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群中能诱发肿瘤的病毒主要有三大类,即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它们分别引起鸡的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虽然它们还分别引起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但都能诱发肿瘤,有时还很难鉴别。在我国的鸡群中,在同一鸡群及同一发病个体,还存在着二种甚至三种病毒的共感染,这给鉴别诊断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家禽的肿瘤病主要由致瘤性病毒感染引起,其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 L)、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最常见且危害最大。本文主要综述禽白血病与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鉴别诊断,为预防和控制禽肿瘤疾病提供参考和建议。一、禽白血病1.概述。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群中的病毒(统称为ALSV)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禽业规模化发展,雏禽和成禽调入与调出不断,禽传染病日益复杂,尤其是以肿瘤为主的禽传染病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等病发病率相对增高,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威胁。现针对这三种病的诊治与分辨,笔者进行如下分析。一、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该病主要感染鸡。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  相似文献   

6.
1 禽淋巴白血病病毒的分群 除了马立克氏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之外,禽淋巴白血病/劳氏肉瘤代表着禽肿瘤性疾病的第3个群.许多年来马立克氏病已经成为养禽业的主要威胁.自从1988年于英国分离到一个新的亚群ALV以来,白血病就成为肉鸡业的一个主要问题,该亚群病毒叫做J亚群.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引起鸡群致肿瘤的病毒主要有3种: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临床上难以区分这3种病,它们均可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生长缓慢,产蛋率低,饲料消耗增加,从而影响鸡群生产性能。以下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对这3种鸡病分别进行阐述,加以鉴别。1流行病学鸡马立克氏病主要侵害鸡,通过空气传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1日龄  相似文献   

8.
在养禽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鸡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其中鸡的肿瘤性疾病几乎在实行规模化养殖的国家都有发生。可引起鸡群发生肿瘤的病毒有3种,即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相似文献   

9.
<正>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马立克病是禽类最为常见的3种肿瘤病,可导致家禽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出现混合感染时,疾病的致病力和致肿瘤能力都远大于单一感染,导致的免疫抑制也更为严重。禽白血病由禽C型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gp85抗原性的差异,ALV可分为A~J 10个亚群,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最近较为流行的外源性病毒,可引起鸡的骨髓细胞瘤。禽网状内皮组  相似文献   

10.
鸡肿瘤性疾病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种独立的疾病,马立克氏病、禽白细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马立克氏病是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禽白血病,主要表现淋巴白血病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毒主要侵害法氏囊和内脏器官,也包括造血源的肿瘤。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主要引起禽类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生长抑制,淋巴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慢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从临床流行病学、剖检症状、病理变化、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特异基因的PCR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河南南阳地区某海兰蛋鸡场鸡群的疑似肿瘤疾病进行确诊。结果显示:鸡群大体正常,但零星出现死亡,死亡鸡极度消瘦,心、肝、脾、肺等脏器肿胀及个别病鸡脏器肿胀且有肿瘤结节。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ALV阳性、REV阴性,确诊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2.
1禽肿瘤病病毒禽肿瘤病病毒包括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火鸡对MDV、REV以及相对罕见的反转录病毒——淋巴细胞增殖病病毒(LPDV)易感。MDV为双股DNA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及时监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培养、驯化及制苗过程中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送检材料进行了监测.结果在不同批次的送检材料中分别发现了支原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鸡贫血病痛毒等,表明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MDV培养物的纯度进行直观快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场的874份血清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9.63%;用PCR方法对6个规模场的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和8个批次的禽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检测,结果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检测出1个批次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阳性,8个批次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均未检测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相似文献   

15.
<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属于反转录病毒属。此病毒主要感染火鸡、鹅、鸡、鹤鹑和鸭等禽类并引起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病理综合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与鸡马立克氏病(MD)和鸡淋巴细胞白血病(AL)均是禽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且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目前,因为REV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造成的直接或由于疫苗带毒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已日益成为影响养禽生产和养殖效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属于反转录病毒属。此病毒主要感染火鸡、鹅、鸡、鹤鹑和鸭等禽类并引起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病理综合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与鸡马立克氏病(MD)和鸡淋巴细胞白血病(AL)均是禽病毒性肿瘤性疾病,且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目前,因为REV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造成的直接或由于疫苗带毒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已日益成为影响养禽生产和养殖效益的  相似文献   

17.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一组反转录病毒——REV病毒群引起的鸭、火鸡、鸡和野鸡等禽类的一组症状不同的综合征。包括免疫抑制、急性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征(僵鸡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它是继鸡白血病、马立克氏病之后的第三种病毒性肿瘤病。  相似文献   

18.
鸡免疫抑制病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 M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贫血( CIA)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 RE)。其中,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引起的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 REV)引起的另一类免疫抑制病。这些免疫抑制病均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药物的治疗效果。我市某种鸡场因鸡群感染 CIA和 RE,从而继发其它一些疾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市某种…  相似文献   

19.
最常见的传染性家禽肿瘤病毒主要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淋巴白血病病毒(ALVs),其中包括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禽病毒性肿瘤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这一特性造就了这类疾病对养禽环境和种禽资源的严重污染,并导致它们的广泛流行:同时,由于这些传染性肿瘤病毒对鸡体均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能力,因此,禽病毒性肿瘤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是双重性的。  相似文献   

20.
<正>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是指由禽反转录病毒属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多种禽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易感宿主比马立克病或禽白血病更为广泛。鸡、火鸡、鸭、鹅和鹌鹑都可发生自然感染和发病;许多种鸟类也可感染;一些哺乳动物虽有易感性但很少发病。随着饲养规模与商品贸易交流的的不断扩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布范围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