由此可以得出,轻度干旱(10%PEG6000处理)在保持芹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够促进芹菜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李凤  刘利娟  王彩叶  刘建霞  张东旭  温日宇 《种子》2023,(1):110-115+122
本研究采用室内NaCl模拟盐胁迫,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相对盐害率等8个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胁迫处理下3个藜麦品种(并1、晋3、2405)的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NaCl和PEG-6000胁迫下并1的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发芽天数和相对盐害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浓度的NaCl胁迫(<300 mmol/L)和PEG-6000胁迫(<20%)可促进晋3种子的萌发;低浓度PEG-6000胁迫可促进2405种子萌发;供试藜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抗旱性强弱为2405>晋3>并1。研究表明,2405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和抗旱性,在盐碱和干旱地区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壁在遭遇逆境后会出现增厚现象,以抵御不良环境,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细胞壁内的木质素沉积形成的.目前认为木质素的合成途径不只一条,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肉桂酸4-羟基化酶(C_4H)等酶在合成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试验以野生蒙古扁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体内PAL和C_4H酶活性影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遭受干旱胁迫时,蒙古扁桃叶内PAL和C_4H活性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且干旱地区的蒙古扁桃叶内PAL和C_4H活性要强于相对不干旱地区.PAL和C_4H活性与植物的抗旱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5933-5942
为探讨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在藜麦基因组中的结构和表达特点,分析CAT在藜麦耐受逆境胁迫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从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可分为2个亚组的CA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树显示藜麦CqCAT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形成。该家族成员的二级结构主要特点为: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含20种以上氨基酸,存在10种不同的保守基序。基因启动子区域共预测到响应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低温和干旱等11种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NA-seq分析表明该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RT-qPCR分析表明CqCAT基因受NaCl和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同时CAT酶活性也表现为上调。推测藜麦CqCAT基因可能参与多种胁迫的响应过程,其高表达可能提高藜麦的耐盐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藜麦CqCAT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品种藜麦幼苗对海拔梯度变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本试验以4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及‘陇藜4号’为材料,选取甘南州临潭县3个不同海拔(2380 m,2580 m,2780 m)分布区为试验地。通过测定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藜麦品种幼苗在不同海拔试验区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建立藜麦品种和环境相适宜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藜麦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含量逐渐降低,海拔2780 m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逐渐升高,在海拔2780 m达到最大值;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说明高海拔下太阳辐射强度增大、温度降低,导致藜麦幼苗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以清除多余活性氧(ROS)自由基,使得植株能够适应高海拔环境而正常生长,但生物量较低海拔仍有降低。因此,不同品种藜麦在低海拔地区受到的胁迫较低,虽然在高海拔区域胁迫加剧,但藜麦幼苗可以正常生长并进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以藜麦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ABA浓度梯度(0、5、10、20、40、60、80、100mg/L)研究了外源ABA对藜麦种子萌发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mg/L)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ABA(20~100mg/L)显著抑制了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5mg/L和10mg/L ABA处理可以延缓种子发芽,但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80mg/L和100mg/L ABA处理的藜麦种子萌发起始时间比对照推迟2d,发芽率也受到显著抑制。该研究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以抑制藜麦种子萌发,浓度越高延缓抑制作用越强,可以为解决藜麦田间穗发芽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试验,设置轻度(S1,3g/kg)、中度(S2,5g/kg)和重度盐碱胁迫(S3,7g/kg)以及土壤调理剂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深度0~10(PAM0)、10~20(PAM10)、20~30(PAM20)和0~30cm(PAM30)的完全随机试验组合,以土壤中不加盐碱和PAM为对照组(S0),共计13个处理组合,研究PAM施用深度对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和PAM施用深度处理均会对藜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在合理施用PAM的前提下,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反而更有利于藜麦的生长,甚至中度盐胁迫下藜麦生长也没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盐碱胁迫达到重度(S3)时,虽然不同PAM施用浓度对藜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均显著抑制了藜麦地上部的生长;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PAM施用方式对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PAM0处理的效果最佳。隶属函数结果表明,不同处...  相似文献   

16.
