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关 《淡水渔业》1979,(10):48-48
我校珍珠研究室今年初步培育出一颗直径10毫米、重量达10.2克的超大型珍珠,苗头好,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2年,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广东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合作继1981年培育出我国最大的商品珍珠之后,又育出一颗大型珍珠。这颗珠直径15毫米,重达4.5克,近似圆形,金光闪闪,色泽引人,质量比第  相似文献   

3.
1979年9月,浙江省诸暨县国营白塔湖鱼场,解剖了一个褶纹冠蚌,内有珍珠37颗,合计重达42.5克,其中最大一颗是4.2克。  相似文献   

4.
育出珍珠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广东省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合作,继1981年用白蝶贝培育出一颗大型珍珠后,1982年又培育出一颗龙眼般大的晶莹光亮的珍珠.经初步鉴定,该颗珠重达4.5克,近圆形,表面光滑,呈金银色.光泽美丽,是一颗高质量的大型商品珠,在我国还是首次育成.  相似文献   

5.
于1997年诸暨市“国营白塔湖鱼场”,产出了一颗直径1.46厘米,重为7.4克的大型晶莹、色彩鲜艳的园珠(我国古时珍珠以5克以下称珠,5克以上为“宝”)曾引起珍珠界人士注目。而今处于白塔湖畔的山下湖镇个体育珠、经销大户何小法,却从一只重为1.5公斤,育珠龄为六年的珠蚌中,获得一颗重达10克,直径为1.96厘米的珠形园浑、色泽晶莹的更大宝珠。见珠者均称稀罕!实属珠中之宝。国外珠商对此珠大感兴趣,有一意大利珠商,欲以3.5万元购去,而何小法挽言谢绝出售。“珍珠之乡”诸暨市又现巨珠$浙江诸暨市白塔湖渔…  相似文献   

6.
营口市大洼县唐家农场畜牧场育珠队去年秋开蚌取珠时发现一颗大珍珠。珠重一点三克,椭园形、长径一点一厘米,短径零点八厘米。表面光滑细腻,全身呈银白色,光泽美丽、晶莹耀眼。现已经外贸部门鉴定为一等珠。东北地区一般的淡水无核珍珠粒重约零点一克,象这样大的在东北尚末见报到,在南方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7.
王祖衍  梁宁 《海洋渔业》1983,5(1):34-34
<正> 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广东海南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合作,进行白蝶贝培育大型珍珠的技术研究,于1982年8月27日再次培育出我国第二颗大型商品珍珠,这颗珍珠直径为15.0×14.7毫米,重量为4.5克,形状近似圆形,表面光滑呈金银色,光泽美丽,是一颗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8.
我校珍珠研究室今年初步培育出一颗直径19毫米、重量达10.2克的超大型珍珠,苗头很好,特汇报如下。珍珠的颗粒越大,换汇率越高。国际市场上,3毫米以上的珍珠为大型珍珠,单颗议价。据日本资料《珍珠的研究》,小林新二郎、渡部哲光著)称:就现阶段的珍珠养殖技术,难望育成100英厘(约6.4克)以上的珍珠。因此,如果持有重130英厘(8.32克)以上而且形状良好的珍珠,会立即成为名宝而知名于世界宝商之间,并  相似文献   

9.
<正> 1966年以来,我县鱼、蚌混养鱼产量稳定,珍珠质量较高。就太仓县水产养殖场而言,1980年收获育珠蚌2,813只,产珍珠23,894克,其中1~3级珍珠14,911克,占62.40%,平均每只育珠蚌产珠8.49克,产值32.09元,亩产珠1,493.38克,产值  相似文献   

10.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二)——淡水有核珍珠插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4):19-20
在人们尚未揭示珍珠形成的奥秘前.流行珍珠是“露滴成珠”、“日月的精华”和“鲛人的眼泪”等的说法。后来有人切开珍珠发现核心部分是砂粒等异物.如是便有“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13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发现贝类的外套膜分泌珍珠.并由此而培育了举世闻名的佛像珍珠。1806年.日本“珍珠之父”御木本幸吉氏.把外套膜成珠的机制和“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相结合,在贝类软组织上先插植1颗异物(珍珠核),再往核上移植1块细胞小片,终于从15万只试验贝中.收获了1颗游离的有核珍珠.从而奠定了今日人工插核育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水 《水产科技情报》1983,(3):31-31,M032
南海水产研究所与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合作,继1981年培育出一颗大型珍珠后,又于1982年再次培育成一颗龙眼般大的晶莹透亮的“珍珠王”。  相似文献   

