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高蛋白高钙饲料,通过人工试验鸡尿酸盐沉积模型,观察鸡肾脏临床病理变化。供试鸡群分为健康对照组、高蛋白组、高钙组、高蛋白高钙组。观察鸡群死亡率、采食及饮水量变化、体重变化、血液中尿酸盐含量等指标;考察肾肿模型,其中用磷钨酸显色法测定血液中尿酸含量。结果表明,高蛋白高钙饲料能使鸡体增重率降低,饮水量、采食量降低,死亡率升高,血清中尿酸盐含量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花斑肾。  相似文献   

2.
通过饲喂不同蛋白,人工试验出鸡尿酸盐沉积模型,并观察鸡肾脏临床病理变化。采用高蛋白高钙饲料造模,将动物分健康对照组、高蛋白组、高钙组、高蛋白高钙组,通过鸡的死亡率、采食饮水量的变化、体重变化率、血液中尿酸盐含量等指标,考察肾肿模型,其中用磷钨酸显色法测定鸡血液中尿酸的含量。高蛋白高钙能使鸡增重率降低,鸡的饮水量、采食量降低,死亡率升高,血清中尿酸盐含量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花斑肾。用44%高蛋白高钙(0.5%钙)可以人工试验出鸡尿酸盐沉积模型。  相似文献   

3.
药物对鸡尿酸清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鸡尿酸清除率,比较了支肾囊霸和肾肿解毒药对尿酸清除率、尿量及尿液pH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常温下,支肾囊霸可提高鸡尿酸清除率,增加排尿量,降低pH值。虽然肾肿解毒药对这些生理指标亦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及支肾囊霸,临床实验也证明支肾囊霸对肾尿酸盐沉积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自拟“通肾散”治疗禽痛风的最佳剂量,明确治疗效果,人工复制禽痛风病例,将60只发病鸡分为5组,每组12只,用药组饮水中分别加入79,8、71.4、63.0、54.6 mL“通肾散”水剂.每天采血测定血液尿酸、钙、磷含量,用药后第10天检查病理变化.结果显示,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后,鸡群血液尿酸含量7d后急剧升高(P<0.01);用药后各组血液尿酸值迅速下降.血钙、血磷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通肾散对鸡群血液钙、磷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禽痛风又称尿酸盐沉着症,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显著升高,进而以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的一种常见普通病。鸡尿中尿酸盐浓度高,尿不在体内蓄积,从肾脏中直接以灰白色半流体状的形态被排出体外,因而鸡比其它动物更容易发生肾脏障碍,在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鸡尿酸盐沉积临床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将256只35日龄迪卡鸡随机分为对照、高蛋白Ⅰ、高蛋白Ⅱ、高钙和肾衰组,通过人工复制尿酸盐沉积病例,对禽痛风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1)正常鸡血浆中约有0.107mmol/L的尿酸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当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时,结合尿酸的浓度不变,游离尿酸水平升高;(2)高蛋白饲料使饮水增多,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而肾脏菊糖清除率与对照组(3.272μg/kg.min-1)差异不显著(P>0.05),剖检未见痛风病变;(3)日粮高钙使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血浆钙、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肾菊糖清除率(2.709μg/kg.min-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死亡鸡中3/11见肾和输尿管内有较多尿酸盐沉积;(4)肾脏损害使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Na+、总蛋白降低(P<0.05),肾菊糖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鸡中19/27有明显肾脏肿大、肾和输尿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7.
鸡尿酸盐沉积症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类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鸡的肾脏是尿酸生成的主要部位,又是尿酸排泄的唯一渠道,负担很重。肾功能代谢障碍,使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增高,沉积在肾脏,引起肾苍白肿大,肾小管、输尿管、泄殖腔中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严重时在肾脏的表面、心包膜、肠和腹膜等的浆膜面及关节腔内也出现尿酸盐沉积。尿酸盐沉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鸡群死亡率的升高,使养鸡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预防和控制鸡的这种病害,是国内外禽病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将其病因及防治措施等概述如下。1病因尿酸盐沉积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  相似文献   

