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斧形沙芥是一种低糖高蛋白的绿色蔬菜,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通过开展斧形沙芥的露地人工种植试验,从种植时间、种植土壤、土壤施肥、土壤杀菌消毒、苗床整理、种子选择及处理、播种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收和种子采收等方面系统性地总结了干旱荒漠区斧形沙芥露地人工种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为常用中药,种植历史悠久.通过不同施肥试验,本试验通过不同施肥处理,探索其对款冬花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生态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受干旱、风沙、水资源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问题,如:森林带退缩,草场严重退化,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气候极端干旱,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繁、盐渍化程度日趋加重;环境承载压力超过了极限;人类滥采野生植被资源现象严重,植被种群减少。结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龙胜是柑橘的原产地之一,境内发现有野生的宜昌橙[1-2]。虽然龙胜柑橘栽培历史不长,1959年才开始试种[3],但是发展迅速,至2011年种植面积已达3315 hm2,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之一。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柑橘黄龙病和果实蝇的为害,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大,许多种植户放弃了果园管理,有的甚至将其砍伐改种其他作物,柑橘面积逐年减少,2012年种植面积减少到3081 hm2,2013年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胁迫成为限制番茄等蔬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嫁接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其可以提高植株的耐旱性。为探究野生番茄GZ-01增强植株耐旱性的分子机理,以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和红果番茄为试验材料,结合形态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比较嫁接番茄和自嫁接番茄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自嫁接植株R/R相比,GZ-01/R嫁接植株细胞膜的损伤显著降低,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干物质累积量、CO2同化率和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离体叶片失水率显著降低,下气孔闭合比率显著提高,脱落酸(AB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显著提高。嫁接植株GZ-01/R可能通过调控ABA的合成来影响气孔开闭,调控叶片失水率,提高植株水分利用率,从而影响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为开发利用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资源奠定了基础,为增强干旱胁迫和分子调控网络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温室盆栽控水实验,研究3种三叶草的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干旱程度加剧,3种三叶草都表现出土壤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和叶片含水量均下降、电导率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等特点,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三叶草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白三叶进口白三叶瑞文德野生红三叶。  相似文献   

7.
高寒山区野生金花茶原产自我国,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用途。高寒山区野生金花茶主根发达,须根量较少,因此对栽培技术有着严格要求,而且移植成活率较低,给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对高寒山区野生金花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于此,通过在广西天峨县向阳镇林细村罗家坳野生金花茶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实践,总结了高寒山区野生金花茶的栽培技术要点,提高高寒山区野生金花茶成活率,为广大野生金花茶种植户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大豆产量不稳定,造成大豆种植业滑坡。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大豆总产下降,而大豆需求持续增加态势,导致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去冬今春以来,农民种豆积极性得到提高,应为农民提供高产、稳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吉林省农科院在2008年育成了适合吉林省中部、南部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吉育93号,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有很大的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9.
连翘在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析了连翘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水土流失、抗沙固土作用,并提出保护和利用连翘野生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野生苗和组培苗红大戟药材的化学成分,以2年生红大戟野生和组培植株的根为材料,进行HPLC图谱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苗和组培苗药材在化学成分的类型、含量上均有明显差异;种植生境和种苗来源可能是化学成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前,白及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加快仿野生种植,增加白及产量,能够缩小供求缺口。在白及种植中,通过仿造野生种植环境,加大种植管理力度,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白及,为市场提供优质药材。基于此,结合紫花大白及仿野生种植实践,总结仿野生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同时分析白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宁夏盐池干旱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风蚀沙化防治技术示范区内不同种植密度的柠条林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从土壤水分日变化、季节性变化、水分垂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及植物生长节律的影响,变化较大.0~100 cm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从表层到深层土壤含水量递增.林地土壤水分随着离柠条带距离的增加显著 (P<0.05)增加.种植密度不同土壤贮水量明显不同,密度分别为3 330丛/hm2(带间距4 m),土壤水分处于亏损状态,0~100 cm土壤贮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柠条密度为2 490丛/hm2(柠条带间距7 m)和1 665丛/hm2(柠条带间距10 m)时,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但0~100 cm土壤贮水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针对盐池干旱风沙区,柠条林种植适宜密度为7 m或大于7 m为宜.