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虾卵受精到蚤状幼体孵化出膜,这一段时期称为虾卵孵化期。搞好虾卵孵化期的培育,提高虾卵孵化率,是罗氏沼虾人工繁殖的关键,怎样提高虾卵孵化率呢?其技术关键如下: 1.搞好抱卵虾的饲养。抱卵虾应在蚤状幼体培育槽内单独进行饲养,每天投喂新鲜碎鱼肉、碎蚌肉、螺蛳肉等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以第2天早上稍有剩余为宜。并经常要除掉池中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2.
脊尾白虾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取杭州湾捕得的脊尾白虾抱卵虾,放在小型水泥池中孵化释放,有效孵化率约70%,孵化的幼体,前期用硅藻和鸡蛋黄作开口饵料,中后期用卤虫幼体和鸡蛋黄,仔虾成活率可达61%。试验表明,繁育季节选择在5月份以后,水温25℃左右为好,在此条件下约需15d出苗,每千克亲虾平均可育出12.3万尾仔虾。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交配、交卵和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池养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人工促熟,并使之交尾、产卵、受精。实验在上海金山区抗州湾河口低盐地区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中进行,育苗用水通过兑配使盐度为27-28。育苗期间基本不换水和移动亲虾。亲虾205尾,雌雄比约1:1。雌虾切除眼柄后3-4d,性腺即开始发育,6-7d产卵,但未受精。手术后约30d,亲虾出现追尾现象、随之发生交配并出现受精卵。实验进行了约60d,共收集虾卵456.7万粒,其中受精卵出现后所产卵为137万粒,通过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内的集卵网袋,可收集到95%以上的卵,共获受精卵61万粒,平均日受精率为44.5%,无节幼体25.1万尾,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41.2%,最高达87.5%。文中还重点讨论了雌雄亲虾性腺发育的特点,产卵交配规律,以及亲虾规格大小、饵料种类、水质状况对南美白对虾交配和受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450只平均抱卵量为960粒/尾健康活力强的抱卵虾作为亲本进行育苗试验,并对日本沼虾蚤状幼体分期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在孵化期间共获得蚤状幼体408 240尾,孵化率为94.5%,育苗后期共获得仔虾242 086尾,蚤状幼体发育到仔虾的成活率为59.3%,蚤状幼体可分为Ⅴ期。本试验结果为今后日本沼虾人工育苗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产研究所于去年引进新加坡天然野生罗氏沼虾原种试养,现已取得初步结果。今年进行多批繁殖育苗观察,亲虾抱卵饱满、卵粒不易脱落。孵化出来的幼体体色光泽透亮、食欲好、活力强、个体均匀、健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养2-3年的暗纹东方Tun,平均体重为750g,催产3尾雌体和4尾雄体,经人工授精获受精卵30余万粒,催产率100%,受精率98.5%,其中静水孵化(干法受精不脱粘)10万粒,孵化率98.5%,流水孵化(半干法受精不脱粘)受精卵20万粒,孵化率65%,共孵化出幼苗23万尾。研究了在暗纹东方Tun人工孵化中,脱粘与不脱粘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育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已有较多报道,本文根据199O年到1998年间利用天然海水和人工配制海水进行罗氏沼虾育苗工作的经验总结,对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1育苗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抱卵虾卵脱落和孵化率低抱卵亲虾挑选出后,常有卵脱落和卵死亡造成孵化率低,甚至孵化不出幼体的现象,尤其是每年的第一批抱卵虾。笔者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亲虾越冬期间没有管理好,亲虾受过伤。(2)交配时雄虾较少,或精子质量低。(3)抱卵虾在孵化过程中长时间在水质较差的水中。(4)抱卵虾在…  相似文献   

8.
河口区凡纳对虾亲虾培育及其生长和蜕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生力 《水产学报》2002,26(1):47-53
首次在上海河口地区成功进行了凡纳对虾的亲虾培育和育苗,并重点研究了凡纳对虾亲虾的生长和蜕皮规律,通过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来培育亲虾,盐度为9-12的自然海水加盐度为100-120的浓缩海水调配至盐度28-30。200余尾亲虾(雌:雄为1:1)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成活率达90%左右,暂养12d后,切除雌虾单侧眼柄促使亲虾成熟,手术后3d,即可观察到雌虾卵巢开始发育,7d后开始产卵,但未受精,30d后,雌,雄虾出现追尾,交配现象,得到受精卵并孵化出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河口区低盐海水兑配高盐浓缩海水在水循环系统中培育亲虾,最终生产出健康的苗种是完全可行的,切除眼柄前亲虾完成一个蜕皮周期需要14-15d,手术后,卵巢开始发育,蜕皮周期延长到20d左右,凡纳对虾亲虾在整个实验期间一直维持生长,切眼柄前雌虾的平均日生长率为0.25mm,较切眼柄后的0.17mm快,雄虾的平均日生长趋势与雌虾相似,前期为0.20mm,后期为0.15mm,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切除眼柄后亲虾生长减慢,蜕皮周期延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交配、产卵和受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池养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亲虾进行人工促熟 ,并使之交尾、产卵、受精。实验在上海金山区杭州湾河口低盐地区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中进行 ,育苗用水通过兑配使盐度为 2 7~ 2 8。育苗期间基本不换水和移动亲虾。亲虾 2 0 5尾 ,雌雄比约 1∶1。雌虾切除眼柄后 3~ 4d ,性腺即开始发育 ,6~ 7d产卵 ,但未受精。手术后约 30d ,亲虾出现追尾现象、随之发生交配并出现受精卵。实验进行了约 6 0d ,共收集虾卵 4 5 6 .7万粒 ,其中受精卵出现后所产卵为 137万粒 ,通过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内的集卵网袋 ,可收集到 95 %以上的卵 ,共获受精卵 6 1万粒 ,平均日受精率为 4 4 .5 % ,无节幼体 2 5 .1万尾 ,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 4 1.2 % ,最高达 87.5 %。文中还重点讨论了雌雄亲虾性腺发育的特点 ,产卵交配规律 ,以及亲虾规格大小、饵料种类、水质状况对南美白对虾交配和受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感染WSSV在其垂直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性亲虾进行投喂感染。在确定其携带WSSV粒子后,将被WSSV感染的精荚人工移植到健康的雌虾纳精囊内。在无其他病源的情况下,促其产卵繁殖,统计各组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无节幼体至溞状幼体的变态率贸?式PCR技术对亲虾及子代进行WSSV检测。结果表明,受WSSV感染的精荚能够把病毒传播给健康雌虾,雌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培育出带毒幼体。各组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变态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受精率上没有明显区别,受WSSV感染的精卵细胞可以正常结合。对照组受精卵的孵化率明显高于感染组,差异显著(P=0.045<0.05)。对照组无节幼体的变态率也高于感染组。说明WSSV的入侵对受精卵及幼体的发育有影响,WSSV感染导致部分受精卵及幼体不能正常发育或死亡。  相似文献   

11.