8.
"肾肿消"治疗鸡肾肿症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肾肿症,包括内脏痛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是一种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导致尿酸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尿酸盐沉积在内脏(尤其肾脏)、输尿管、关节腔、软骨组织和其它间质组织的尿酸代谢与排泄障碍症。此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患鸡不仅生长受阻,生产成  相似文献   

9.
鸡痛风是由于鸡体内尿酸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引起肾损害及肾机能减退,形成尿酸中毒,多发生于肉仔鸡和笼养鸡。血液中蓄积大量的尿酸,内脏和骨关节出现尿酸盐沉积,导致消瘦、衰弱、运动障碍等症状。1发病原因:1.1饲料配合不当,饲料内添加的钙太多,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
鸡痛风症也称尿酸盐沉积症,它是一种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体内尿酸生成并不多而肾脏排泄机能发生障碍,导致尿酸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尿酸盐沉积在内脏(尤其肾脏)、输尿管、关节腔、软骨组织和其他间质组织的尿酸代谢与排泄障碍症。临床上分为内脏痛风和关节痛风两种。此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患鸡不仅生长受阻,生产性能降低,且可造成大批死亡,对养鸡业威胁严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骨骼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80只7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和蛋白质限饲组,每组20只鸡。限饲14d(21日龄)、补偿生长21d(42日龄)后每组分别屠宰8只,取其胸肌、腿肌、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骼等组织并称重,以及测量骨骼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1)限饲后,3个限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量限饲组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蛋白质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限饲后,蛋白质限饲组肉鸡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和股骨长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股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蛋白质限饲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股骨长和股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种限饲方法均降低了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部分骨骼性状指标,其中料量限饲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骨骼性状影响最大。经过21d的补偿生长后,3种个限饲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骨骼性状无显著变化,但料量限饲法会降低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建议生产中慎用料量限饲法。  相似文献   