12.
科学育幼蚌成长快效益好江西万年县苏桥乡珍珠场1992年开发养殖水面120余亩。为了逐步形成幼蚌自养、手术自做、珍珠自育的配套生产体系,同年8月23日从本县上坊乡珍珠场购买体长2厘米左右的三角帆蚌幼蚌96万只,经过一年来的精心培育,共收获成蚌59.4万...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产科技》1976,(2):16-16
一、珍珠生产 2000个育珠蚌饲养两周年,收获人工无核珍珠8.2市斤。其中褶纹冠蚌平均200个左右收获珍珠1市斤;三角帆蚌平均300个左右收获1市斤。  相似文献   

14.
佛耳丽蚌     
佛耳丽蚌是一种稀有品种,只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和越南东北部的一些河段。由于无计划捕捞,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我曾和凌涯等几位同志在1965年4—5月、1973年11—12月、1985年9月先后到广西的左江、右江、清水河的一些河段,对其自然分布和利用状况作了调查,采集到活体标本125只,监收集到一颗重13.6克的银白色天然珍珠(照片。)  相似文献   

15.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选择1.5龄企鹅珍珠贝插核培育游离海水珍珠,20个月后收获优质游离珍珠43颗。全部43颗珍珠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共聚为3个类群,类群彼此间珍珠的直径、珠层厚度、重量以及与金珠的色差均存在显著差异;第1类和第2类群珍珠的明度L值、黄蓝特征b值以及与白珠的色差相似,而且均与第3类珍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1类和第3类珍珠的红绿特征a值相似,而且均与第2类珍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珍珠颜色的L值与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以及珍珠的重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0.617和-0.523;a值和b值均与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以及珍珠的重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珍珠的直径、珍珠质层厚度、珍珠的重量与白珠色差以及金珠色差之间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印尼是全球天然珍珠生产和出口大国,印尼产的南洋珍珠占全球供应量的43%,享有"皇后珍珠"的美称。2016年4月6日,由环球网和印尼驻中国大使馆共同组织的"中国网络名人印尼行"代表团来到了巴厘岛的近邻龙目岛,参观当地的珍珠养殖场,了解南洋珍珠的加工工艺。据当地珍珠养殖场的工人介绍,一枚珍珠从培育蚌壳到最终收获珍珠需要长达4~6年的时间。整个培育过程包括多个程序:人工育苗、幼蚌养殖、插入珠核以及珍珠采收。人工培育出来的幼蚌只有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企鹅珍珠贝附壳珠的规模化培育技术,采用"钻孔系线植核法"对企鹅珍珠贝母贝进行植核.植核贝数量为1437834个,育珠期8-12个月,共收获育珠贝1095683个,植核手术育珠期成活率为70.1%-88.3%,平均成活率为84.1%,留核率为100%.共收获附壳珍珠2191366颗,其中商品珠1821025颗,商品...  相似文献   

18.
1973年作者用Hyriopsis Cumingii(♀)与Cristaria PLioata(♂)通过人工诱导受精技术,培育出一批子一代杂交蚌。②1977年秋,将培育成熟的8只F_1代杂交蚌用于植珠手术,于1979年8月收获第一批质量良好的珍珠。从手术作业,珍珠的品质和手术蚌的养育实效看,  相似文献   

19.
我场历年收获的有核珍珠中,一、二等高级品一般只占7%左右,大部分均为三、四等品。珍珠级差不仅价值相差很大,而且高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多年来,我们着重在手术作业中试验用各种保养液来处理细胞小片,以求提高珍珠产品的质量。其中“细胞色素C”保养液对提高插核育珠的品质显示了可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日本珍珠输出为46,244.72公斤,比1981年增加3.9%,上半年金额减少14.7%,下半年减少4.4%。从全年的流通状况看,每3.75克的平均单价,由年初的19美元下跌到下半年的14美元左右。1982年,从中国输入的淡水珍珠总量为12,798.5公斤,价值47.83801亿日元,输入量比1981年增加12.4%,金额减少19%,每3.75克的平均单价为1,402日元,比1981年下跌27.8%。1983年珍珠生产计划:其中马氏珠母贝插16,999.6万只(198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