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诊一例七彩山鸡疑似感染寄生虫死亡的原因,使用剖检、光镜形态学检测、HE病理染色观察等方法进行了临床诊断,使用PCR技术对获得的虫体18S rRNA进行扩增,鉴定感染虫体类型。剖检发现,病禽肠道黏膜内有细长白条状的线虫体寄生,感染数量较多,肝、心等部位未见明显病变;形态学检测发现,该线虫具有较为典型的尾刺结构。结合剖检症状和形态学鉴定,初步判断病禽感染的消化道线虫为异刺线虫。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虫体寄生的肠道黏膜出现损伤及炎性症状;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线虫18S rRNA的PCR扩增条带大小为760 bp,同源性与鸡异刺线虫(DQ503462.1)最接近。经综合诊断,判定异刺线虫感染是导致本次七彩山鸡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次分析鉴定的虫株与家禽源异刺线虫同源性较高,表明七彩山鸡感染的异刺线虫可能来自鸡等普通家禽。这提示,散养特种禽应定期驱虫,加强禽舍卫生清扫,尽量避免与普通家禽混养。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黑龙江省某鹅场莱茵鹅盲肠内的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采取PCR方法扩增虫体核糖体ITS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以ITS序列为标记基因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该线虫与其他虫体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虫体为异形同刺线虫(Ganguleterakis dispar),该线虫ITS序列全长为957 bp,其中ITS-1,5.8S和ITS-2大小分别为424 bp,157 bp和376 bp。应用BI,MP,NJ 3种方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相同,在尖尾目线虫的分支中,本研究的5条异形同刺线虫聚集在一起,与同科的鸡异刺线虫亲缘关系较海绵异刺线虫和Heterakis dahomensis接近。该结果为禽类异形同刺线虫病的分子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异刺线虫ITS rDNA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方法用保守引物NC5及NC2,扩增了从广州地区鸡体分离的鸡异刺线虫rDNA的第一、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基因。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用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进行测序。试验结果表明,ITS-1长为428bp,ITS-2长为386bp。通过与网上发表的来自澳大利亚的鸡异刺线虫基因序列比较结果表明。广州鸡体内的异刺线虫和澳大利亚鸡异刺线虫的ITS-2序列是完全一样的,ITS-1序列有微小差异,广州鸡的2个不同虫体样本的ITS序列完全一致。本项研究结果为鸡异刺线虫的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寄生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南昌地区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应用体表寄生虫检查、动物蠕虫学完全剖检、粪便寄生虫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青山湖区某农贸市场售卖的农户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结果显示:5只散养鸡体表均发现了羽虱和皮刺螨;在消化道中共检查到了55条蠕虫,其中28条线虫和27条绦虫;粪便寄生虫检查发现了6种寄生虫卵,分别是球虫卵囊和蛔虫、毛细线虫、异次线虫、四棱线虫及绦虫的虫卵.利用分子生物学对55条蠕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28条线虫中,有24条鸡蛔虫、4条异刺线虫;27条绦虫中,有轮赖利绦虫24条、四角瑞利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及棘沟赖利绦虫各1条.综上所述,南昌地区散养鸡主要感染的寄生虫是羽虱、皮刺螨、球虫、线虫及绦虫,提示该地区散养户应做好对家禽的体表寄生虫、球虫、线虫和绦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威宁县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订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我县于2010年1月至12月开展了散养鸡寄生虫种类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在我县8个乡镇解剖鸡30只,镜检鸡粪便1080份。解剖所获虫体12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4种,线虫4种,节肢昆虫2种,隶属7科8属。粪便镜检查出寄生虫虫卵11种。鸡异刺线虫、鸡蛔虫、钩状华首线虫、棘沟赖利绦虫、鸡羽虱和鸡膝螨为我县危害家禽严重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订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年1-12月开展了散养鸡寄生虫种类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在威宁县8个乡镇解剖鸡30只,镜检鸡粪便1080份。解剖获得虫体23种,其中吸虫6种,绦虫7种,线虫2种,节肢昆虫3种,原虫5种;隶属6纲6目11科14属。粪便镜检查出寄生虫虫卵11种。鸡异刺线虫、鸡蛔虫、钩状华首线虫、棘沟赖利绦虫、鸡羽虱、鸡膝螨为威宁县危害家禽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送检池鹭所感染的消化道线虫种属关系,通过对虫体、虫卵形态学观察和虫体cox1基因的序列分析进行虫体鉴定,即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I(cox1)基因,获得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池鹭消化道线虫cox1序列长度为443 bp,与狮弓首蛔虫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狮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池鹭所感染的线虫属于狮弓首蛔虫,鉴定结果可为池鹭消化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四川地区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的遗传变异情况,为该地区鸡异刺线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采用PCR扩增四川7个地区共59个鸡源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1-5.8S-ITS2片段并测序,所得序列剪切5.8S序列后,得到ITS1/2序列,并分析ITS1/2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利用GenBank中已公布的异刺属(Heterakis)ITS1/2序列信息,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如下:59条鸡异刺线虫ITS1/2序列相似性较高(98.9%~100.0%),ITS1序列间变异较ITS2大;59条序列有20个变异位点和14个单倍型(H1~H14);四川种群具有丰富的单倍型多样性(Hd=0.532)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0 94);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Nm=31.72),群体遗传分化不明显(Fst=0.007 82),以群体内变异为主(AMOVA分析值=99.22%);从单倍型网络图及进化树(MP和ML)分析来看,7个地理种群未形成显著的地理种群结构,但四川整体种群曾经历过种群扩张(Tajima’s D=-2.553 31,Fu’s Fs=-10.564;P0.05);进化树(MP和ML)能有效区分鸡异刺线虫与属内其他虫种。