12.
试验将声音的频率分为次声频率、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声音响度分为65~75dB、75~85dB、85~95dB和95~105dB,声音种类选择轻音乐、古典音乐、重金属音乐和噪音,研究不同声音刺激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高频率和低频率处理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高于次声频率和中频率处理组(P<0.05),中频率处理组中肉鸡的肉料比显著高于其它进行声音刺激的各处理组(P<0.05);②75~85dB和95~105dB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65~75dB处理组和对照组肉鸡采食量显著低于85~95dB处理组(P<0.05),65~75dB处理组肉鸡肉料比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85~95dB处理组肉鸡胫围增长幅度显著高于75~85dB处理组(P<0.05);③噪音处理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噪音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重金属音乐处理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轻音乐、古典音乐和对照组(P<0.05),古典音乐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轻音乐处理组(P<0.05)。对照组、轻音乐和噪音处理组肉鸡的肉料比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和重金属音乐处理组(P<0.05),重金属音乐处理组肉鸡肉料比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噪音处理组肉鸡胫长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对照组和噪音处理组肉鸡胫围增长幅度显著高于轻音乐、古典音乐和重金属音乐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饮水中添加乳酸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三黄鸡5 000羽,随机分为5组,1 000只/组。在饮水中加入乳酸调节饮水pH值,使得A组、B组、C组和D组的饮水pH值分别为2.0、3.0、4.0和5.0,每天试验鸡饮用酸化水4 h,对照组为正常饮水组。测定各组试验鸡体重和采食量,并记录每日病死数,计算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病死率。结果①平均日增重:1~35日龄段,C组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最明显,提高3.33%。36日龄后,仅B组和对照组相同水平,其他组均降低。②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D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病死率:A组、B组、C组、D组比对照组病死率分别减少3.7%、4.2%、4.7%和2.1%。结论在三黄鸡的饲养试验中,乳酸调节饮水pH值为4.0时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1~35日龄段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明显降低三黄鸡的病死率,对于肉鸡促进生长和抗病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考察自拟中药组方参青球净散和桂枝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采用人工感染小肠球虫混合卵囊制造鸡球虫病模型,将试验鸡分为6组,即参青球净散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桂枝组,感染对照组,健康对照组。除感染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试验鸡于攻虫的当天开始给药,连用7 d。检测试验鸡相对增重率、血便记分、卵囊值、病变记分、抗球虫指数及血清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药物疗效。结果表明,参青球净散组和桂枝组均可防止感染鸡体质量下降,但在精神状态、血便数量、采食量方面参青球净散组显著优于桂枝组(P<0.05);参青球净散高剂量组抗球虫指数大于160,达到良好水平,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桂枝组的抗球虫指数均小于160,大于120,属于有效范围;各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除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提示自拟中药组方参青球净散对鸡球虫病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人参渣对黑羽乌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21日龄黑羽乌鸡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的人参渣。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9.667%、采食量提高了9.20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8.791%,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6.818%、40.370%、14.393%(P<0.05);综合各种指标试验Ⅱ组效果较其他组好,即人参渣添加剂量为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酵母硒对吉林芦花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蛋品质、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21周龄吉林芦花鸡96只,平均体重1622 g。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3组分别添加0.3、0.6、0.9 mg/kg的酵母硒。预试期5 d,正式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间料蛋比、采食量、哈氏单位、鸡蛋颜色无显著差异(P>0.05);0.3 mg/kg酵母硒组的平均蛋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产蛋率、软破壳蛋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0.6 mg/kg酵母硒组的蛋黄比率、软破壳蛋率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0.9 mg/kg酵母硒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料蛋比(P=0.087)和胆固醇(P=0.061)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0.6 mg/kg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 mg/kg酵母硒组(P<0.01),显著高于0.9 mg/kg酵母硒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酵母硒适宜添加量为0.6 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验拟在蛋禽日粮中额外添加微生态制剂,通过蛋禽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情况,探索微生态制剂生对蛋禽生产的影响,为不同微生态制剂在蛋禽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鸡群分成4组,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检测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相关数据.[结果]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8.
日粮添加免疫生长促进剂C96对雏鸡若干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0只1日龄AA商品健康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初步观察了日粮添加免疫生长促进剂C96对血液中红细胞总数(RBC)、比容(PCV)、血红蛋白含量(Hb)、网织红细胞比例(RCC)、白细胞总数(WBC)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雏鸡在15d时,日粮添加C96为11mg/kg,饲料的C96组和疫苗-C96组,与对照组和疫苗组比较,RBC和Hb增高,WBC显著下降,RCC降低,PCV无明显规律性变化;30d和45d时,添加C96组和疫苗-C96组的RBC、Hb和PCV,与对照组和疫苗组基本相近,WBC和RCC均比对照组和疫苗组低或明显低。但30d时疫苗组的WBC比对照组高。整个试验期,RBC、WBC和PCV随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CC呈波动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风热犯肺所导致的鸡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口渴喜饮等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攻毒建立风热犯肺证肉鸡病例模型,将出现典型风热犯肺证临床症状的150只鸡纳入到试验中,并随机分为5组,30只/组,分别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低剂量组(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浓度分别为4、2、1 g/L),麻杏石甘颗粒药物对照组(1 g/L),模型对照组,另设30只为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试验组连续饮水给药5 d,记录给药前后鸡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道症状、采食及饮水的变化,并检测各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指标,综合考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临床疗效。【结果】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剂量组对风热犯肺所致的鸡发热、咳嗽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6%,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对病鸡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多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P<0.05);连花柴芩可溶性粉能提高病鸡免疫器官指数,促进病鸡外周血中CD3+、CD4+、CD8+ T淋巴细胞增殖,且连花柴芩可溶性粉高、中剂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风热犯肺所致的鸡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口渴喜饮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结合药物量效关系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推荐连花柴芩可溶性粉临床应用剂量为2 g/L,饮水给药,连用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