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麟游县兽医实验室隶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执行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及检测的内设专业机构,主要承担全县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测报等相关技术工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疫病监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兽医实验室紧紧围绕畜牧主导产业发展,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发挥技术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检测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惠安县动物疫病检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安县自199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以来,着力抓好动物疫病检测、动物疫情测报、免疫抗体检测等工作,建立以测促免、以免防病的工作机制,全力运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关口前移,多年来均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对我县动物疫病检测工作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同行参考。1动物疫病检测现状1.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兽医实验室面积350m2,配备酶标仪、生物安全柜、冷冻切片机等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0):45-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的管理,科学、全面、准确地开展动物疫情测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由中央、省、县三级及技术支撑单位组成,即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中心(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省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技术支撑单位包括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及相关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第三条省级、县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站)设在同级防疫监督机构内,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领导。第四条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负责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十堰市养猪生产中,时有散在疫病发生,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死亡总数的比例很高。对全市31个动物疫情监测点共58头病仔猪进行了监测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猪瘟和仔猪副伤寒疫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此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动物免疫计划,从而有效控制生猪疫病、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投入很大,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都建有动物疫情测报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能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的仪器设备,并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目前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都能开展免疫抗体检测,使免疫抗体检测技术应用到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快速诊断动物疫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动物免疫程序、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人畜共患病检疫净化等方面,发挥了免疫抗  相似文献   

6.
动物疫病的诊断是有效控制和消灭疫情的基础,准确的诊断检测结果是制定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科学依据,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强弱是反映一个地区动物防疫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兽用诊断试剂又是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成  相似文献   

7.
动物疫病的大暴发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性疫病的增加使得动物疫病更加复杂,流行趋势更加严峻。灵敏、特异、快速地诊断动物疫病是实施疫病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基于PCR技术及等温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解决了传统病原学诊断费时费力、免疫血清学存在的窗口期等问题并摆脱了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成为目前常用的病原体筛查方法。但大多数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到一个或几个病原体,且复杂的试验流程及对设施的高要求降低了立即干预突发疫情的能力,同时无法满足某些检测分析需求。近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的高通量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同时监测、检测和表征成百上千个靶点的能力,能满足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是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检测手段。笔者从病原学、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高通量诊断等方面对主要的病毒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展望未来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以期为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动物疫病检测计划的实施和地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兽医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泸县作为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建设示范区,承担着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沈晓昆 《养猪》2005,(2):56-56
为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之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国家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可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检测数据,承担动物疫病和疑难病的调查、检测、鉴定和分析,动物疫病诊断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对外技术推广与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业》2006,(3):61-61
2006年5月25日闭会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山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动物防疫法》、《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报告称,目前山东省在17个市、138个县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建立了17个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各级严格执行月报、季报、年报和紧急疫情随时上报制度,全省已经织就动物疫情监控网,建立起了动物疫病测报体系、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汝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治、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推广等工作。中心下设门诊部、实验室、防疫物资供应室、疫情测报室、防疫督查室、防疫网络管理室。为了搞好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单位,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2.
动物疫情测报是动物防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搞好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防止动物疫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里,笔者就如何更好地搞好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昆明市的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重视、支持、指导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市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针对昆明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应急诊断及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必须贯彻省、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疫病监测评估,着力提高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等防控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以确保昆明市畜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愈加复杂,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显得愈加重要,准确的检测结果对生产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已经形成商品化生产、经营,诊断检测试剂具有操作简单、结果产生快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检测人员。但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致使临床兽医无法准确评判检测结果,从而容易造成误诊误判,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在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将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存在的问题及对行业发展的建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十三、如何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答: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6.
10月9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检验站与石家庄市畜禽疫病防治站合并组建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实施全市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和定性报告;对全市的动物疫病开展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负责制订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负责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与宣传。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加强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正确分析和把握动物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提高河南省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12月6—7日,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郑州组织召开了“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建设研讨会”,全省18个省辖市疫控中心主任和省疫控中心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正确分析和把握动物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提高全省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12月6~7日,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郑州组织召开了“河南省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建设研讨会”,全省18个省辖市疫控中心主任和省疫控中心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兽医导刊》2007,(4):66-67
4月2~3日,浙江省召开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疫情统计分析工作会议,各市畜牧兽医局(站)和20个省级疫情测报县(市、区)分管疫情管理、监测工作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6年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并对2007年动物疫病监测、网络报告和实施牲畜标识溯源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亟待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奶牛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给奶牛疫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虽然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预警系统,但尚不能满足疫情的实时测报和预警的实际需求。需要从支撑技术、网络建设、信息系统等各方面加强我国奶牛重大疫病的检测与预警体系建设,以保证奶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