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系统研究火龙果的水肥耦合效应,制定适宜的灌水施肥方案,为其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紫红龙(Hylocereus polyrhizus,Zihonglong)为试验材料,以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共设20个处理,进行2018—2019连续2年的定株水肥耦合试验,统计火龙果周年产量和各批次单果重,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探究水、氮、钾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采用频率分析法对产量和品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以获取高产优质下的灌水施肥方案。【结果】不同处理水氮钾的供应对火龙果果实可溶性蛋白、糖酸比等品质指标影响显著(P<0.05,下同),处理10(田间持水量40%、N 300 kg/ha、K2O 375 kg/ha)和处理15(田间持水量60%、N 300 kg/ha、K2O 375 kg/ha)的果实蛋白质含量相对于其他处理有所提升,处理4(田间持水量72%、N 122 kg/ha、K2O 152 kg/ha)相对于其他处理明显降低火龙果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提升糖酸比值,改善果实风味,但也降低果实中总酚含量。整体来看,产量和综合品质均随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因素对产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程度均表现为田间持水量>施氮量>施钾量,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对于火龙果产量的交互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田间持水量与施氮量对产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田间持水量52.43%~70.86%、N 215.17~511.00 kg/ha、K2O 148.99~565.47 kg/ha时,火龙果产量可达22500 kg/ha以上;在田间持水量48.25%~64.68%、N 247.89~404.48 kg/ha、K2O 247.30~581.51 kg/ha时,火龙果综合品质评分达80分以上。【结论】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水平显著影响火龙果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适宜的灌水和充足的氮钾供应可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三者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滴灌条件下,火龙果高产优质的灌水施肥方案为:田间持水量52%~65%,N 247.89~404.48 kg/ha,K2O247.30~565.47 kg/ha。该优化方案可供同等肥力水平火龙果园水肥一体化模式下的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中低肥力果园火龙果科学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2018-2020年在贵州省火龙果典型产区罗甸县进行定株施肥试验,设置5个施钾肥处理:CK(仅施机肥)、K0(0g/桩)、K1(150 g/桩)、K2(300 g/桩)、K3(450 g/桩),统计火龙果周年产量,测定植株养分浓度和果实品质指标,分析不同施钾水平火龙果的养分分配与产量品质。【结果】火龙果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积累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茎蔓、果肉和果皮中的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钾>氮>磷。中肥力果园,随施钾量增加火龙果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随时间推移,肥料效应更为显著;低肥力果园,施钾肥较不施钾肥产量增加显著,但钾肥用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中、低肥力果园连续3年施钾肥,各施钾处理(K1~K3)产量较未施钾肥的处理(K0)分别提高4.8%~21.66%、20.72%~26.35%。施用钾肥能够促进火龙果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中、低肥力果园施钾肥能保证火龙果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适宜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300g/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夏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产量的影响效应,为该品种钾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钾肥施用量(0、75、150、225、300、375 kg/ha)对甘薯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夏甘薯龙薯24号各处理间茎粗无差异,各处理间平均单株蔓重差异显著(P<0.05,下同),低钾处理有所增加,高钾处理下受到抑制;施钾可以提高基部分枝数.不同施钾量间块根干率存在差异,不施肥处理虽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低,但其薯块干物质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低钾处理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高钾处理大中薯率反而下降.施钾能提高块根膨大期(移栽后90~120 d)的块根膨大速率峰值、块根干重积累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地上部茎叶重量与地下部块根重量的比值(T/R).以鲜薯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50 kg/ha,以薯干和淀粉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12.5 kg/ha,以生物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162.5 kg/ha.钾肥吸收利用率呈现肥料报酬递减的规律.[结论]在土壤含钾量为120mg/kg的肥力水平下,施N 90 kg/ha、P2O590kg/ha、K2O 300 kg/ha,夏甘薯龙薯24号获得最高鲜薯产量57190.5 kg/ha,最高薯干产量为15876.1 kg/ha,最高淀粉产量为10174.2 kg/h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水溶性硅肥对烟叶质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西省烟叶生产中全水溶性硅肥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干旱地和水田中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全水溶性硅肥施用量(60、120和180、0kg/ha)对烟叶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两种土壤类型中施用硅肥处理与对照(0kg/ha)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烟叶的单叶重;硅肥施用量60、120和180kg/ha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长9.1%、9.5%和10.7%;施用全水溶性硅肥对原烟外观质量及烤烟等级影响不明显;120kg/ha处理的产值最高,为47707.7元/ha,180kg/ha处理其次。