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随着植保变量喷施作业机械的研究和应用,急需一种高效的病害程度识别技术。为此,针对水稻稻叶病运用拉曼光谱仪采集正常及受病害叶片的光谱特性,通过绘制折线图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水稻受病害程度分析,并运用动量因子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建立了寒地水稻稻叶瘟的病害程度检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网络预测集的均方误差为0. 002 409 6、相关系数为0. 998 2。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水稻正常叶片、稻叶瘟重度和轻度叶片,是一种高效的病害程度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2.
初期稻叶瘟病害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稻叶瘟病害的早期、快速检测,对稻叶瘟病害初期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光谱诊断模型。将稻梨孢接种于水稻叶片,分别在接种前期(0 h)、潜育期(48 h)和病斑初现期(7 d)3个时段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3个时段光谱变化特征,并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SG)和一阶导数变换(FDT)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利用高斯拟合法(GFF)分别对原始光谱、SG平滑光谱和SG-FDT光谱提取各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将试验样本划分为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以病害初期的3个时段作为稻叶瘟病害的等级指标,分别采用全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和组合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对3种预处理光谱利用建模样本建立稻叶瘟病害的支持向量分类(SVC)模型,对比4个经典核函数,并利用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蓝绿光区域、红光与远红光区域荧光随初期稻叶瘟病害程度的变化而变化,SG-FDT光谱的GFF-SVC(PLOY)模型对3个时段病害的分类准确率最高,且原始光谱、SG光谱、SG-FDT光谱的不同波峰位及其组合对稻叶瘟病害的识别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温带及高湿气候地区的重要栽培作物,但高温高湿气候又有利于各种病害发生,因此导致的减产损失极其严重。近些年,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抗性品种研发推广,以及生物农药的合理使用使水稻病害有所好转,但稻瘟病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1稻瘟病的种类和发病特征稻瘟病是由稻梨孢真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  相似文献   

4.
刘潭  李子默  冯帅  王雯琦  袁青云  许童羽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11):208-216,235
为减少水稻产量损失,迫切需要建立快速、准确的水稻叶瘟监测和鉴别方法。本文以东北水稻为研究对象,以小区试验为基础,使用高光谱图像仪获取受稻瘟病菌侵染后不同发病程度的水稻叶片高光谱图像并提取光谱数据。首先,通过SG平滑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CA)、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PCCs)、PLS-VIP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PSO寻优的SVM分级检测模型(LMPSO-SVM)。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不同降维方法提取的特征变量为输入,分别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和PSO-SVM的分级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各模型对4级病害的识别效果最好,综合5种级别病害,SVM和ANN分级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波动相对较大,对于病害预测效果不太理想;而在不同特征选择下建立的LMPSO-SVM分级模型对各级病害预测准确率均较高,准确率波动较小,其中基于PCA提取特征变量和全波段作为输入的模型平均准确率非常相近,分别为96.49%和96.12%,PCA提取的输入变量仅为5个,大大简化了模型复杂性,降低了训练...  相似文献   

5.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农作物病害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红外光谱诊断农作物病害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具有高效、准确和非破坏性的技术。为此,阐述了近红外光谱诊断农作物病害的原理;介绍了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关键技术以及建立光谱模式识别模型的方法;报告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作物病害诊断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诊断农作物病害存在的难点;最后,指出了一些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俗称火烧瘟,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及谷粒瘟,以节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苗瘟是指水稻苗期发病,由于梨树县水稻苗期气温偏低,不易发生苗瘟病。叶瘟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由于水稻多个部位发生稻瘟病,可以引起大幅度减产,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7.
