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对8个油棕品种进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以期通过分析具有高杂合度油棕品种的遗传结构来辅助育种.[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及PCR银染显色技术筛选多态性引物,分析8个油棕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P)、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计算每个转座子的平均等位基因(Na)、每个多态转座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pl)及有效等位基因数(Ne),计算固定指数(Fis)和F-统计量值(Fit和Fst),并基于遗传距离对8个油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开发出27对多态性SSR引物,从中选取15对结果较好的多态性引物对油棕大样本进行检测,挖掘出57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转座子的Na为3.8个,表明8个油棕品种的遗传变异较明显.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48和0.5902.此外,发现一个高水平的种群分化,F-统计量值(Fst)变化范围为0.1029~0.6010,平均为0.3664.利用多态性SSR分析8个油棕品种的遗传距离,结果发现品种1和品种3的遗传距离最远(1.674),品种3和品种5的遗传距离最近(0.065).[结论]8个油棕品种的多态性相对丰富,物种间杂交程度较小,物种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枳壳道地产区主流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西、湖南、四川3个枳壳道地产区的主流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15个引物共扩增11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73%;观测等位基因数(Na)1.9467,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740;Ne i’s基因多样性(He)33.15%;Shannon’s信息指数(I)0.490 7;UPGMA聚类分析可将所有样品分为4类。枳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的品种间;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外观形态鉴别分类具有一致性;在进行优良品种选育时,应加强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以提高种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滩羊八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8个微卫星位点对甘肃滩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表明:位点OarFCB12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Ne=10.26,H=0.902,PIC=0.885);位点MCM3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低(Ne=6.18,H=0.838,PIC=0.809);8个微卫星位点在滩羊群体中多态性丰富.表明滩羊群体的遗传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所选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滩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矮马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云南矮马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1个微卫星标记对35匹云南矮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并进行了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8.5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6.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81,平均杂合度0.84,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说明,云南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4个陕南水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陕南水牛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采用PCR扩增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92头陕南水牛(分别采自城固、南郑、宁强和汉滨4个群体,每群体48头)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杂合度(H)、各群体间的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及多态信息含量(PIC),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4个陕南水牛群体在10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104个等位基因,其中有8个特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0052~0.3490,总群体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0174~13.1469;10个微卫星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07~0.8932,均为高度多态;平均杂合度为0.7550~0.928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城固群体与南郑群体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同宁强、汉滨水牛群体聚在一起。【结论】10对微卫星标记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陕南水牛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陕南水牛群体变异程度多样性丰富,选育程度较低;聚类分析结果符合陕南水牛的地理分布格局和产区的自然环境,4个群体之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一致性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不同地区油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刘双青  梅辉  董妍玲  吕明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70-14071,14075
[目的]研究湖北省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AFLP标记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4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4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84.44%;油茶居群的多态位点在22.22%~5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140 1~1.228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4 3~0.144 2,Shannon′s信息指数在0.126 2~0.227 8。聚类分析将居群分为2大类群,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其亲缘关系。[结论]油茶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较大,油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为今后油茶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四个微卫星位点对伊犁马进行了遗传检测 ,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扩增产物.统计该群体的等位基因的组成、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及其平均值.结果表明四个微卫星位点在伊犁马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7 3,属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伊犁马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苦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苦瓜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苦瓜品种的创新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6对SSR引物、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0个苦瓜基因组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16对苦瓜SSR引物共扩增出90条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基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Wiener指数(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相似系数的均值分别为:97.78%、0.853、7.728、2.087、0.834和0.706.UPGMA聚类分析可将50份苦瓜聚为6大类,第2类包括18份材料、2个亚类组成的遗传多样性,是最为丰富、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包含了3种类型的苦瓜.