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秸秆粉碎机旋切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转轴、转轴-带轮、转轴-旋切部件、旋切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带轮及旋切部件对旋切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轮和旋切部件对旋切系统的二阶临界转速影响比较大,旋切部件对一阶正进动的临界转速的影响比带轮大,同时计算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旋切系统的临界转速,其一阶与二阶临界转速相差较大,但是一阶反进动临界转速较低。最后分析了旋切系统固有频率低于带传动引起的激振频率,粉碎机可以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万向传动的扭振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渐近法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结构和几何参数对万向传动机构中动力放大系数和主、从传动件旋转非等速性的影响。通过对万向传动的扭振分析,提出了为减轻扭振、避免共振合理选择传动件刚度、转动惯量、轴间夹角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自卸车车架内加强梁和主纵梁并未贴合,而是留有一定的间隙,一方面增加了槽形梁冲压工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降低车架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主副纵梁上下翼面贴合的车架断面结构来增加车架刚度。并给出横梁的布置方案以及横纵梁的连接方式;针对改进车架建立相应的振动方程,对弯扭组合模态下车架的各阶振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车架第三阶振型是车架绕其中部横轴的垂直弯曲振型;第二阶振型主要是车架的扭转变形;其余均为弯扭组合变形;车架的一阶弯曲模态频率避开了路面对汽车的激振频率范围,不会发生共振;车架的第三、四、五阶弯扭模态频率与发动机怠速频率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基于ABAQUS对某发动机试验台的传动轴系进行扭振分析,并按试验台需求对5款不同发动机匹配时进行了对应计算。输出前15阶固有频率,其中1阶、6阶、12阶为扭振振型,并计算相应临界转速,为传动轴系的设计及与发动机的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现有联合收割机变速箱存在的问题,提出YM60型无级变速箱。重点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YM60型无级变速箱割台轴,获得割台轴六阶固有激振频率、变形和应力分布,为提高割台轴的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性及后期变速箱整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二维超声椭圆振动台振动轨迹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数学理论,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振动台的几何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了振动台的模态。以振动台的伸缩模态频率和弯曲模态频率为基础,采用区间消去法优化了二维振动台的尺寸参数,使得两种振动模态频率相近。并对所优化的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拟合了振动台表面的运动轨迹。最终通过优化得到振动台的设计尺寸,将振动台的两种模态频率差值控制在0.5Hz,由此减少了振动椭圆轨迹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4102BZQ柴油机曲轴扭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4102BZQ柴油机曲轴的离散型当量系统模型,对曲轴的自由振动模态进行了研究,采用霍尔茨法计算了4102BZQ柴油机曲轴的扭振自振频率和振型,并把计算结果与柴油机的扭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和正确性,说明了霍尔茨法分析曲轴的固有特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增扭器是联合收割机行走传动中的重要构成部件,它是按机械反馈原理设计的。行走当中,地面阻力的大小传给增扭器,增扭器即按行走所需动力的大小自动张紧或放松行走胶带,使胶带长时间处于负荷状态下工作,从而延长了胶带寿命。联合收割机上的行走带传动结构是上下两轴(发动机输出端、增扭变速轮轴)固定,中间变速轮轴虽然可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1 000 MW级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转子轴系扭振特性,应用Pro/E和ICEM软件对水体部件进行三维造型和网格划分,借助现代CAE技术,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充泵转子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扭振分析得到转子轴系在不同转速下的扭转振幅.结果表明:采用三支撑转子轴系的结构稳定性相比于两端支撑的转子轴系各阶固有频率都有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减小上充泵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在4 900 r/min的转速下转子轴系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一阶扭转共振,引起共振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机驱动力矩的6次谐波分量频率和转子轴系的一阶扭振固有频率的整数倍接近;上充泵设计运行转速为4 500 r/min,转速与转子轴系各阶临界转速值相差较大,其转子轴系的扭转振幅较小,不会发生扭转共振,表明所设计的转子轴系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二层及三层筛式花椒筛选机筛选摆动频率、筛净率及筛选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四层筛式花椒筛选机,利用顶层筛与第2层筛连接、第3层筛与底层筛连接,两套连接装置由偏心轮驱动和连杆牵引摆动时互为反向运动,从而减小摆动不平衡力矩,提升筛选最高摆动频率。开展了整机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机架及四层筛的振动模态仿真,分析了机架与筛面稳定性、摆动机构参数、筛面倾角与摆角,进行了筛选稳定性和筛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筛选机机架、顶层筛、第2层筛、第3层筛和底层筛的1阶振动频率分别为9.7、9.9、11.7、9.3、9.4Hz,整机固有振动频率约为11.8Hz;筛选频率越高则最大喂入量和筛选效率越大;筛选机摆角为2.77°、顶层及底层筛倾角分别为6.95°和8.12°时,最优筛选频率为9.0Hz,最大喂入量达792kg/h,筛选效率为559kg/h,花椒壳筛净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8.1%和3.1%,花椒籽筛净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4.1%和4.2%。  相似文献   

11.
