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害虫关键基因为靶向的RNA干扰技术在害虫可持续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核酸纳米递送平台和dsRNA的高效合成技术日渐成熟,RNA杀虫剂的研发速度加快。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RNA杀虫剂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对纳米载体高效递送dsRNA平台及纳米载体介导的核酸体壁渗透系统、工程菌批量合成发夹结构RNA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RNA杀虫剂的田间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有关转基因植物农药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植物农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派目标基因插入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使其遗传组成改变;以达到防浪病、虫、草、鼠害目的而产生的植物农药产品。在美国这种农药被称为“pjantpesti-”,这与一般意义的生物农药是有区别的。为完善基因工程工作的安全管理,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发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部又针对我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于1996年制订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转基因植物农药的安全性问题还涉及到昆虫抗性的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历史上,常规育种技术在提高作物抗虫…  相似文献   

3.
RNA沉默技术由于其简便、高效及高特异性在各种模式和非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使其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优良性状的生物技术。RNA沉默在植物转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十分广泛,目前已经成功研究培育出许多抗病毒、抗虫转基因植物,为农业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转基因介导RNA沉默在抗虫与抗病毒研究方面的进展,加深人们对转基因植物抗虫与抗病毒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植物抗病毒道传工程中利用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弱毒株系的完整基因组、病毒反义RNA序列和RNA随体序列等方法获得作物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本文列举了这些方法的最新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及其在水稻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基因沉默机制。RNAi作为新兴的基因阻断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到动植物功能基因组和植物抗病研究中。在抗病毒研究中,人为地将与病毒或宿主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分子导入转基因植株,引起与其同源的基因发生沉默,达到抗病毒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RNA干扰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水稻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原真菌是农业上的第一大病原菌,能够持续性地给全球的作物和果蔬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也带来了真菌耐药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应对病原真菌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迫在眉睫。喷雾诱导基因沉默(spray induced gene silencing,SIGS)技术是一种通过外源施用双链RNA或小干扰RNA的方式来控制病原体关键靶标基因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产上颇具潜力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病原真菌的防控。本文主要综述了SIGS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农药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在全球多个国家普遍发生,其幼虫可为害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该虫于2019年初入侵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控形势严峻。为寻求一种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方法,本文对草地贪夜蛾潜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靶标致死基因、RNAi传统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递送技术的瓶颈以及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进行概括,并对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RNA介导的植物病毒抗性(RMVR)、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基因沉默可能是植物抵抗病毒的一种机制,深入研究基因沉默不仅在抗病机制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彻底解决植物病毒问题有较大的潜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花叶病毒RNA及外壳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烟草经植物激活蛋白处理后,植株体内烟草花叶病毒RNA含量比对照降低28%;用ELISA和Western方法检测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含量,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20.7%和25.0%。植物激活蛋白显著干扰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体外聚合过程,22—37%条件下其干扰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有农药分类入手,介绍了生物农药的一般概念,特别是植物农药(Plant-Incorporated-Protectants,PIPs)的概念及其安全性评价原则。并以B.t10转基因玉米为例,详细解析了PIPs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靶标——蛋白及相关遗传物质如蛋白编码基因、标志基因、报告基因;一般资料要求,如毒性、致敏性、抗药性和非预期效应;评价原则和决策依据,为今后评价此类农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纳米农药及载体材料的增效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容易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科技的长足进步推动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在交叉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依托的药剂递送系统,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农药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结合最新的纳米农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纳米农药的概念,介绍纳米农药的载体种类,分析纳米农药扩大靶标接触面积、促进植物内吸作用、提升叶面附着能力和调控药剂精准释放的增效机理,并对纳米农药的前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邱德文 《植物保护》2010,36(4):15-18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农药资源筛选评价体系、基因工程、发酵代谢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研制出的多种高效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物;提出未来5~10年,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领域主要工作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明确不同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分子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有关领域共享技术的合作研究平台,提高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国家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药、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为植物化学保护的三大支柱,其中施药技术是连接农药学科和植保机械学科的关键环节,是农药从研发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农药科学使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农药和施药量的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工程学、气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农药雾滴雾化与运动特性、沉积与分布状态、流失与飘失行为,以及害虫行为与农药雾滴雾化运动和沉积分布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总结该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为提高植保机械水平与施药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防治效果、减轻农药负面影响、提高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期间以植保无人机低容量施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航空植保产业发展迅速。