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解免疫不同圆环病毒病疫苗的抗体水平,给养殖户提供合适的免疫依据,对福建省不同地区8个猪场在使用不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免疫程序后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场和未免疫场各阶段种猪群的猪圆环病毒病抗体阳性率皆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阶段种猪群的S/P平均值,免疫场较未免疫场更高;同时通过比较变异系数发现,未免疫场种猪的抗体水平更活跃;14日龄免疫亚单位疫苗后抗体水平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免疫全病毒灭活苗后抗体水平仍持续下降。综上,种猪群免疫圆环病毒病疫苗是必要的,亚单位疫苗比全病毒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猪业》2013,(8):71-71
试验目的是评估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死亡率的影响。研究采用2X2析因试验设计,根据PCV2疫苗免疫与否分为免疫与对照2个水平。根据性别分为去势公猪和小母猪2个水平。不同性别的猪(PICL337X1050)被随机分为疫苗免疫组和未免疫对照组。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试验,即试验一,在猪9周龄和11周龄时接种疫苗;试验二,在猪5周龄和7周龄时接种疫苗。从11周龄开始,对试验期间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数据进行采集。记录每栏的猪体重和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猪圆环病毒疫苗临床免疫效果,本试验以某规模猪场90头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选择了5种PCV-2疫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免疫组在实验室检测、生产数据以及经济效益评估上均显示一定的优势,猪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对商品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保护及提高生产效益都是有益的。建议通过病毒血症监测,进行圆环病毒疫苗的选择,对感染压力小的猪场可选择灭活苗,在首免日龄、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推荐使用2针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圆环病毒疫苗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种商品化疫苗,免疫11日龄仔猪,试验结果表明5种疫苗应激很小,不同疫苗免疫均能提高保育猪成活率,改善料肉比(P〈0.05),降低单位增重成本(P〈0.05),综合净增重、料肉比、增重成本分析,5种疫苗对猪群生长性能改善以疫苗D和E效果最为显著,为疫苗临床应用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和相关文献显示,猪圆环病毒病(PCVD)在中国感染情况严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地控制本病,本试验选用了几种新上市的PCVD国产灭活苗对育肥猪群进行免疫试验,使用ELISA方法对试验猪群进行了抗体消长的跟踪,使用SPSS生物统计软件对抗体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肥猪在2周龄前后免疫1次,10周龄前后进行加强免疫,可保证整个育肥期猪群不受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从河南省信阳和驻马店地区62个猪场共收集免疫过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的猪血液,利用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猪场猪群的疫苗免疫合格率最高是PRV疫苗(87.06%);其次是CSFV疫苗(76.24%);PRRSV和PCV2的疫苗免疫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5.20%和50.78%。4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有较大的差别,规模猪场的猪群某些疫病的抗体未必比散养猪群高。种猪群的4种疫苗的免疫合格率最高,商品猪中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后抗体合格率比较后发现,断奶仔猪群PRRSV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哺乳仔猪,育肥猪群合格率要比哺乳仔猪群和断奶仔猪群的抗体合格率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圆环病毒疫苗的应用效果,接种圆环病毒疫苗的猪群与空白对照组生产性能差别。主动免疫仔猪发病率,死淘率,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被动免疫母猪,出生时仔猪死胎率、仔猪成活率、断奶时成活率。以评价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效果,结果表明:被动免疫母猪结果显示,仔猪出生时死胎率下降了3.6%,仔猪发病率降低10.2%,断奶成活率提高4.4%;在产房阶段仔猪成活率圆环病毒组比空白组高2%;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11,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多52g;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有助于提高仔猪存活率,解除免疫抑制,改善仔猪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养猪行业普遍以降本增效作为经营管理的目标,为评估两种价格差异较大的圆环病毒疫苗免疫的投入产出比,给同行提供圆环病毒疫苗筛选评估的数据。选取某种猪场生产的商品育肥猪,在断奶时分A/B两组分别免疫圆环病毒A苗和B苗,比较育肥猪的出栏均重、正品率和料肉比数据,进而比较投入产出比。结果显示,A组正品率96.65%,B组正品率94.03%,差异显著(P<0.05)。A组育肥猪的出栏均重为145.8 kg、平均日增重为736.7 g、料肉比为2.898;B组育肥猪的出栏均重为149.0 kg、平均日增重为710.0 g、料肉比为2.881,差异不显著(P>0.05)。