四川7个地区鸡的鸡异刺线虫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作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特禽养殖场送检的1只鸿雁(Ansercygnoides)的盲肠内检出线虫877条,其中雄虫302条,雌虫575条。虫体经甘油酒精透明后,鉴定为异刺科(Heterakidae Raillietet Henry)、同刺属(Ganguleterakis-Lane)的异形同刺线虫(Gdispar Schrank)。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鉴定野生犀牛体内寄生虫,并探究该寄生虫(四翼无刺线虫)的某些生物特性和遗传特征,试验采用直接镜检法初步判断该虫体种类,提取虫体基因组,以寄生虫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介于18S和28S之间的转录间隔区)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鉴定、BLAST同源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肉眼观察及直接镜检可大致判断该寄生虫属于线虫类,通过该虫体尾部特征可推测为四翼无刺线虫,经PCR扩增、测序鉴定证实待测样本为四翼无刺线虫。说明四翼无刺线虫不仅对试验动物危害巨大,同时也感染危害其他动物包括野生动物,而在野生动物种群濒危的今天,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并防止其感染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4):563-566
本研究旨在对采自大熊猫秦岭亚种(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小肠内的槽盘吸虫进行种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体样本分别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Ⅱ(ITS2)部分序列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经不同染色方法比较后,发现孔雀绿染色法处理后的虫体外部形态以及内部结构清晰,形态上符合印度槽盘吸虫(Ogmocotyle indica)的典型特征;序列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个样本ITS2序列完全一致,其系统发生树显示10个样本与O.indica位于同一分枝。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虫株从形态学和进化分析上均与印度槽盘吸虫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该槽盘吸虫为印度槽盘吸虫。  相似文献   

12.
旨在解析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的遗传进化差异,本研究从养殖场山羊皱胃中分离到捻转血矛线虫虫体,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71条雌虫虫体阴门盖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基于捻转血矛线虫ITS-1、ITS-2和nad4基因位点,采用PCR法对不同阴门盖的虫体进行扩增,通过比对多位点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本研究分离到的捻转血矛线虫雌虫阴门盖存在舌瓣形、亚球形和舌-球混合形3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45.07%(32/71)、50.70%(36/71)和4.23%(3/71)。对43条雌虫全长和阴门至虫体末端长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的捻转血矛线虫全长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而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的捻转血矛线虫阴门至虫体末端的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捻转血矛线虫ITS-1、ITS-2和nad4基因进行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形态阴门盖虫体的9个样品在3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差异,多态性位点分别为10、13和43个,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85%、1.34%和1.97%。基于ITS-1和ITS-2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研究中所用样品与GenBank上H.contortus的参考序列处于同一进化支,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到的虫体均属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雌虫的阴门盖存在形态学差异,不同形态阴门盖虫体在ITS-1、ITS-2和nad4基因位点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差异,此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的种类鉴定和遗传进化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四川地区鸡异刺线虫的遗传变异特点和种群遗传结构特征,利用PCR技术扩增了四川7个地区共58株鸡源鸡异刺线虫分离株的线粒体12S基因全序列,经测序后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58条鸡异刺线虫12S基因全序列均为699bp,序列中共有38个变异位点和34个单倍型(HS1-HS34);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822和0.003 95。进一步分析表明,7个地理种群遗传分化不明显(Fst=0.007 87),种群间基因交流较频繁(Nm=31.52);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四川地区鸡异刺线虫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99.21%),种群间遗传变异水平较低(0.79%);单倍型网络图和NJ系统发育树显示,鸡异刺线虫7个地理种群的34个单倍型散在分布于不同种群内,分布格局较为混杂,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四川地区的鸡异刺线虫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分化不明显,还未形成显著的地理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检辽宁省不同地区的商品蛋鸡和散养鸡,采用家禽全身性寄生虫学检查法进行系统的检查,发现辽宁省商品蛋鸡体内外寄生虫有13种,分别隶属于5纲8科9属,散养鸡体内外寄生虫20种,分别隶属于7纲12科13属;确定辽宁省商品蛋鸡寄生虫优势虫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鸡羽虱、毒害艾美耳球虫、四角赖利绦虫、鸡异刺线虫。