为47699.6元,ha,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结论】施用全水溶性硅肥能改善原炯品质,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并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硅钙磷肥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土壤养分等的影响,为改善蔗区土壤酸化状况及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连作甘蔗的酸化蔗地,设6个处理,即处理A(对照,只施用氮、钾肥)及在处理A基础上配施不同组合硅钙磷肥和有机肥的5个处理,处理B(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225 kg/ha)、处理C(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300 kg/ha)、处理D(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225 kg/ha)、处理E(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300 kg/ha)、处理F(处理B+有机肥7500 kg/ha),测定甘蔗出苗率等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及锤度,取样测定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同时取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对甘蔗分蘖、株高、有效茎及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其中处理E和处理F增产率分别为23.06%和22.53%。在硅钙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后对甘蔗蔗茎中氮、钾养分积累效果影响显著,但对磷养分积累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当季土壤pH相比对照提高了0.11~0.38,但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结论】在施用氮、钾肥的基础上配施硅钙肥及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盐基离子数量,减少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有效减缓土壤酸化进程。施用SiO2450 kg/ha、CaO 300 kg/ha和P2O5225 kg/ha并配施有机肥7500 kg/ha,能促进蔗茎氮、钾养分的积累,同时在甘蔗增产及减缓土壤酸化方面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为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雷波县脐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以不施钾肥为对照(CK),设置5个钾肥用量,分别为0.25 kg/株(T1),0.5 kg/株(T2),0.75 kg/株(T3),1 kg/株(T4),1.25 kg/株(T5)。研究了脐橙光合参数、果实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显著增加了脐橙叶片长度、宽度和SPAD值,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提高产量、果实单果重、纵横径有显著的效果,随着钾肥施用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钾肥施用量为0.75 kg/株时的效果最好。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钾肥施用量为0.75 kg/株时,对品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结论】钾肥对促进脐橙果树生长、增加果实产量以及改善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钾肥施用量为0.75 kg/株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施钾量对烤烟新品种‘川烟 200’生长发育、烟叶产质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川烟 200’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设置 0、240、285、315、345、390 kg/hm2(分别命名为 K0、K240、K285、K315、K345、K390)6 个施钾量梯度,分析不同施钾量下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内在化学成分以及钾肥利用效率的特征。【结果】施用钾肥能够促进烟株前期(团棵期前)生长发育尤其是株高、有效叶片数和节距的生长,而对中期(团棵期到打顶期)生长影响较小;与 K0(CK)相比,施钾后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的增幅分别为 19.02%~22.60%、24.65%~47.28% 和 3.26%~20.33%,各项指标均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且 K315 处理中上等烟比例最大、较 K0(CK)提高 5.5 个百分点;与 K0(CK)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烟叶中的烟碱含量 37.29%~66.10%,钾肥施用量在 315~345 kg/hm2 更有利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与 K0(CK)相比,适宜施用钾肥能够增加烟株各器官和整株生物量,茎生物量累积以 K315 处理最高、为 1 585.77 kg/hm2,根、叶和整株生物量累积各施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烤烟不同器官钾素分配特征表现为叶>茎>根,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其中 K315 处理叶片钾素分配比例高达 50.89%。与 K0(CK)相比,施钾显著增加了烟叶中钾素累积量、增幅为 54.27%~109.31%,K315 处理茎、叶和整株钾素累积量最大,分别为25.73、35.06、68.90 kg/hm2;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其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分别为 14.06%、13.15%和 7.01%,但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增加而下降,土壤钾素盈余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合理施用钾肥可以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提升优质烟叶占比、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促进养分吸收、提高钾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烟叶品质、经济性状和钾肥利用效率,广元烟区‘川烟 200’钾肥合理推荐量为 315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有机无机钾肥施用的最佳配比,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甜玉米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粗、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降低秃尖长,但对苞叶数及穗行数无显著影响。