A组免疫的猪圆环病毒疫苗价格高,但综合比较各项生产成绩及投入产出比,免疫A疫苗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B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圆环病毒疫苗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种商品化疫苗,免疫3周龄仔猪,试验结果表明3种疫苗免疫后保育猪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5%、92.2%和96.1%;料肉比分别为1.35:1、1.44:1和1.41:1;日增重分别为A组日增重为418g,B组日增重为391g,C组日增重为400g,综合成活率、残次率、日增重、料肉比分析,3种疫苗对猪群生长性能改善以疫苗A效果最为显著。从经济效益上,A组比B组每头效益高37.48元;A组比C组每头效益高24.12元,性价比A疫苗"YZ株"最高。为规模化猪场预防PCV-2免疫接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田间评估母源抗体对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影响,将14日龄仔猪分成8组分别进行试验,接种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售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应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等方法评价免疫效果。结果为:14日龄仔猪猪圆环疫苗抗体的S/P值为1.98~2.08,经F检验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8和68日龄为1.67~1.8和0.99~1.24;134日龄为1.4~2.0,经检验各疫苗免疫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仔猪在较高圆环母源抗体下免疫不同类型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后至120日龄内均能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但不同疫苗的成活率和增重效果则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猪瘟疫苗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对育肥猪免疫效果和生产成绩的影响,以便为规模猪场在选择猪瘟疫苗时提供参考。本试验从汉中某代养场选取了一批健康的断奶仔猪分成三组,A组免疫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简称E2亚单位疫苗),B组免疫猪瘟活疫苗(脾淋源),C组为对照组不做猪瘟疫苗免疫。免疫60 d后各组随机抽取10、15和12份血样用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对育肥猪的免疫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E2亚单位疫苗相比于猪瘟活疫苗能够明显提高育肥猪抗体阻断率和降低离散度,并且有助于育肥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2.
王栋 《兽医导刊》2015,(3):39-40
<正>2014年选取了116个猪场做了病原学的调查,采集的样品数约有484个,其中圆环病毒的检出率约为54.96%,对于我国来说这样的检出率已经是很高了。疫苗在疫病的防控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感染,显著降低猪圆环病毒感染猪群的临床症状,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猪群内的圆环病毒的存在量,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增加养殖效益;降低猪圆环病毒以及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引起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明显降低保育猪及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ZJ/C株)在规模猪场的临床使用效果,选取300头14日龄仔猪,平均分为2组,免疫组于14日龄每头肌肉注射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2 mL,对照组每头注射生理盐水2 mL,于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集7次血样检测各阶段圆环病毒2型抗体,并记录2组在保育及肥育阶段的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7天,免疫组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免疫后第14天免疫组抗体阳性率已达97%。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猪在保育阶段日增重提高16 g、料重比降低0.08、成活率提高5.4个百分点;在肥育阶段,日增重提高32 g、料重比降低0.07、呼吸道病发病率下降16.5个百分点、成活率提高3.7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试验猪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ZJ/C株)可预防圆环病毒对猪体的危害,提高猪群整体健康度及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及其不同免疫程序对PCV-2免疫效果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4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仔猪180头,随机均分为6组,依次为进口疫苗1免疫组(1组)、国产疫苗1单针免疫组(2组)、国产疫苗1双针免疫组(3组)、国产疫苗2单针免疫组(4组)、国产疫苗2双针免疫组(5组)和对照组。进口疫苗1免疫组在仔猪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单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2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双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28日龄时再注射1 mL疫苗;对照组14,25日龄时注射1 mL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均能显著提高试验猪的PCV-2抗体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试验猪群的生产性能;此外,国产疫苗1和2的双针免疫组效果明显优于国产疫苗1和2的单针免疫组。