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发热的地球     
<正>我们的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不断享受着太阳辐射热的恩惠,形成了今天繁荣的生物圈。当你沐浴着温暖阳光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地球不仅从太阳那里获得热量,而且它自己也在向太空释放热量呢?地球——天然反应堆我们生活的地球被一层薄薄的外壳所包裹,内部禁锢着巨大的能量。当我们偶然成为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的目击者(更糟糕的是成为牺牲者)的时候,我们才醒悟,原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燃烧着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在爱沙尼亚与俄罗斯的交界,两国士兵在边界例行巡逻。双方皆配备履带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有自动枪械和光学系统,还可分辨外来的威胁,例如人类或是交通工具。当双方士兵与机器人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慢慢交会时,一名爱沙尼亚士兵不慎跌倒时误发射了他的突击步枪。俄罗斯机器人记录到枪声后将此举解释为攻击行动,随即决定进行适当回应。不到一秒钟,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机器人在算法的命令下,将武器转向人类目标然  相似文献   

3.
恒星的一生     
<正>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恒星时,往往会觉得它们没有变化。的确,我们今天看到的天空和我们的祖先5000年前所见到的天空景象区别不大,那时,他们最初把恒星连接成星座:如大熊座、金牛座、巨蟹座等等。但是恒星确实是变化的。正像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经历诞生、生存和死亡的阶段。和人类相比,恒星的寿命很长——好几百万年,因此,我们人类的肉眼几乎觉察不到各个恒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轻抚你的脸颊,我的掌心从此盈满阳光;倾听你的微笑,我的心灵从此萌芽幻想。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春的合唱,当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舞动春的渴望——呵,《当代蔬菜》,我要和你一起出发,向着厚土家园,向着每一个洒满汗水的地方,发出春天的邀请函……我的行囊,珍藏着你的每一丝绿意每一缕花香;我的歌声,飞旋着你汲水时的呢喃你拔节时的昂扬。我们握手,一个瞬间就积赞千万颗种子的力量;我们相随,一个春天就浓缩千百年的时光——在一个甲骨文的季节,我触摸过你深沉的根系,血脉一样滚烫;在一条诗经的阡陌上,我阅读过你水中的丽影,花朵般令人神往;在一方秦…  相似文献   

5.
<正>森林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生物在其中筑家安巢,快乐生活。当森林遭到病虫的破坏时,和谐生态环境也就遭到破坏,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共同保卫我们的大家园。1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1保护森林,人人有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部分都是海洋,只有小部分是陆地。人类生活在陆地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离不开森林。绿色浩瀚的森林为我们绿化空气,保护资源,美化环境,提供旅游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一口一口地啃着香甜味美的玉米棒时,当人们吃着金黄的玉米面饼时,当金秋季节农民收获丰硕的玉米成果时,可曾想过:这是玉米育种专家们辛苦劳作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的话】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昭显人类辉煌的历史,展示着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创新、发明和想象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在这里,我们和先哲们对话,沉思历史给予我们的感悟;在这里,沉寂的古老不再刻板,实验探究从此而触发。徜徉在博物馆中,我们就已经感叹宇宙的浩淼与苍茫,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而这些数不胜数的陈列相比于人类的灿烂文明也仅仅是沧海一粟。我们从中汲取一点点知识,慢慢地积累,准备着,为了人类的文明、民主与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好!现在,我们就开始博物馆之旅吧!鱼儿离不开水,人类的起源同样离不开水。就让我们从生命之"源"说起!  相似文献   

8.
《农业网络信息》2001,(11):28-31
回首PC 20年,它的历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历史,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为人羡慕、令人敬仰;他们对PC业的兴起,对计算机技术的繁荣,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不应忘记的。当本文重现历史的一幕幕时,我们会看到什么?无疑,其中有光辉与荣耀,有财富与成就,当然,也有遗憾与悲怆……  相似文献   