施用钾肥促进了甜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1.02%~26.04%、28.42%~47.39%和35.87%~68.97%。同时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数量。等施钾量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0%有机钾+70%无机钾处理的玉米产量、农学效率、钾素积累量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8 755kg/hm~2、21.53 kg/kg、194.89 kg/hm~2和44.19%,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钾素主要积累在甜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中。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高于全部施用化肥处理,且随着有机钾在总施钾量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也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有机无机钾肥配施较全部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有机和无机钾肥3∶7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沼液和钾肥配合施用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沼液在陕西渭北旱塬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礼泉短枝富士为试材,研究施用沼液和沼液与钾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数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单施沼液和沼液配施钾肥的施用剂量。【结果】追施沼液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升高。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10.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7.6%;沼液50kg/株+钾肥1kg/株配施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5%。沼液配施钾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沼液100kg/株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2.7%、38.3%和58.2%。各施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沼液配施钾肥可使果实着色率、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花青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0kg/株+钾肥0.5kg/株处理的花青苷比对照提高了48%;着色面积比对照提高了29.9%。【结论】沼液100kg/株和沼液50kg/株+钾肥0.5kg/株在果园应用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kg/ha)的施肥量为N309.4kg/ha、P2O5183.8kg/ha、K2O450.0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kg/ha)的施肥量为N168.8kg/ha、P2O5183.8kg/ha、K2O412.5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水平对成龄红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对成龄红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干旱地区成龄红枣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施肥量的肥料试验,研究枣树叶片SPAD值、枣吊、果实横纵径、单果重、产量等生理性状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针对于南疆成龄红枣的合理施肥量.[结果]114 kg/667 m2施肥处理的红枣枣吊、单果重、产量等生理性状均明显优于其它施肥处理,叶片SPAD值最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红枣产量与施肥量关系为Y=-25.647X2+ 134.43X+315.54,R2=0.743 6,施肥处理3产量达到最高.[结论]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70 kg/667 m2、硫酸钾44 kg/667 m2,红枣产量可达535.76 kg/667 m2,滴灌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尿素、硫酸钾肥料配合合理,能有效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化肥减施情况下增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水溶配方肥对骏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骏枣栽培中减少化肥的使用、增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水溶配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骏枣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设置4个不同施用黄腐酸磷酸二氢钾水溶配方肥用量分别为60 kg/667 m2(T1)、96 kg/667 m2(T2)、120 kg/667 m2(T3)、144 kg/667 m2(T4),化肥减施率分别为65%、45%、31%、17%。以滴灌的方式分11次施入试验小区。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枣吊长度、果形指数、裂果率、黑头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分析化肥减施下增施不同量黄腐酸磷酸二氢钾水溶配方肥对骏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在T4处理下骏枣的叶片长和宽均增加,T3、T4处理枣吊长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摸清桂青贮一号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旨在为桂青贮一号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肥料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进行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分小区收获并考种。