水稻真菌病害主要依赖真菌孢子在空气中进行传播。然而各种水稻病害孢子的形态相近,传统孢子捕捉仪和显微图像法难以对其进行区分。为了能够准确识别目标病害孢子并进行病害源定位,提出了一种水稻病害孢子多光谱衍射识别与病害源定位方法。为了解决传统衍射方法无法识别形态相似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大视场、无透镜的多光谱衍射成像传感器。通过分析病害孢子衍射指纹图谱,解析稻瘟病菌、稻曲病菌孢子多光谱衍射成像特征规律。融合孢子的形态特征和吸收特性,提出指纹分离强度和相对峰差两个特征参数,建立孢子的多光谱衍射识别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实验分析孢子传播规律,耦合环境信息建立孢子传播过程中的扩散模型。在无定向风及有定向风条件下分析孢子的空间分布情况,提出病害爆发源迭代质心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水稻病害孢子的识别率达到98.5%,对无定向风条件下的定位误差最低为4.9%,对有定向风条件下的定位误差最低为7.1%。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其发展快慢与稻瘟病类型有关.重点介绍沈阳地区稻瘟病的主要类型、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相关症状,阐述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水稻稻瘟病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法,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其发展快慢与稻瘟病类型有关。重点介绍沈阳地区稻瘟病的主要类型、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相关症状,阐述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水稻稻瘟病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法,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光谱的抽穗期寒地水稻叶片氮素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快速、无损地监测水稻叶片氮素营养状况,开展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抽穗期寒地水稻叶片氮素预测模型的研究。以不同施氮水平的寒地水稻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分段主成分分析(segmente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SPCA)方法选择水稻叶片的高光谱特征波段,SPCA方法降维后结合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CA)构建特征光谱参量,并建立基于全波段高光谱数据、SPA特征波段及SPCA特征光谱参量的多种回归分析模型且对模型进行检验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校正集决定系数RC2上,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MSRA)的全波段模型较好,RC2=0.9 6 4,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0.083;RP2为0.961,RMSEP为0.050。该研究结果为快速检测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及水稻生长期间精确施肥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支持向量机在黄瓜病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采用支持向量机对黄瓜病害进行分类的方法;提取了病斑的形状、颜色、质地、发病时期等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选取4种常见核函数,以Matlab7.0为平台对10类常见病害进行识别.结果表明,SVM 方法在处理小样本问题中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线性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的SVM 分类方法在黄瓜病害的识别方面优于其他类型核函数的SVM.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粮食烘干中采用生物质燃料替代常规能源,对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套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并与谷物烘干机耦合,通过自动控温系统调节热风温度以获得高品质谷物。生物质颗粒在时间继电器控制下自动进料,在炉膛内部设计一次进风和二次进风口,颗粒燃料的挥发分充分燃烧,提高了热风炉的输出热功率。设置了故障报警、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成套设备运行稳定,性能指标优良,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烘干谷物成本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九龙江北引二期改造工程引水隧洞开挖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进行监测,研究爆破地震波给洞口地面工程带来的振动安全影响。通过对振动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隧洞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同时,根据振动监测成果,结合隧洞爆破开挖施工特点,确定了进水口区域地面工程的施工程序,使各重要部位的爆破振动控制在了安全范围以内。在此基础上,对洞口边坡上的实测爆破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研究了边坡上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特性,并分析了地形地质条件对爆破地震波传播的影响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在进行病险水库治理过程中,重点突出了治理效果,对于常住居民生活、当地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没有涉及,因此研究基于风险分析的除险加固优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中国病险水库治理现状,以龙潭水库病险加固为例,构建了事件树法决策模型,对龙潭水库修筑前后产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评选出了风险小、投资少、花费少的修筑方案,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析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方法,对今后病险水库修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等级的大豆外观质量与其内部营养等级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快速、精准地识别大豆病态种类至关重要。模式识别方法众多,本文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研究。选取相应的大豆籽粒图像对其进行处理,从中挑选1 0幅图像,提取其形态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应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大豆外观品质识别模型,然后对大量样本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病害大豆要想达到理想结果,训练步数各不同。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好、准确度高及系统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粮食烘干中采用生物质燃料以替代常规能源,对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套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并与谷物烘干机耦合,通过自动控温系统调节热风温度,以获得高品质谷物。生物质颗粒在时间继电器控制下自动进料,在炉膛内部设计一次进风和二次进风口,颗粒燃料的挥发分充分燃烧,提高了热风炉的输出热功率。设置了故障报警、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在谷物烘干厂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成套设备运行稳定,性能指标优良,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烘干谷物成本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炉煤气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炉煤气是炼铁高炉生产中的副产品,其可燃成分主要是CO,属于重要的二次能源。分析了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燃气内燃机这三种高炉煤气发电形式的优缺点及其运行状况。着重论述了高炉煤气内燃机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在燃用高炉煤气上,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适合大型发电厂;燃气内燃机机组适合于我国中小型钢铁企业回收和利用高炉煤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