散养鸡优势虫种为:四角赖利绦虫、鸡蛔虫、鸡异刺线虫、鸡羽虱、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小沟锐形线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地区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四川雅安、西昌、绵阳、达州、成都、广元和自贡7个地区共236只本地散养鸡的鸡异刺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所检测的236只散养鸡中,有93只鸡不同程度地感染了鸡异刺线虫(1~328条/只),平均感染率为39.4%,平均感染强度为33.9条/只,7个地区的感染率介于23.3%~57.6%之间,绵阳地区的鸡只感染率最高,而成都地区的鸡只感染率最低。广元地区的鸡只感染强度最高(52~328条/只),同时雅安、达州和自贡地区中某些鸡只的鸡异刺线虫感染强度亦较高(100条/只)。通过调查表明,四川7个地区鸡的鸡异刺线虫感染率较高,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对鸡异刺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鸡异剌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在鸡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可引起盲肠炎和下痢。虫体较小,白色或淡黄色,雄虫长5~13毫米,雌虫长约10~15毫米,虫卯为椭圆形,灰褐色,壳厚,具有两层膜,卵细胞内带有小的颗粒,大小为50~70微米×30~39微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阿拉尔市售鸽的蛔虫感染种类,采用剖检法对从阿拉尔市农贸市场购买的110羽鸽进行检查,发现14羽感染蛔虫,感染率为12.7%(14/110);共获虫体188条,最大感染强度为48条/羽.随机提取10条虫体DNA,分别基于线虫SSU rDNA、nad2和cox1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所获虫体的SSU...  相似文献   

18.
异尖线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而引起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海鱼仍有异尖线虫感染,为了解我国黄海海域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的寄生情况,于2017年3―10月对该地市售海鱼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PCR鉴定。随机选取本地海鲜市场采购的不同种类海鱼,剖检鱼体、分离其内脏和肌肉中Ⅲ期幼虫;应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19种海鱼中有11种被检出有异尖线虫感染(57.89%),海鱼的总检出率为37.89%,带鱼、小黄花鱼、梭鱼、黑鱼检出率最高为100.00%,鲳鱼、鲈鱼、鮟鱇鱼、海鲫鱼、沙丁鱼、黄姑鱼、白姑鱼、巴浪鱼均未检出异尖线虫;阳性海鱼平均感染强度为5.24条/尾,总体平均感染强度为1.99条/尾,带鱼感染强度最高为10.60条/尾;感染部位以肠和肠系膜最为严重,占虫体数67.55%。多重PCR鉴定本次获得的虫体为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伪地新线虫和内湾宫脂线虫,其中简单异尖线虫为优势种。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本次调查为连云港市人群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异尖线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鉴定从广东某地圈养的白鹈鹕体内的线虫种类,2个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对盲囊线虫后,对虫体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TM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其种类.结果显示,白鹈鹕体内线虫符合对盲囊线虫的形态学特征,其ITS-1序列长度为463 bp,与Contracaecum sp.(GenBankTM登录号:KF990496.1)ITS-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9%、99.8%;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88-289 bp,与C.bancrofii(GenBankTM登录号:FM177887.1)的ITS-2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95%;5.8SrDNA序列长度为157 bp.通过以ITS-1序列为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白鹈鹕体内线虫与C.bancrofti属同一分支,应为C.bancrofii.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ITS序列分析可以准确鉴定白鹈鹕体内线虫的种类,为其他线虫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9,(1):74-80
旨在对猕猴肠道内的小袋纤毛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基于ITS1-5.8SrRNA-ITS2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收集猕猴的新鲜粪便,经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吖啶橙染色和苏木素染色后镜检进行虫体形态学观察;提取粪便总DNA,针对ITS1-5.8SrRNA-ITS2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经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MEGA7.0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虫体形态学观察显示,镜检可大致判断该虫属于小袋纤毛虫;经碘液染色后可见虫体外周排列致密均匀的纤毛以及清晰可见的胞口;吖啶橙染色后可见一个肾形的大核;苏木素染色后滋养体大核、液泡结构明显;ITS1-5.8SrRNA-ITS2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序列相似性高达96%以上。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基于ITS1-5.8SrRNA-ITS2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该寄生虫为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研究结果对猕猴肠道寄生虫的鉴定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