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畜禽的死亡率,进而有效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中的多糖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来调控畜禽免疫功能。本文总结了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扶正类中药多糖对提升畜禽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多糖配伍抗生素和疫苗等保护畜禽健康的联合用药思路,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科学高效的防控畜禽疫病提供了防控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多糖对鸡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药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养鸡业已成为热点。本文对中药多糖促进鸡的免疫器官发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中药多糖在家禽养殖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多糖生物活性的试验何世岷,马世华,李岩,邓喆,胡淑敏,张跃玲(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哈尔滨·150069)大量实验证明:党参、黄芪、中药多糖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它可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于扰素。[1]我厂以黄芪多糖为主配制成的抗病毒Ⅰ号注射液,用于治...  相似文献   

4.
中药多糖免疫增强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近年来在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中药多糖对免疫器官、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方剂中提取的多糖对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从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提取的多糖、黄酮和苷类灌服家兔后,通过检测心、肝、脾、肺、肾、胸腺重量,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数,T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来观察对正常家兔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能显著提高家兔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百分率;黄酮、苷类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不大。说明多糖对家兔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多糖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近年来在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作者主要对中药多糖对免疫器官、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多糖普遍存在着免疫调节作用.它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BRM),不仅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MΦ)、自然杀伤细胞(NK)、树突状细胞(DC)等免疫细胞,而且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激活补体系统,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MM),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在促进畜禽免疫方面的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多糖,生物碱,皂甙,蒽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在促进畜禽免疫方面的作用机理-作了阐述。指出了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将中药多糖加入冻干保护剂中,与新城疫IV系病毒同时冷冻干燥制苗,测定病毒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观察中药多糖对鸡新城疫IV系疫苗抗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中药多糖对鸡新城疫IV系疫苗抗原活力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中药方剂中提取的复合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给小鼠灌服中药复合多糖、方剂水煎剂、黄芪多糖、生理盐水,进行免疫脏器指数的检测、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形成和绵羊红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探讨中药复合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该复合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促进溶血素的生成,与方剂水煎剂和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该中药复合多糖可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药有效成分(ACC)是从中药中提取纯化的天然化合物,因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抑菌、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选取ACC中的多糖、苷类和生物碱,对其化学组成及分类、构效关系、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研究其作用机制及在畜牧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及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药复方及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概述,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免疫活性物质—多糖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制剂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药复方及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概述,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免疫活性物质——多糖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多糖普遍存在着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不仅对免疫器官发挥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并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平衡等,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对近年来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多糖普遍存在着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不仅对免疫器官发挥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并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平衡等,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对近年来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主要免疫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中药资源丰富,随着免疫药理学的发展,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作者综合了近年来对枸杞、灵芝、黄芪多糖和人参、绞股蓝、三七皂苷等中药主要免疫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从其作用的靶细胞及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抗体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对其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机制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就中药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在临床兽医上对动物机体免疫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并对中药多糖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中药复方中的多糖,并研究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40只,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方中药水煎剂和高、中、低3种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0.3 mL/只,连续灌服7 d,于第8天处死,进行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和复方水煎剂组相比,中等浓度的复方多糖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溶血素含量、白介素-2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中等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有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米中药与纳米中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微米中药微米中药是指用现代技术制作,能保持中药固有的药效学物质基础,粒度为微米级的新型中药。微米中药包括微米中药材、微米中药提取物和微米中药制剂,其颗粒直径为0.1~75微米,平均粒径一般小于10微微米,主要分布在1~20微米。在显微镜下,微米中药颗粒的98%为细胞碎片,已看不出药物的组织结构,故又称细胞级或亚细胞级微粉中药。一般动植物的细胞直径为10~100微米。因此将动植物类的中药材加工成10微米左右的微粉,就能将大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打破。此时,中药的利用率和药效作用会明显提高。目前,微米中药的制备方法主要是超微粉碎,又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药复方多糖对鸡的生长及免疫作用,本试验选取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0只,第Ⅰ组为免疫对照组,第Ⅱ组为400mg/kg黄芪多糖组,第Ⅲ组为200mg/kg中药复方多糖组,第Ⅳ组为400mg/kg中药复方多糖组,第Ⅴ组800mg/kg中药复方多糖组。试验期为42d。每组分别于14、21、28、35、42日龄测定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水平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中药复方多糖均能提高平均日增重、ND抗体效价、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平均采食量、料重比,且400mg/kg中药复方多糖和800mg/kg复方多糖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效果显著,提示该复方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有最适浓度。从经济角度考虑,确定400mg/kg中药复方多糖为最佳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