催产8尾达氏鲟雌鱼,获得成熟卵粒17.9万粒,受精卵11.7万粒,平均受精率65.3%。孵化出仔鱼7.5万尾,孵化率64.1%。培育至8cm时,成活3.3万尾,成活率44%。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挂卵时间、培养水温、水质和pH等环境因子对锚头鳋卵囊孵化率、无节幼体培育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头鳋排出的卵囊继续在虫体上挂48 h的孵化率最高,采用过滤池塘水并调节pH到7.5、在25℃水温等条件下进行锚头鳋卵囊孵化和无节幼体的培养,可以获得最高的卵囊孵化率和无节幼体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斯特林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对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两种幼体生长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两种沼虾幼体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现日本沼虾幼体存活率高于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20%,其日本沼虾幼体变态速度比罗氏沼虾幼体快。但日本沼虾幼体孵化数大大低于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1500尾,而罗氏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354100尾。仔虾孵化数的严重差异,直接影响了亲虾需要量。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青虾养殖中获得虾苗的途径,1987年,我们采用套装网箱设置在缓流水的河沟水体中进行青虾人工繁殖试验。自6月20日放养6公斤,1068只抱卵雌虾(规格5.5—7cm,平均绝对抱卵量2500粒)至6月30日,经11天孵化结束,至7月24日,经35天共培育出1—1.8cm的幼虾7万只,出苗率(幼虾数与总抱卵数比率)为2.62%。累计取出孵化后的亲虾5.5公斤(活虾)作为鲜活商品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海水环境中锌对中国对虾卵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锌对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作用只与游离离子活度有关,而不是与其总浓度有关,锌离子活度在10^-7.30mol/L以下时,不影响卵子的孵化率,高于此浓度会显著(P〈0.05)降低孵化率;在10^-5.00mol/L时卵子完全不能孵化。锌离子活度在10^-7.60mol/L时,不影响无幼体的生长变态,高于此浓度时,明显(P〉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水温25 ℃条件下,盐度0~8时克氏原螯虾的受精卵均可孵出幼体.但以盐度0~4时孵化率较高,每个亲体平均孵出的幼体数量较多,高出此盐度范围时孵化率明显降低,且随着盐度升高,孵化时间延长.试验表明,0~4的盐度为克氏原螯虾孵化的适宜盐度,孵化率较高,孵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7.
自行研制的高分子吸附剂装置,在两处中等规模的中国对虾育苗场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应用装置与使用自然海水育苗对比,卵子的孵化率平均提高11.8%,无节幼体到蚤状幼体变态率平均提高10.2%;应用装置与使用EDTA(2.0mg/L)比较,卵子的孵化率平均提高7.5%,无节幼体到蚤状幼体的变态率平均提高3.6%。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养 2~ 3年的暗纹东方鱼屯 ,平均体重为 75 0 g ,催产 3尾雌体和 4尾雄体 ,经人工授精获受精卵 30余万粒 ,催产率 10 0 % ,受精率 98.5 % ,其中静水孵化 (干法受精不脱粘 ) 10万粒 ,孵化率 98.5 % ,流水孵化 (半干法受精不脱粘 )受精卵 2 0万粒 ,孵化率 6 5 % ,共孵化出幼苗 2 3万尾。研究了在暗纹东方鱼屯人工孵化中 ,脱粘与不脱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虾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大型虾类,排卵量在59万粒以上,卵子在海水中孵化、变态和发育成长。对虾产卵场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虾卵及幼体的成活、生长,是决定对虾世代数量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从1969年开始就对渤海河口对虾主要产卵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北方塘沽盐场产的卤虫(Artemia salina)休眠卵作为孵化培养的试验材料,对卤虫的形态进行解剖观察并作详细叙述。卤虫以单细胞藻及有机碎屑为饵。一生中经过无节幼虫期、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的变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每蜕皮一次,身体就长大一次。雌雄虫的形态区别主要在于第二触角和生殖器官。雄虫一般极为少见。雌虫产两种类型卵子:休眠卵和非休眠卵。后者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生长和性成熟与其水温等有关系。水温高,生长成熟都比较快。水温还和休眠卵的孵化速度有关。平均水温20.8℃时,经46小时开始孵化;25℃经24小时开始孵化;29.5℃经12小时开始孵化。孵化水的波美氏度(卤度)以4—5度最为合适。在缺乏光照时,孵化率大为下降。卤虫无节幼虫是世界海产鱼、虾幼体的著名活饵料。因此,对其孵化、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