退化草场种植密度土壤水分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建立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野生维管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科17属20种;②科的世界分布类型占优势,优势科及表征科不明显,单种科占优势;③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科共有3科,占到总科数(不含世界广布科)的75%;在属级水平上,温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9属,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广布属)的69.23%;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尤其是与古南大陆植物区系和横断山区其他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靖远县是甘肃省境内已知野生甘草资源存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据实地调查,现有野生甘草资源2 000 hm~2,主要分布在兴隆、永新、石门、双龙和若笠等乡镇的干旱山地、二阴山区。多年的掠夺性采挖,使野生甘草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对野生甘草生活习性和环境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将野生甘草种子采集和人工育苗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了甘草种苗人工繁育技术要点,并在人工管护和补植技术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和野生抚育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业干旱参考指数的西南地区玉米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西南地区是中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对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布局和防旱减灾有重大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区60个代表气象站50a(1960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作物资料,选用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并以天为时间尺度的农业干旱参考指数(ARID)作为干旱指标,研究西南地区玉米生育期内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发生的年代际变化,验证ARID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近50a来西南地区发生的干旱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高发区位于云南中北和东北部以及四川南部;其次为川东北的广元地区、川西南山地以及滇西北、滇南部的元江地区;少发区位于重庆大部、贵州北部等地区。2)阶段性干旱明显,受旱频率最高的时段为出苗至拔节期,受旱频率最低在抽雄至灌浆期,且随着发育进程,干旱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3)西南地区各分区玉米生长季内ARID变化差异较大,总体上来看干旱程度大多处于轻旱,个别区域处于中旱,或者在轻旱与中旱之间波动。4)ARID的年际变化特征表明:20世纪80年代受干旱影响最低,21世纪初受干旱影响最严重。  相似文献   

16.
夏季高温干旱对温州蜜柑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实测气象资料和果园定点观测,对浙江省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其对温州蜜柑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干旱使树体光合作用受阻,座果率明显下降,果径增长缓慢,产量明显下降。据此提出温州蜜柑种植过程中防御旱热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土沉香生育的气候要求及茂名基本气候条件,找出影响茂名土沉香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并根据其分布对茂名土沉香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茂名大部地区可以种植土沉香,信宜北部部分山区、化州南部大部及电白南部沿海地区,属于不适宜种植区。台风、低温阴雨、强降雨及阶段性干旱是影响茂名土沉香种植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在选择种植区时应尽量避开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还应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天气形势及降雨情况来合理地安排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宁夏2000-2010年旱情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近10 a来宁夏的旱情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MODIS的地表昼夜温度数据计算昼夜温差,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对2000-2010年的逐月干旱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气象干旱和农业受旱灾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宁夏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最高的是中部干旱带,次之是南部丘陵山区,而较少发生干旱的是北部引黄灌区,其中南部六盘山和北部贺兰山林区也很少受干旱影响;在2000-2010年间有3次明显的极端干旱过程,分别是2000、2005和2009年;从旱情变化趋势来看,近10 a来宁夏平均干旱强度在减弱,但极端干旱事件有增强的趋势,且春、夏季显著增强,而秋、冬季显著减弱;宁夏TVDI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年平均TVDI、年最大TVDI与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除年平均TVDI与降水量(P=0.08)和标准化降水指数(P=0.06)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但TVDI与气温关系不大,这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植被类型有关;农业受旱灾面积与年平均TVDI有关,二者相关关系为0.69(P0.05),而与年内单次极端干旱强度关系不大;从不同季节来看,夏季干旱最容易导致宁夏农业减产,次之是春季和秋季干旱,而冬季干旱几乎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制定抗旱救灾和农业生产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广泛种植的棉花品种新陆早18号为试材,通过测定棉花幼苗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甜菜碱(Glycine betaine,GB)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都显著提高,喷施甜菜碱后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提高,酶活也显著升高,同时有效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的增加,CAT活性受干旱胁迫及甜菜碱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喷施低浓度甜菜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对环江、罗城境内九万大山的野生鸡爪黄连资源进行调查,同时对野生鸡爪黄连资源开发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由于滥采滥挖,野生鸡爪黄连资源日益枯竭,亟待保护。在适生地进行林药套种的生态种植,可以达到鸡爪黄连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