光照、干旱交互作用对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进行室内萌发实验,以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3种光照(全光,遮阴,黑暗)、3个PEG浓度(0%,10%,15%)及其二者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有下降的趋势。轻度干旱(10%PEG)胁迫时,遮光和黑暗条件下种子的发芽能力显著高于对照,且在黑暗处理下萌发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重度干旱(15%PEG)胁迫时,黑暗处理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光照、干旱及其二者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野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的响应依赖于光强,遮光可缓解干旱胁迫对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Na Cl和PEG溶液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比较等渗Na Cl和PEG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胁迫解除后幼苗生长状况的差异,探明渗透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势<-0.6MPa时,PEG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 Cl,而在-2.3MPa Na Cl与-1.0MPa PEG条件下种子均不能萌发;随着水势的降低,两种胁迫处理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均逐渐推迟,并且在同一水势条件下,PEG胁迫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较Na Cl处理时间延长。(2)Na Cl和PEG胁迫下幼苗根茎生长总体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但对不同生长指标影响存在差异。在≤-0.6MPa Na Cl和≤-0.8MPa PEG条件下根长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在不高于-1.4MPa Na Cl和-0.6MPa PEG时茎长显著降低;在不高于-1.4MPa Na Cl和-0.6MPa PEG时根、茎、苗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在低于-1.8MPa Na Cl或-0.8MPa PEG时,藜麦幼苗不能存活。(3)Na Cl处理,根、茎、苗长分别在不低于-1.0、-1.4和-1.0MPa时复水后可恢复至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根、茎、苗重分别在不低于-1.0、-1.8和-1.4MPa时复水后可恢复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前期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复水后根茎长度与鲜重均能恢复至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4)高盐环境降低幼苗根长分配,提高茎长分配,复水后根长与根重分配比例都有所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性;干旱胁迫的加剧增加幼苗根长和根生物量的分配,但对幼苗自身根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显著。说明藜麦具有很强的耐盐、耐旱及抗环境变化能力,适合在黄土高原引种。  相似文献   

18.
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病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黄酮物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表现为各浓度(0.25,0.5,1,2,4 g/L)下均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4 g/L苦参黄酮处理,菌丝抑制率达到93.08%.在治疗处理中,连续施用60 mg/L苦参黄酮效果最好,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79%,71.55%,48.20%,123.80%,151.48%,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了60.43%和40.57%.在预防处理中,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黄瓜植株的抗病性,其中以80 g/L处理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藜麦种子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处理条件,本试验以‘忻藜1号’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与营养土育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EMS浓度(0, 1.4%, 1.6%, 1.8%, 2.0%)和不同时间(50, 100, 150,200 min)诱变处理下,藜麦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藜麦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且差异显著。当EMS浓度为1.8%、处理时间为200 min时,藜麦发芽率和出苗率最接近半致死量。(2)藜麦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随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先升后降;随着EMS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藜麦叶片中MDA含量总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EMS浓度为2.0%时,藜麦叶片中MDA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3)随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藜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由此可得,EMS诱变藜麦最佳浓度与处理时间为1.8%...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19,(3)
利用气候箱培养,分析温度和PEG浓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沙区3种优势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大果圆柏(Sabina tibetic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果圆柏种子在该实验处理条件下没有萌发;金露梅萌发最适温度为25℃,鲜黄小檗种子15℃萌发情况最好,发芽指数和发芽势较高,35℃时3种植物均不能萌发;轻度干旱胁迫(5%PE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中度干旱胁迫(10%PEG浓)显著减低了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对发芽势的影响较小;当重度胁迫时(20%PEG浓度),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鲜黄小檗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6.67%,但低温条件下重度干旱胁迫时,金露梅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抗旱性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金露梅、鲜黄小檗种子萌发阶段的抗旱性强弱表现为金露梅强于鲜黄小檗。2种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变化响应的差异,体现各自对生境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