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3.
怀头鲇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报道了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含肉率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并将此结果同南方大口鲇的含肉率、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怀头鲇的含肉率低于南方大口鲇和鲇,但怀头鲇肌肉氨基酸总量、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南方大口鲇和鲇。  相似文献   

4.
分别测定了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大口鲇(S.meridionalisChen)以及杂交鲇(鲇♀×大口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每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6个血细胞指标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以及铁饱和度等4个血清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鲇在呼吸功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鲇、大口鲇以及杂交鲇血清转铁蛋白的PAGE分析表明:杂交鲇Tf表现型种类多、遗传均一性较好;杂交鲇血清Tf等位基因a、b和c分别来自大口鲇血清Tf等位基因a、鲇血清Tf等位基因a以及鲇和大口鲇的血清Tf共有的等位基因b。由此推断,杂交鲇比其亲本的耐低氧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对受精24h时期胚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测定结果表明,随水温的升高胚胎耗氧率有上升的趋势.18℃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为0.36mg/100eggs·h,22℃时耗氧率为0.41mg/100eggs·h,26℃时耗氧率为0.49mg/100eggs·h.同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有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耗氧率高于夜间的耗氧率,但昼夜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幅度约为8%.  相似文献   

6.
于2014年在安徽省青阳县进行了大口黑鲈人工提早繁殖的研究,并对其胚胎发育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2012年12月,将1龄的大口黑鲈从广东省运至安徽省青阳县,专塘培养至2013年12月,转至温室大棚培育至翌年4月初,成熟率达8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平均产卵率达78%,受精率达85%,孵化率达68%。大口黑鲈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可分为20个时期,在水温18.6~20.6℃条件下,胚胎发育共历时58 h 20 min,发育总积温为1 207.50 h·℃。  相似文献   

7.
大口鲇捕食行为感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特定感官消除或抑制和单一感官刺激方法,研究了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捕食行为中几种相关感觉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口鲇主要依靠侧线和触须捕食,皮肤具有部分感觉作用。大口鲇侧线和触须主要对猎物的低频振动起反应,触须对静止的鲜饵料鱼有中等强度的反应。味觉在食物吞咽过程中起很大作用,视觉和嗅觉在捕食中的作用不大,猎物的形状不影响大口鲇的捕食。由于大口鲇对静止的鲜饵料鱼有中等强度的攻击反应和吞食行为,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驯化,大口鲇可以摄食人工饲料,但一般拒食臭饵料鱼。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密闭定容装置,对大口鲇胚胎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对受精24h时期胚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测定结果表明,随水温的升高胚胎耗氧率有上升的趋势。18℃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为0.36mg/100eggs·h,22℃时耗氧率为0.41mg/100eggs·h,26℃时耗氧率为0.49mg/100eggs·h。同时大口鲇胚胎耗氧率有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耗氧率高于夜间的耗氧率,但昼夜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幅度约为8%。  相似文献   

9.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口鲇和普通鲇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泳方法,分析了大口鲇和普通鲇的血清及肌肉,肝脏,肾脏等组织的4种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基因位点控制同工酶的表达。但等位基因表达不同,这两种鱼的4种同工酶都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ES,MDH两种在大口鲇和普通鲇个体中的表达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在血清同工酶表达中有明显区别,可以作为种间鉴定指标,通过同工酶酶谱的分析,初步证实大口鲇源于普通鲇种群的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方大口鲇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线粒体基因组(mtDNA)探讨南方大口鲇在鲇形目中的系统进化地位,为鲇形目鱼类的系统进化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参照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设计覆盖全基因组引物的方法,设计合成16对引物对南方大口鲇mtDNA进行分段扩增,拼接后获得其mtDNA全序列,对其基因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基于mtDNA序列对南方大口鲇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南方大口鲇mtDNA全长16 527bp(GenBank检索号为:HM746661),包括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序列分析显示,南方大口鲇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与现已公布的鲇形目鱼类完全一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南方大口鲇与六须鯰聚为一支,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越南拟鲿聚为一支,湄公河巨鲶、长臀鮠及斑点叉尾鮰聚为一支,这3支聚在一起后再与牛头鲴及黑躯兵鲶相聚,最后与扬子鳄相聚。【结论】南方大口鲶与鲇形目鲇科鱼类六须鲶的进化地位最为相近。在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时,应选择合适的基因,以便得到较为可靠的系统发育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在大口鲇养殖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制了四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并对大口鲇进行90日的控制性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组添加剂对大口鲇均具有抗病促生长效果,同时对改善鱼体商品性状(体色、体型、腹腔脂肪含量等)有明显的作用。其中C组最佳,饵料系数仅为1.10,比对照组的1.36低17.6%,即增肉1千克可节省饲料蛋白达75.2 g。  相似文献   

14.
选择5龄以上的经产雌鱼和3龄以上的初产雌鱼共21尾,在水温14~20℃时混合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地欧酮3种药物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为66.7%,受精率为65.5%。采用17~19℃的地下水流水孵化,受精卵在173h内全部出膜,孵出仔鱼9.4万尾,孵化率为77%。试验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在人工培育条件下性腺能够发育成熟,能成功催产繁殖。  相似文献   

15.
为长臀鮠的生产性繁殖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成混合催产剂催产4~5龄长臀鮠亲鱼47尾。结果表明:产卵率达75.75%,受精率为68.6%,孵化率为74.85%,鱼苗成活率达34.7%。用100目筛绢捞取个体较小的轮虫作为长臀鮠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大口鲇、鲇及其杂种F1的血清蛋白、肌肉蛋白以及肝、肾、脾、心、眼和肌肉等6种组织的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分析了杂种F1及其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LDH和ADH上,杂种F1与母本大口鲇相近。对比发现,肾脏和脾脏的EST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作为鉴别别大口鲇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7月对葛氏鲈塘鳢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共获苗4.87万尾,混合使用DOM、LRH-A2、HCG等3种催产剂能较好地达到催产效果,受精率90%以上,采用水泥池静水充气孵化,孵化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性成熟的黄颡鱼亲本,通过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措施,进行两年的黄颡鱼苗种繁育试验.2003年分5批次共催产亲鱼1070组,平无催产率78.4%、受精率81.7%、孵化率70.5%、孵仔鱼143.6万尾,培育成2.5cm左右的夏花101.4万尾,平均成活率70.6%.  相似文献   

19.
对大口鲇和革胡子鲇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大口鲇体长范围34.1-44.2 cm,体长/体高为5.1,体长头长为4.75,头长眼径为14.6,革胡子鲇的体长范围41.8-49.6 cm,体长体高为6.56,体长头长为4.65,头长眼径为13.71。运用传统测量法和框架法(Truss)共同测量分析,为研究鲇科鱼类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竹蛏的性腺发育形态,将其分为4个等级;亲贝性腺成熟度和活力是成功催产大竹蛏的首要因子.在2009年,先后3批次各按自然排放法(实验组1)和开放式流水刺激催产法(实验组2:流速15 cm/s;实验组3:流速25 cm/s),对性腺成熟的大竹蛏亲贝进行了催产(获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产卵量和孵化率方面,流水刺激催产的实验组2和实验组3均高于自然排放的实验组1,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 097万粒、2 807万粒、2 940万粒,平均受精率分别为58.5%、82.0%、51.2%,平均孵化率分别为22.6%、69.9%、73.6%;3个实验组的幼虫成活率与变态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认为,采用大竹蛏潜穴后进行开放式流水刺激是良好的催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