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涂膜可延缓鲜切苹果硬度下降,减少水分和酸性成分的流失,减缓褐变程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苹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在研究的3个浓度中,在4℃冷藏条件下1.0%普鲁兰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1%、0.3%、0.5%)苹果多酚处理鲜切莲藕,通过测定低温贮藏期间色泽、脆度、抗坏血酸、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褐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处理显著抑制了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与其他处理组相比,0.1%苹果多酚处理保持了莲藕较好的色泽和脆度,延缓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降解,减缓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PPO和POD活性的升高。由此表明,苹果多酚处理可较好地保持鲜切莲藕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壳聚糖与植酸涂膜对鲜切苹果褐变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1%壳聚糖、1%植酸和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处理鲜切苹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膜能够降低鲜切苹果的失重率、维持硬度和色差、减缓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缓苹果的褐变,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持抗氧化活性物质维生素C和多酚的含量。贮存至第10天,复合涂膜的鲜切苹果MDA含量比对照低41.94%,初始总色差和贮后总色差的变化值比对照低42.40%。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贮存鲜切苹果的方法,效果优于壳聚糖或植酸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4.
用浓度(V/V)分别为0.2%、0.4%、0.6%、0.8%、1.0%的植酸对鲜切苹果进行涂抹处理,测定鲜切苹果的生理生化指标如丙二醛、硬度、多酚氧化酶、可溶性固形物等,综合感官鉴定的分数确定保鲜效果最佳的植酸浓度。结果表明植酸浓度对鲜切苹果的各项指标均有影响,保鲜效果较好的是0.8%浓度的单一植酸溶液。  相似文献   

5.
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细菌的生长趋势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的细菌总数,利用Gomperts模型来研究其生长规律,并通过细菌数目和感官得分来探讨细菌总数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s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从而能预测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内鲜切苹果中的细菌总数。鲜切苹果最佳贮藏温度为4℃,当细菌总数≤104cfu/g,鲜切苹果仍保持新鲜状态,无明显的褐变和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鲜切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氯化钙4种单一褐变抑制剂及其复配后在同一条件(温度4℃,浸泡时间15 min,储藏时间10 d)下,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苹果经过4种褐变抑制剂处理后,褐变程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各自抑制褐变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柠檬酸4 mg/m L、抗坏血酸3 mg/m L、亚硫酸钠25 mg/m L、氯化钙15 mg/m L;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氯化钙复配后的最佳组合为4.0 mg/m L柠檬酸+2.5 mg/m L抗坏血酸+15 mg/m L氯化钙。  相似文献   