推土机传动轴系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号推土机经常发生传动轴系失效问题,本文从扭转共振方面入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传动系统的三维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传动轴系上扭转减振器的弹簧刚度以及内燃机飞轮转动惯量对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为有效地避免轴系因扭转共振产生破坏失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激振动旋耕刀设计与减扭降耗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旋耕作业减扭降耗,在国标IT245旋耕刀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激振动旋耕刀装置,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运动受力分析,完成了其大弹簧参数选型与弹簧心轴腰型孔设计。基于DEM-MBD技术,建立土壤-旋耕刀相互作用仿真模型,分析5种刀轴转速下国标旋耕刀与自激振动旋耕刀所受三向阻力与扭矩变化规律。仿真试验中,刀轴转速为150、200r/min时,减阻降扭效果不明显;转速为250、300r/min时,自激振动旋耕刀相比国标旋耕刀的减阻降扭效果较好,垂向阻力分别降低6.96%、10.41%,且平均扭矩降低率较大,分别为9.80%和19.63%,而转速达到350r/min时,减阻降扭效果下降。通过对2种旋耕刀仿真与土槽试验的平均扭矩进行分析,得出了国标旋耕刀与自激振动旋耕刀平均扭矩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与0.998,基本验证了DEM-MBD耦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土槽试验中采集的Y向(耕作时刀刃振动主要发生方向)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频域分析表明,随着刀轴转速的增加,Y向功率谱密度幅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转速达到300r/min时,激振频率达到装置Y向的固有频率附近,此时发生共振,Y向功率谱密度幅值达到最大值。即此时旋耕刀获得最大能量,扭矩降低幅度最大,减扭降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六自由度传动系模型的自动变速器起步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装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过程。基于实车传动系各主要部件的惯量、刚度、阻尼等扭振参数,建立了六自由度车辆传动系动力学模型,在考虑变摩擦因数和干式离合器从动盘波形弹簧非线性压缩特性的条件下,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分别控制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和离合器压盘接合行程量及接合速度,维持发动机恒转速起步。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起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考虑传动系扭振因素的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与冲击度,仿真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某SUV四驱车加速过程中在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4050r/min时车身地板振动明显,严重影响车内乘坐舒适性。运用道路车内振动试验分析、模态试验分析、CAE分析等方法对地板振动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该地板振动由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与发动机激励频率共振引起。通过优化传动轴管径提高传动轴固有频率,避免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与发动机频率共振,从而使车身地板振动得到明显改善,幅值降低1.5m/s2。  相似文献   

15.
对某一新设计出的直列六缸机的曲轴进行一维轴系扭振计算,为其确定出合适的减振器参数,即减振器惯性轮的惯量、连接刚度和阻尼。在此过程中,研究这些参数对轴系固有频率、临界转速、曲轴前端扭振振幅等扭振性能的影响。计算后发现曲轴的扭转刚度过小,造成合成扭振振幅值偏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与曲轴的振动特性,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与曲轴的模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与曲轴前5阶振型图及固有频率,并对其各阶固有频率对应的临界转速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在支撑间距以及形式的影响下,主要体现出扭曲振动,且第4阶发生了2次扭转变形,呈现对称变化分布.与此同时,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的设计转速为2 200.00 r/min,而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的最低临界转速达到2 848.07 r/min,高于实际转速2 200.00 r/min,从而避免了发生共振的可能.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与曲轴发生共振,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振型图和动画显示,清晰地展现出大流量自吸离心泵机组轴与曲轴的动态特性,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振动分析以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2V240ZJH型柴油机连杆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杆是柴油机中重要的传动件,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递给曲轴,曲轴把活塞和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成转矩输出.连杆工作时承受三方面的力:活塞顶上的气体力,活塞组和连杆小头的往复惯性力以及连杆本身绕活塞销作变速摆动时的横向惯性力.由于上述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以工作循环为周期发生变化,所以对连杆的刚度和疲劳强度都要求较高.因此对连杆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连杆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对改进连杆设计,提高其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单元法建立包含电磁参数、结构参数和水力参数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全局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转轮处存在横振和扭振的情形,推导通过转轮叶片这一中间传递元件作用在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上的水流激励,揭示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与水流激励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水流激励通过转轮叶片这一中间传递元件作用在主轴系统上,是造成水轮机主轴系统激烈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流激励不仅与转轮内复杂压力脉动及主轴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还与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有关;水流激励和主轴系统的振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产生流固耦合振动现象.最后通过实例讨论水流激励对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