科研协作研究与大量田间试验示范表明,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能够提高靶标作物上药液沉积量并减少农药流失,实现精准减量施药;同时能够解决地面机具无法作业时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航空植保技术实现了人机分离作业,避免了农药中毒,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目的。以水稻为对象,综述植保无人机在农药减量、水稻病虫害防效、技术简易性、农药利用率提升、水稻增产以及成本效益提升等发面发挥的作用。航空植保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植保无人机智能精准控制系统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研发步伐,且植保无人机的普及性提出了飞防药剂、助剂和施药飘移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基于此进一步梳理总结了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农药减施增效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植物保护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纳米乳剂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粒径小以及缓释增效等优点,从而提高农药在靶标表面的附着、沉积和渗透,并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风险。本文介绍了纳米乳剂的组成成分以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乳剂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同时对目前有较大争议的关于纳米乳剂和微乳剂的界限进行了讨论,并对该领域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乳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represent a biodegradable, biocompatible nanomaterial made from viral coat proteins that can improve the delivery of antigens, drugs, nucleic acids, and other substances, with most applications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Regarding agricultural viruses, many insect and plant virus coat proteins have been shown to assemble into VLPs accurately. In addition, some plant virus-based VLPs have been used in medical studies. However, to our knowledg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lant/insect virus-based VLPs in agriculture remains largely underexplored. This review focuses on why and how to engineer coat proteins of plant/insect viruses as functionalized VLPs, and how to exploit VLPs in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The first part of the review describes four different 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loading cargo at the inner or the outer surface of VLP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argo and purpose. Second, the literature on plant and insect viruses the coat proteins of which have been confirmed to self-assemble into VLPs is reviewed. These VLPs are good candidates for developing VLP-based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strategies. Lastly, the concepts of plant/insect virus-based VLPs for delivering insecticidal and antiviral components (e.g., double-stranded RNA, peptides, and chemicals) are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future prospects of VLP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In addition, some concerns are raised about VLP production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short-term resistance of hosts to VLP uptake. Overall, this review is expected to stimulate interest and research exploring plant/insect virus-based VLP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 202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稻病虫草害治理60年: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随着感性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显著提高产量的同时,严重削弱了稻田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导致病虫草危害加重。为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危害,防治技术和治理策略已经历了从化学防治、初级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进而生态治理等多个阶段的发展。然而,尽管在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对当季作物危害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每年挽回稻谷损失数千万吨,但小虫成大灾、多病共发、杂草群落演变、重要病虫草害抗药性突出等问题,仍严重地威胁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确保水稻生产的可持续集约发展,植物保护研究必须从建设健康稻田系统总体目标出发,加强与相关学科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和稻田生态系统自然调控功能,并完善管理和政策保障体系,以确保绿色防控、生态治理技术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为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与其它来源的抗虫蛋白相比,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虫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影响其抗虫效果的因素也很多。文中列举分析了PI抗虫作用的机理以及目前研究的新进展,提出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植保无人飞机是现代植保施药机械,具有作业效率高、精准、节水省药、灵活机动和对施药人员安全等特点,然而,与传统施药方式不同,其用水量少,喷施农药浓度高,喷雾易飘移,存在潜在的应用风险。目前关于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雾滴沉积分布、飘移影响因素和防治效果评价等领域,有关其在膳食风险、环境风险和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研究较少,且药剂登记和管理标准法规等相对滞后。为全面了解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以及管理现状,本文综述了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风险研究及国际航空植保农药登记管理情况,总结了我国在该领域发展潜力和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植保无人飞机安全施用农药和登记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农户能够直观了解及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信息,帮助农户通过智能手机在农田、果园和茶园等现场方便快捷地获取作物病虫害图文识别要点与科学防治方法,为农户提供在线植保技术服务,本研究采用RESTful Web 服务架构设计,运用HTML5移动Web开发技术,借助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开发了一款跨平台 (android/iOS) 的农药速查软件系统,实现了农药信息查询、病虫害图谱查询及后台数据管理等功能。通过建立农药与病虫害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从农药名称和病虫害名称两个途径查询农药信息;所构建的数据库涵盖了蔬菜、果树、水稻、茶叶及烟草等共30种福建省常规种植作物上的重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技术。初步运用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整体实用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农药速查系统能够满足植保新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需求,可为农户提供简单便捷、对症下药的在线植保科技服务,对提高用户安全施药和科学防控能力、推进农药的增效减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