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家畜旋毛虫是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我市旋毛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75年洛阳肉联厂检出率为0.032%,1987年上升到0.68%,12年上升21倍,人感染旋毛虫的病例已发现100余例.为查清我市家畜感染情况,本市近年来培训300余名检疫技术人员,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法和压片镜检法对市属各县生猪进行旋毛虫检查,共检查139个乡的1 575个村,占157个乡的89%,检出阳性乡117个,占被检乡的8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东莞市猪旋毛虫的感染情况,2015年在东莞市15个镇(街)屠宰场采集225份血清,应用ELISA方法进行旋毛虫检测,结果在一个屠宰场中检出一份猪旋毛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4%,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场的猪可能存在猪旋毛虫的感染,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人感染猪旋毛虫。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西、广东军警犬进行了弓形虫和旋毛虫血清抗体调查。采样101份,其中广西30份,广东71份。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4.95%;旋毛虫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0.99%;广西的弓形虫、旋毛虫阳性率均为3.33%;广东弓形虫阳性率为5.63%,旋毛虫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广西德保县旋毛虫病的调查王弘义邓朝阳(广西兽医防疫检疫站,南宁530001)吴松(广西百色地区兽医卫生监督所)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特别是对人危害更大,能致人死亡。旋毛虫感染人主要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猪、狗、羊肉等引起。德保县隆桑镇下步...  相似文献   

5.
黎业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4):156-158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旋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引起.近年来国内人畜旋毛虫感染均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中南部沿海气候宜人地区旋毛虫的感染率较高,达到3%~5%左右,偏远山区和有吃烟熏肉、盐腌肉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高达到5%以上.广西德保县在1995年也曾有过此病的爆发流行,有64人被感染发病,5人死亡,病死率达到7.81%.  相似文献   

6.
黄牛为人们提供肉食和乳食品,与人的生活极为密切.因此,加强对黄牛的弓形体检疫工作,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和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德保县屠宰场的140头黄牛进行了弓形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牛10头(阳性率为7.14%).其中,雄性牛50头,阳性6头(阳性率12%);雌性牛90  相似文献   

7.
1988年5月,我市某企业奶牛场在年度检疫时检出结核菌素阳性牛及可疑牛24头,占全场存栏数的20%,鉴于该场在以往检疫中从未出现过结核菌素阳性牛,在场方要求下,我站对该场牛群进行检疫净化及兽医卫生监督。经过一年多五次检疫及扑杀阳性牛,该场牛群再未检出阳性及可疑牛,达到了净化要求。现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旋毛虫McAb快速ELISA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保存在小鼠中的猪旋毛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四种不同来源的旋毛虫隔离种接种断乳仔猪,定期用ELISA法检查抗体出现情况,剖杀后用鲜肉及冷冻不同时间的肉制成肉汁,进行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用ELISA法检出阳性的时间为: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在16天以后,犬旋毛虫和T.nativa在24天以后;鲜肉肉汁ELISA检测结果与其血清结果基本相同;冷肉肉汁检疫中,短期内冷冻对ELISA检测结果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9.
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2000年8月份因吃腌制的酸猪肉暴发人旋毛虫病,36人感染出现明显的旋毛虫病临床症状,其中12人住院治疗。河池市管辖9县、1市、1区,地处广西桂西北大石山区、云贵边陲,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少地方的群众有吃腌肉的习惯,有可能引起大的感染和流行。此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屠宰场开展猪旋毛虫检验,为了解我市猪旋毛虫病疫情,为开展猪旋毛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1月对我市11个县市区屠宰猪旋毛虫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旋毛虫感染较严重的老疫区。据统计,1988—1989年广西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查屠宰猪1395头,检出阳性56头,阳性率为4.01%。为了全面了解崇左市屠宰生猪的旋毛虫感染情况,及时制订旋毛虫病的防制措施,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们采用ELISA法对全市7个县(市、区)的主要屠宰场进行了猪旋毛虫病普查。  相似文献   

11.
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FAST—ELISA)对全市七个县(市、区)2002-2006年的主要屠宰场采集的8201头份猪血清进行旋毛虫抗体检验,结果2002~2006年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8%、14.7%、52.3%、23.1%、20.5%,平均阳性率为25.9%。同时,对上述血清ELISA检测阳性猪的膈肌脚肉样2128份进行旋毛虫压片镜检和集样消化法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旋毛虫体。  相似文献   