9.
(AA———Aa———aa) n 可以作为“一分为三”之模式 ,当n =0时 ,表示“无”事物 ,“无”就是“有” ,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当n =1时 ,表示一个事物存在着三个方面。当n =n时 ,表示n个事物相互作用时 ,结果为 :AAn、aan 和处于中间状态的Aan……。从而说明事物存在着AA、Aa、aa三种状态且三者在自然的、生态的和人类社会的环境中通常处于平衡状态。事物相互作用可以用 (AA———Aa———aa) n 来表达其“一分为三”的规律性。可以反映和说明生物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水蛭,俗名叫蚂蟥,能吸人畜的血,民间医生用来吸血治病,但殊不知它也可在人类中传播疾病。德国一个医疗小组曾发现水蛭能传播艾滋病。这是因为当水蛭叮咬人体时,吸入的血液中的艾滋病病原体在几个星期内都存活着,且具有传染性。当水蛭再叮咬别人时,可将艾滋病病原体传染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朋友将她的一只表送给了我,说她的表太多了。其实,我的也不少,以至在接受赠品时,我常希望那不是一块表,或是一件不带钟表的东西。但当我把玩着这位朋友送的表时,突然感到,我不愿再接受新的表,只是因为我的表太多了吗?在我的潜意识里,是不是还藏着我不愿面对和不敢深思的事物?表,代表的是时间,我们需要表,正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时间里。我们生活在宇宙中,"宇"指无际无涯的空间;"宙"指无始无终的时间。时间无声无形,只有  相似文献   

12.
挤公交车时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之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挪一挪,里面还有空间。当挤上去以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  相似文献   

13.
<正>食盐作为人类的必需品,在水产养殖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在水产养殖中可作为消毒、杀菌和杀虫剂,还可增加水中溶氧,在防病、治病方面有显著效果。一、预防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指引着千百万革命战士为人民的解放而献身:今天,毛泽东思想又哺育着年轻的一代为人类光辉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我校71级毕业回乡当农民的年轻共产党员高旭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高旭在上大学期间就十分注意世界观的改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专业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着高旭同志成长,他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心语     
《农家致富》2013,(15):63
我们可能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可能也永远是不痛不痒的。我们也许有着大把快乐的可能,但是幸福的可能却少之又少,我们需要一种静谧的力量,一种心灵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幸福。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  相似文献   

16.
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我们可以感觉到两种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  相似文献   

17.
一活捉法:(1)在毛雨天时,土壤湿润,鼹鼠就趁时在表土里活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捕捉时,拿着锄,悄悄地蹲在它行动前等待着。因为鼹鼠的耳朵极为灵敏,所以行勤必须要极为轻悄,有风时最好在下风头蹲着。发现它活动时,在它身后很快的用锄向后一扒,可破坏它的回路,当它向后跑见了天时,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物质海洋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物质,也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奥秘,对这神奇的蓝色领域色领域,我们人类有着太多的未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热情正日益高涨。然而然而,对于习惯在陆地生活的人类而言,海洋的神秘莫测同样也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巨大的危险。就单单是水本身产生的巨大水压就令我们望洋兴叹。潜水者在海中深度达10米时米时,他总共受到的压力为2个绝对大气压或地面大气压力的两倍力的两倍。深度每增加10米米,就增加1个大气压个大气压。当我们潜水时可能遇到  相似文献   

19.
土地:中国并不富裕 每个中国人,当他踏进校门的时候,教师和书本就会告诉他:“我国地大物博”,“有××土地”,“××世界第一”等等,似乎中国什么都富有。确实,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们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第三。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三分陆地,七分是水。除去人类不能生存的南极和北极的一些地区,整个地球可供人类居住的土地,大约为13000多万平方公里。50亿人居住在130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人均占有土地约  相似文献   

20.
土霉素诱导土壤可培养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土壤中反复添加不同浓度的土霉素进行预处理,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土壤细菌在含土霉素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用耐药菌发生率作为指标评价了土霉素污染浓度和污染次数对土壤抗土霉素可培养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霉素污染可诱导土壤土霉素抗性细菌的产生,耐药菌发生率与土霉素添加浓度和添加次数有关。当土霉素添加浓度大于4 mg/kg时,一次处理就可诱导土壤可培养细菌产生耐药性;当土霉素浓度为3 mg/kg时,二次处理可诱导土壤可培养细菌产生耐药性;当土霉素浓度为2 mg/kg时,需要5次处理才可诱导土壤可培养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当土霉素浓度为1 mg/kg时,5次处理均没有明显诱导土壤可培养细菌产生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含土霉素的畜禽粪可导致土壤土霉素抗性细菌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