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广东中山、珠海及周边地区杂交尖塘鳢养殖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对于杂交尖塘鳢苗种的需求逐年提升,促进了杂交尖塘鳢种苗行业的迅速发展。然而,由于一些苗场对亲鱼挑选不严谨,生产不规范、不科学,导致苗种生产能力低,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笔者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对杂交尖塘鳢土池规模化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引进的尖塘鳢属鱼类有云斑尖塘鳢(O.marmoratus Bleeker)和线纹尖塘鳢(O.lineolatus Steindachner),而其杂交种具有摄食强、耐粗饲,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高等特点,养殖性能得以较大提高,深受业者青睐。近年来,广东珠海及周边地区杂交尖塘鳢养殖面积达6000亩。然而,与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养殖不同,杂交尖塘鳢具有自身的生长特性,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相应的技术措施,才有  相似文献   

3.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 (Steindachner,1867)分类上属鲈形目(Percifo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tridae)、尖塘鳢属(Oxyeleotris),俗称澳洲笋壳鱼,是澳洲科学家多年选育后获得的优良养殖品种,其在我国与东南亚一带亦极受市场追捧,市场认知度与需求量可与石斑鱼相媲美,市场前景广阔。1998年,国内开始引进澳洲线纹尖塘鳢养殖,陆剑林等对澳洲线纹尖塘鳢引种养殖作了初步观察,目前,国内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靠进口。为发展与推广线纹尖塘鳢养殖,广东省东莞市南方特种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选育有亲本1000多组,现就线纹尖塘…  相似文献   

4.
正笋壳鱼是广东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名优养殖鱼类,分类上属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有泰国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澳洲笋壳鱼(学名线纹尖塘鳢)和杂交笋壳鱼(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目前养殖的主要是泰国笋壳鱼和杂交笋壳鱼。笋壳鱼肉质好,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效益高而且稳定。笋  相似文献   

5.
广东近年来笋壳鱼养殖业发展较快一笋壳鱼是尖塘鳢的俗称,目前广东养殖品种有云斑尖塘鳢(泰国笋壳鱼)、线纹尖塘鳢(澳洲笋壳鱼)和杂交尖塘鳢(即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种的杂交种)。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套养和笼箱养殖等,广东目前以池塘主养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杂交尖塘鳢是以云斑尖塘鳢为母本、线纹尖塘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的新品种,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珠海地区养殖发展较快。目前在其育苗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鱼苗中间培育阶段(1~3厘米)死亡率较高。结合实际生产,在各环境因素中,养殖密度对鱼苗的生长、成活  相似文献   

7.
云斑尖塘鳢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生产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重点对云斑尖塘鳢人工繁殖及早期仔鱼培育技术作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尖塘鳢,俗名笋壳鱼,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尖塘鳢的繁殖生产季节一般集中在5月~8月,选择云斑尖塘鳢(O.marmoratus)(♀)和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通过越冬强化培育尖塘鳢亲鱼,对来年提高杂交尖塘鳢育苗成活率起到关键的作用,意义深远。一、池塘准备10月中旬,在亲鱼放养前10d~15d,用漂白粉或茶麸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水深5cm~10cm,每  相似文献   

9.
泰国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隶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原产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等国,是热带、亚热带的优质淡水鱼之一。该鱼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在我国广东、海南及华东地区的养殖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泰国笋壳鱼的苗种培育尚未有成熟的技术,苗种  相似文献   

10.
正笋壳鱼是广东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名优养殖鱼类,分类上属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包括泰国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澳洲笋壳鱼(学名线纹尖塘鳢)和杂交笋壳鱼(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目前养殖的主要是泰国笋壳鱼和杂交笋壳鱼。由于笋壳鱼肉质好,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效益高而且稳定。笋壳鱼的病害较少,对笋壳鱼危害最大的就是两种病毒病,即神经坏死病毒病和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分别造成鱼  相似文献   