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不同圆环病毒2型疫苗对生猪生长肥育期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国产和进口两种疫苗,对同一批23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去势仔猪360头,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20头,A组免疫国产SEPPIC佐剂PCV2a全病毒灭活疫苗(WH株)、B组免疫进口水质佐剂亚单位疫苗(PCV2a Cap蛋白),C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显示,与国产圆环病毒2型疫苗相比,进口疫苗在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及免疫保护期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规模猪场不同猪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及场区病毒载量分布特点,在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猪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猪场不同孕龄母猪、不同阶段生长猪群,以及各生产阶段场区环境,采集猪鼻拭子和场区环境拭子进行PRV-gE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94份猪鼻拭子中,检出42份PRV-gE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14.28%;母猪群PRV-gE阳性率为17.83%(23/129),且妊娠前后各阶段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期较高(24.00%),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阶段生长猪群的平均PRV-gE阳性率为11.52%(19/165),随日龄增加,阳性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0~90日龄育肥猪最高(28.13%),与其他生长阶段猪群差异明显(P<0.05);除饲料、水源、上猪台和出猪台外,其他大部分场区环境均检测到PRV-gE核酸阳性;育肥猪群病毒载量最高,为3.6×105拷贝数/mL,其猪舍环境的病毒载量也较高,与其他环境及生长阶段猪群差异均明显(P<0.05)。结果表明,不同猪群包括免疫猪群均可遭受PRV野毒感染,尤其是母猪妊娠中期和猪育肥阶段早期,且大部分场区环境均可被污染。结果提示,规模猪场要加强各种猪群尤其是育肥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通过监测来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当前安徽省猪群中PCV2感染情况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采集了12个猪场的289份猪扁桃体和289份猪血清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扁桃体中的PCV2,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PCV2抗体。试验结果显示:猪群PCV2感染率为11.8%,其中大型猪场、中型猪场、小型猪场感染率分别为8%、0%、26%,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育肥猪感染率分别为12%、16%、0%、17%;猪群PCV2抗体阳性率92.4%,其中大型猪场、中型猪场、小型猪场阳性率分别为96%、82%、98%,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育肥猪阳性率分别为100%、91%、82%、98%。安徽省猪群存在PCV2隐性感染,其中小型猪场及育肥猪群感染率较高;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阶段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免疫效果,主要通过检测猪只的料重比、死亡率、淘汰率、成活率,选择一种最佳的免疫方式在实际生产中运用。采用大规模群体试验(猪群数量约40 000头),在14、35日龄以及在14、35、63日龄分别进行2次和3次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结果表明,与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2次相比,免疫3次在降低猪只的死亡率、淘汰率和料重比,以及提高猪只的成活率上更优越。结论: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3次的效果优于免疫2次,猪场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时可以根据猪场的实际状况进行3次免疫。  相似文献   

19.
在某个存在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的规模猪场,通过使用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ST传代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免疫前该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平均ELISA阻断率低于40%),猪群表现为不稳定,存活率低,并且病原检测到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与弱毒苗相比较,猪瘟E2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猪瘟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猪群成活率明显提升。临床应用结果表明E2亚单位疫苗可以突破免疫抑制的影响,在猪群存在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提高猪瘟抗体水平,提供有效保护,提升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对猪圆环病毒有显著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将80头28日龄健康三元杂交猪随机分5组:中药1组、中药2组、中药3组、病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以PCVII型病毒疫苗免疫后,观察猪群的生长情况,并于试验前、免疫后28天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含量,试验期为30天。结果:中药组均能延缓发病时间,减轻病理损伤,促进病猪康复,有效降低猪的死亡率,尤以3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