12.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养猪业较发达的地区。1965年首次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发现该病。从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动物检疫人员在定点屠宰厂对97.75万头生猪实施的检疫中,检出旋毛虫病猪137头,其中95%是在外地调入猪群中检出。2003年6月8日从一批16头来自我市本地某猪场的猪中检出旋毛虫5头。说明在我市个别猪场已有该病流行。对此,我们采取防检结合的综合措施,加强对旋毛虫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广西德保县一起人急感旋毛虫病的报告何国仪(广西省百色地区兽医站533000)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患该病主要是吃了带有旋毛虫包囊尚未煮熟透的肉品而引起的。过去广西很少发现人患该病,百色地区以前亦未见报道,1995年1月5日至1月14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林芝地区猪旋毛虫感染情况,从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间,我们在林芝地区采集261份血清样(105份有对应的膈肌肉样)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样本血清学阳性率为0.76%。同时,对血清ELISA检测阳性猪的膈肌脚肉样,进行旋毛虫压片镜捡和消化法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旋毛虫体。  相似文献   

15.
我厂自一九五七年开始进行旋毛虫检验以来,由于技术条件差、认识不足,采取单侧猪肉横膈膜角约十克样本做7个压片进行镜检,因而未发现一头旋毛虫病例。自一九五九年以后加强了旋毛虫检验工作,按照两片猪肉各采样做24个压片镜检,并以消化检查法辅助进行,因而很快的提高了检验效果,检出率达0.2%。根据连续不断的检出旋毛虫病例,我们考察猪只的来源,大部分系晋南地区来猪,随即对该地区之来猪,经长期休息做了细致的宰前检验观察,结果发现一头体重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2005年10月,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FAST-ELISA)对钦州市区及灵山县、浦北县等12个屠宰厂(场)来源不同的4821头份猪血清进行旋毛虫抗体的检验,结果血清阳性率为17.8%,而同时在用常规压片镜检对同一编号的3000份猪横膈肌的检查中,未检出旋毛虫.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处理方式对鼠肉内肌旋毛虫活力的影响,取60只健康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A组饲喂新鲜的旋毛虫包囊阳性鼠肉,B组饲喂冷藏48 h的旋毛虫包囊阳性鼠肉,C组饲喂冷冻48 h的旋毛虫包囊阳性鼠肉,D组饲喂2.9%食盐腌制并冷藏48 h的旋毛虫包囊阳性鼠肉,相同环境下饲养45 d。结果:A组感染率100%,B组感染率100%,C组感染率为0%,D组感染率为20%。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畜危害很大。本病在我市主要呈散发,1956-1989年,我市共检出阳性牛 1193头,占检疫牛数的 3.02%。自 1991年- 1999年,我市共检疫奶牛结核病 45 368头,检出阳性牛160头,捕杀160头。从1990年至今,我市畜牧兽医检疫草原工作总站每年坚持进行两次防检工作,坚持淘汰病畜,免疫阳性犊牛,加强治疗管理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阳性率大大降低。1流行病学为牛结核菌,无芽胞、荚膜。本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由病牛咳嗽喷出的飞沫或飞扬在空气中的被污染的…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对冷冻耐受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18℃保存不同时间的感染旋毛虫小鼠的肌肉,饲养40 d。结果:饲喂保存0,6,12和24 h的旋毛虫阳性鼠肉的小鼠感染了旋毛虫,感染率为100%;饲喂保存48 h和72 h的旋毛虫阳性鼠肉的小鼠未感染旋毛虫。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山东省屠宰场猪群的旋毛虫感染情况,对2015—2017年从全省9个市猪屠宰场采集的758头份血清,采用ELISA方法进行旋毛虫抗体检测,发现近3年的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1.54%、1.74%,平均阳性率为1.58%。对12份ELISA检测阳性猪的膈肌肉样进行旋毛虫压片镜检和消化法检测,均未发现旋毛虫虫体。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屠宰猪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旋毛虫感染,且在个别地区呈持续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