11.
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云斑、线纹尖塘鳢的自繁后代,经过强化培育、性腺促熟后,2009年5-9月开展人工杂交试验。试验结果:孵化水温28~30℃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孵化时间68h,受精率为90.0%,孵化率为83.6%,培苗出苗率为60.51%,研究证明尖塘鳢属种间杂交可以成功。  相似文献   

12.
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F1)间的遗传关系。筛选得到25个随机引物均在亲本和杂交子一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正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90)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948);反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301)也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089)。说明正反交子代在遗传关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对扩增带和聚类图的分析均得到这一结果,表明F1所接受的双亲遗传物质并非完全对等的,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可能更多来自母本。  相似文献   

13.
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苗种供应将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塘鳢的苗种来源,我们在2003~2004年进行了池塘塘鳢苗种拟自然繁殖及培育生产性试验,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土池培育尖塘鳢苗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尖塘鳢的土池苗种培育技术 ,依据鱼苗的食性进行饲料投放和水质培育。 2 0 0 3年 5~ 6月 ,在 5口面积 12 0 0~ 2 5 0 0m2 的土池中放养人工孵化的鱼苗 136 5万尾 ,经 4 3~ 5 5d培育 ,收获规格 3 1~ 3 8cm的苗种 36 19万尾 ,培苗成活率 2 6 5 1% ,实现了尖塘鳢苗种土池规模化培育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沙塘鳢在江南地区俗名土甫鱼、土步鱼、刺虎鱼等。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因素,野生沙塘鳢越来越少,市场上价格一直走高,为此,我们利用冬季河蟹塘套养沙塘鳢的模式,探索沙塘鳢池塘养殖方式。一、苗种放养准备为确保初次养殖成功,放养的苗种以冬季清塘中收集的野生苗为主,在20亩蟹塘放养了总量为70千克沙塘鳢鱼苗,规格为40尾/千克,体长8~10厘米。放养时间在12月初,利用河蟹上市期后蟹塘容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由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的自交、杂交及其回交试验组合及其子一代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持续360d养殖试验,通过测量各组试验鱼的形态性状和生产性能,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正反杂交还是回交,其子代在形态性状和生产性能方面均出现较大变化,通过杂交子一代与云斑尖塘鳢亲本进行回交所得到的回交杂种在体色上得到改良,成活率、生长速率、起捕率、饵料转化率等各项生产性能也得到较好的巩固。  相似文献   

17.
云斑尖塘鳢(Oxyeleoeris marmoratus)俗称泰国笋壳鱼。我所于2005年7月31日引进云斑尖塘鳢苗种进行苗种集约化培育和越冬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福建莆田淡水增养殖科研中试基地,试验池塘为闲置的鳗鱼池,上方搭盖白色塑料薄膜,池底放置若干数量的PV短管,排污口上设置防逃网,  相似文献   

18.
正尖塘鳢是指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两种尖塘鳢属鱼类,俗称笋壳鱼,为暖水性经济鱼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随着国内特别是广东及华南地区尖塘鳢养殖面积的扩大,尖塘鳢发病情况越来越多,尖塘鳢常见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烂身病1.流行情况及症状主要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单胞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水温较低的冬春季,病变部位以鱼头部和尾部较多,溃烂后可见骨;可能  相似文献   

19.
尖塘鳢的育苗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没有尖塘鳢属鱼类的记载,世界上报道的有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尾斑尖塘鳢等,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其中,云斑尖塘鳢(1986年)和线纹尖塘鳢(1996年)先后引进我国珠三角地区.前者在泰国和我国俗称"泰国笋壳鱼",后者在澳洲英文俗称"睡鲶",在我国因怕误认为与鲶鱼近似,故又译成"睡鳕",俗称为"澳洲笋壳鱼".澳洲笋壳鱼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目前,泰国笋壳鱼和澳洲笋壳鱼在广东已有了一定的市场,现就这两种笋壳鱼的繁殖生产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称褐塘鳢、尖塘鳢或褐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较大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