[结论]50份苦瓜材料的基因组遗传较为复杂,遗传信息较为丰富,采用定向连续性选育对苦瓜性状的累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东兰乌鸡的遗传多样性及保种效果,为下一步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片羽东兰乌鸡和丝羽东兰乌鸡的翅静脉血样,提取总DNA,PCR扩增18个微卫星位点并对其基因片段进行扫描,利用PopGen 32生物软件分析测定东兰乌鸡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并与其他广西地方品种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8个微卫星标记在广西东兰乌鸡群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从所检测的80个东兰乌鸡样本中共检测出9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平均Na为5.44个,Ne为2.78个,PIC为0.5382,H为0.5963.其中,丝羽东兰乌鸡和片羽东兰乌鸡分别检测到93和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Ne分别为2.62和2.76个,PIC为0.508 8和0.539 8,H为0.624 7和0.599 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兰乌鸡与广西三黄鸡、霞烟鸡、南丹瑶鸡的遗传距离(DA)均较远,与其品种的进化、地理分布和选育历史基本相符.[结论]广西东兰乌鸡保种群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选育潜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东兰乌鸡的遗传多样性及保种效果,为下一步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片羽东兰乌鸡和丝羽东兰乌鸡的翅静脉血样,提取总DNA,PCR扩增18个微卫星位点并对其基因片段进行扫描,利用PopGen 32生物软件分析测定东兰乌鸡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并与其他广西地方品种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8个微卫星标记在广西东兰乌鸡群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从所检测的80个东兰乌鸡样本中共检测出9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平均Na为5.44个,Ne为2.78个,PIC为0.5382,H为-0.5963.其中,丝羽东兰乌鸡和片羽东兰乌鸡分别检测到93和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Ne分别为2.62和2.76个,PI为0.5088和0.5398,H为0.6247和0.599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兰乌鸡与广西三黄鸡、霞烟鸡、南丹瑶鸡的遗传距离(DA)均较远,与其品种的进化、地理分布和选育历史基本相符.[结论]广西东兰乌鸡保种群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选育潜力较高.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和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结合同工酶、mtDNA-PCR、rDNA-IGS-PCR技术,对采自中国广东和海南2个省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在海南省定安的木豆(Cajanus cajan)、海南省海口的木豆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广东省番禺的辣椒(Capsicum annuum)和南瓜(Cucrbita mosechata)及广东省遂溪的豇豆(Vigna sinensis)上发现象有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这是首次在海南省外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同时还发现该线虫的2个新寄主,即木豆和南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地有关死猪漂浮、死猪肉流向餐桌的事件层出不穷,死猪处理成为当前较为热点的话题。基于构建养殖户成本—收益理论框架,利用在浙江省嘉兴市获得的生猪养殖户相关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死猪处理行为,探讨其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及一些反映成本的因素会影响养殖户死猪处理方式选择;母猪和生猪死亡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养殖户损失,因此促进了养殖户申报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户主要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养殖经验的增加,养殖户随意丢弃死猪的比重会下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死猪补贴政策,同时要增加死猪合理处理的相关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河北、山东两省蔬菜产业中的生产规模、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照,对河北蔬菜产业落后于山东蔬菜产业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河北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文献检索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特种油料作物油橄榄和紫苏的具体分布区域,生产现状以及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橄榄要合理布局;改造低产园,建设丰产示范园;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增值相关的科学研究;加大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机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宣传,逐步确立甘肃油橄榄在全国的名牌地位;研究制定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加工、科研协调发展。紫苏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新品种引进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紫苏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农业的现状,分析了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七大优势和六方面的劣势。结合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经济环境,提出了全面实现湖北从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六大转变、走六强农之路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政策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建设生态省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投资保障、经济保障、法律、行政保障、科技保障及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生态省的政策保障体系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不仅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市场供应,同时也对全国的粮食市场供应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河南省粮食生产长期以来追求的主要是高产目标,故粮食产业发展中的优质问题、高效问题、销售问题以及加工转化问题等都没有被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河南省粮食产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粮食短缺已经被粮食相对过剩所取代,片面追  相似文献   

18.
田文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3-5,104
通过对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的意见》解读,认真总结分析了安徽省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根据意见提出了实施畜牧业升级发展思路、主要目标以及保障措施,为实现安徽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发挥省校合作优势 建设西部茶叶大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贵州省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茶学技术与人才优势出发.对贵州建设茶叶大省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就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名特优茶树新品种、引进推广高效安全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增值加工综合技术开发,以及建设1个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打造1个西部茶叶强县等方面带动西部茶叶大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建设畜牧业大省具有理论与实践基础和粮食资源优势。运用性回归模型确定了吉林省畜牧业大学省的奋斗目标,实现目标应重点实施优质肉牛,生猪,禽蛋,毛绒肉羊,鹿茸五大工程,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和选择投资,价格与保护政策,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