【结果】A4处理(375.0 kg/ha复合肥+尿素489.1 kg/ha+钙镁磷肥441.2 kg/ha+氯化钾375.0 kg/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623.5 kg/ha,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B4处理(69000株/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058.5 kg/ha;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桂青贮一号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时,桂青贮一号玉米的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结论】桂青贮一号玉米种植密度度为69000株/ha,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375.0 kg复合肥作底肥,追肥每公顷施尿素391.3~489.1 kg+钙镁磷肥352.9~441.2 kg+氯化钾300.0~375.0 kg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营养水平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西瓜施用不同量的钾肥,研究钾营养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N 135 kg/hm2、P2O5 105 kg/hm2的基础上施用不同量的氯化钾.[结果]不同钾肥用量对西瓜农艺性状、产量、产品品质及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施钾可增产5 569~9 915 kg/hm2,增幅12.1;~21.5;,增收3 161~4 869元/hm2,并显著提高西瓜果实VC含量46.6;~76.4;;果实膨大期西瓜的钾素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的60;左右,钾肥最大利用率高达70.1;.[结论]钾肥对西瓜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应结合西瓜各生育期特点来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不同施钾水平对纽荷尔脐橙树体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提出纽荷尔脐橙适宜施钾量,为纽荷尔脐橙钾肥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枳(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置0(K0)、0.38(K1)、0.64(K2)、0.89(K3)、1.28(K4)和1.40 kg/株K2O(K5)6个施钾水平,研究施钾水平对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和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处理后,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以K2处理的吸收量最大。秋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变化趋势与春梢相似,但K5处理的氮、磷、钾吸收量低于K0。各处理间的果实氮、磷、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果实氮带走量以K3处理为最高,磷、钾养分带走量以K2处理为最高,果实带走的养分量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K2处理产量最高,且较K0产量提高了约81%。果实果面着色以K3处理的最好,呈橙红色;随施钾量的增加,果皮厚度呈先变薄后增厚的趋势,以K2处理为最薄;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K3处理为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K3处理最高,可滴定酸含量以K1处理最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别以K1和K3处理最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基本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以K4处理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以K4处理最高,且速效钾大部分分布于表层土(0—20 cm),但有向深层土(60—80 cm)积累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春梢叶片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叶)钾含量均与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条钾含量与果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纽荷尔脐橙钾肥(以K2O计)推荐用量为每年0.64—0.89 kg/株,既可保证树体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又有利于树体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并且能维持土壤肥力在中上水平,同时降低土壤钾素积累和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配合化肥使用的方式,改善红枣品质和保障红枣产量,减少化肥投入降低环境风险,为合理使用生物有机肥以及与化肥配合使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进行有机替代化肥减施增效试验,设置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Bio-organic fertilizer,BOF)、单施化肥处理(Chemical fertilizer,CF)和空白处理(CK),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红枣产量结构的影响并进行红枣果园效益分析。【结果】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增加红枣产量409.5 kg/hm2(P<0.05),较单施化肥处理(6 427.5 kg/hm2)和空白处理(4 273.5 kg/hm2)分别提高6.4%和59.9%;红枣单果重显著增加,在红枣含水率为64%的成熟期红枣单果重分别为BOF处理(19.8 g)>CF处理(18.1 g)>CK处理(15.1 g);BOF处理红枣枣吊长度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分别为17.2和27.9 cm,显著高于CF处理和CK处理(P<0.05);红枣裂果率由CK处理(18.8%)和CF处理(15.7%)下降到BOF处理的(13.1%)。BOF处理与CF相比可实现增收4 389.0 元/hm2,化肥用量降低18.2%。【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调节剂和叶面肥对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新疆灰枣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灰枣为材料,以赤霉素、硼酸和氨基酸叶面肥3种药剂复配8个配方进行叶面喷施,测定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果实外观品质等指标。【结果】 灰枣喷施调节剂和叶面肥可显著提高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和果实品质;T3处理后的灰枣叶片Pn值和Tr值显著高于CK对照处理;T3处理下灰枣叶片WUE值最高,比CK高4.35%;T4处理对坐果率提升最高,比CK对照处理提高4.81%;T3处理下灰枣果实平均单果重、果肉重和横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CK对照处理,T4处理后灰枣果实纵径达到最大值,处理T1~T7均降低了灰枣果实的果形指数,各处理在果实可食率方面相差不大。【结论】 对灰枣喷施20~30 mg/L赤霉素、0.2%硼酸和1 000倍氨基酸叶面肥,有助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提高灰枣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