7.
高愿军  司俊娜  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91-992,1013
[目的]为鲜切苹果的保鲜提供依据。[方法]以0.04 mm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膜为包装材料,研究保鲜膜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各处理对苹果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LDPE膜包装的较弱。LDPE包装的鲜切苹果呼吸强度一直保持较低水平。LDPE膜包装鲜切苹果能够自动控制适宜的O2和CO2含量。随着贮藏天数的延长,鲜切苹果中的微生物数量呈增多趋势,贮藏12 d时LDPE膜包装的微生物数量最少。整个贮藏期间LDPE膜包装的鲜切苹果感官得分一直较高,贮藏12 d时LDPE的SSC含量最高,两者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3种保鲜膜包装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鲜切苹果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期,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较适合鲜切苹果的自发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8.
低温贮藏对鲜切富士苹果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切富士苹果在2、6℃和10℃贮藏下的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延缓鲜切富士苹果的褐变和衰老;同时冷藏抑制了丙二醛(MDA)含量和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保持鲜切富士苹果较高品质。与其他2个温度处理相比,在6℃条件下贮藏鲜切富士苹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褐变的发生,还可以降低温度过低导致对鲜切果体的伤害,从而较好地保持鲜切富士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将鲜切苹果分别用1.5%护色保鲜-丝素蛋白混合溶液涂膜处理、1.5%护色保鲜液浸泡、1.5%丝素蛋白溶液浸泡以及未经任何处理,用于研究丝素蛋白涂膜对鲜切水果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期内,鲜切苹果经护色保鲜液与1.5%丝素蛋白溶液混合涂膜处理后,降低了失重率,延缓果肉褐变程度,延缓VC含量的减少,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起到了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鲜切苹果为材料,分别用10、20、30g/L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浸泡处理,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探究鲜切苹果在4℃下贮藏5d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I处理鲜切苹果均可缓解质量的损失,抑制硬度、可滴定酸、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色泽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其中10g/L SPI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其感官特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将碳酸氢钠和抗坏血酸单独及复合对鲜切苹果进行浸泡保鲜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切片褐变程度、感官品质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0g/L碳酸氢钠与10.0g/L抗坏血酸单独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切面褐变,保持鲜切苹果品质。对碳酸氢钠与抗坏血酸复合浓度、处理时间进行正交试验(L9(33)),分析不同正交组合处理对苹果切片褐变指数、褐变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切面明度L*、感官评分等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处理组合:10.0g/L碳酸氢钠和10.0g/L抗坏血酸复合液浸泡处理5min。以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为阳性对照,以蒸馏水为对照,进一步验证该最优处理组合,结果表明,该最优处理组合能有效地抑制低温贮藏过程中苹果切片的褐变,保持果实品质,控制微生物污染,且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异抗坏血酸钠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及用量对油麦菜生物效应、品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N2水平尿素提高油麦菜生物量效果最好,在低、中氮水平(N0.08~0.16g/kg)下,4种氮肥对油麦菜生物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油麦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纤维素和硝酸盐含量均随氮肥用量加大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在氮肥的用量和品种都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规律性。不同种类氮肥对油麦菜各品质的影响差异因用量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氯化钙和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巍  刘晶  吕春晶  王杰  张素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6):3402-3410
【目的】明确苹果鲜切后品质和褐变的变化规律;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与氯化钙(CaCl2)处理的生理作用,筛选理想的保鲜剂。【方法】取成熟期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经去皮、去核后,切分成厚度约为1mm的果片,分别于蒸馏水、1.0%AsA、1.0%CaCl2水溶液中浸泡5min,吸干水分后,用培养皿盛装,置于室温(25℃)条件下于0、0.25、0.5、1、2、4、6、8、10、12h后进行褐变指数、失重率调查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AsA)、总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结果】苹果切分后,蒸馏水浸泡的果片褐化迅速、褐变严重,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大量散失,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下降,糖酸比值上升,PPO、POD活性迅速升高,MD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1.0%AsA和1.0%CaCl2处理均能有效延迟果肉褐化进程,降低褐变程度,抑制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下降,延迟糖酸比值上升以及PPO、POD活性高峰的到来,MDA含量升高。两者相比,1.0%CaCl2的处理效果更好。初步建立了鲜切苹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酚类物质含量高,易挥发性物质散失速率低,不易褐变的品种属于良好的鲜切苹果加工品种。【结论】1.0%CaCl2是鲜切苹果理想的保鲜剂及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清洗剂对切割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次氯酸钠、苯甲酸钠、过氧化氢对切割生菜进行清洗,研究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1%次氯酸钠和质量分数0.5%苯甲酸钠处理能够显著延缓切割生菜叶绿素、Vc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感官品质,贮藏到第10天仍有商品价值;体积分数1.0%过氧化氢处理对保持切割生菜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处理效果略次于苯甲酸钠和次氯酸钠,贮藏6 d后,感官品质和Vc损失较多。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1%、2%、3%不同浓度莲子淀粉膜液(含天然防腐剂nisin)对鲜切菠萝片进行涂膜处理,再装入塑料盒中,用PE薄膜密封,于(5±1)℃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鲜切菠萝的成熟度、流汁率、色泽、硬度和细菌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可食性莲子淀粉涂膜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延缓鲜切菠萝的衰老、褐...  相似文献   

16.
影响鲜切甘薯保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鲜切甘薯保鲜工艺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护色条件的选择,同时对涂膜膜浓度和鲜切甘薯的贮藏温度作了试验,结果表明:选用0.15异抗坏血酸,0.30柠檬酸,0.90NaCl作为前期护色效果最好,异抗坏血酸的护色效果达到显著水平,柠檬酸和NaCl的护色效果不太明显;选用4.8玉米淀粉做涂膜剂涂膜,在13℃下贮藏,可使鲜切甘薯的贮藏期延长至15 d.  相似文献   

17.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从颜色、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质量损失率以及感官评定等方面研究不同含量的银杏叶提取液浸泡处理对鲜切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4 ℃贮藏条件下,与对照(无菌蒸馏水浸泡处理)相比,银杏叶提取液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抑制褐变,减少水分散失,延缓硬度下降,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好地保持鲜切苹果的品质,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5 g/L的银杏叶提取液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低糖果脯降水分活性保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提出了低糖苹果脯安全贮存的水分活度值,并比较了氯化钠、乙醇、甘油、丙二醇、柠檬酸、柠檬酸钠等6种溶质的降水分活性能力,结果表明,果脯水分含量在30%-40%之间时,氯化钠的降水分活性能力最强,进而对选定的3种降水分活性剂用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低糖苹果脯安全贮存所需要的最适剂量,进而提出了低糖果脯保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