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β毒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和细菌毒素多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提供基因材料,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bp的β-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EcoRI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pET-28C(+)的多克隆位点,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分析和PCR扩增检测,证明重组质粒pECB2中含有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明确了克隆的β-毒素基因在重组质粒中的连接向位和阅读框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产报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和细菌毒素多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提供基因材料,用聚合酶锭式反应(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bp的β-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栈BamHI和EcoRI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然后通过了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PET-28C(+)的多克隆位点,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  相似文献   

4.
C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CR技术,从含C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质粒pB12中扩增出了0.95Kb的β毒素基因,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EcoRI对其进行双酶切处理,最后将其定向连接在事先经同样内切酶处理的载体pET-28c(+)中的相应位点上,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B2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确定了其全部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重组菌株BL21(DE3)(pXETSL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ST1—LTB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而且无天然ST1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6.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 BglⅡ(1.67kb)片段正向插入pMT010/A^+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MT010/A^+-Rgp,用EcoRⅠ+SalⅠ对pMT010/A^+-Rgp进行双酶切后,回收含有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和绵羊MT启动子的2.76kb片段,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片段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雄前核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获得44只小鼠,经PCR、Southern杂交及原位  相似文献   

7.
用内切酶SacⅠ和HindⅢ双酶切大肠杆菌质粒pEWD299,回收505bp的LTB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UC18用SacⅠ和HindⅢ双酶切,最后将pUC18DNA与505bp的LTBDNA进行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SacⅠ/HindⅢ、EcoRⅠ/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LT1。再将pXLT1进行EcoRⅠ酶切、大肠杆菌聚合酶ⅠKlenow大片段补平、HindⅢ酶切处理,然后与用HicⅡ和HindⅢ酶切的pUC18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XbaⅠ/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LT1-1。将质粒pXLT1-1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了插入的LTB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向位及其全部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Y毒株S1基因的RT-PCR扩增与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IBV S1基因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经 RT-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Y毒株 S1基因,得到预期的1.7kb片段。并将扩增所得cDNA插入克隆质粒载体pUC19的EcoRⅠ/BamHⅠ酶切位点,在大肠杆菌DH_(5a)中实现目的基因的克隆,获得SY毒株S1基因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
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确定了α毒素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并证明其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基因BglⅡ片段(1675bp)分别正向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17b和pET-17b2(用SacⅠ-NdeⅠ缺失掉pET-17b60bp含起始密码子ATG小片段)的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ET-17bRVgp和pET-17b2RVgp。将其分别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BL21(DE3)和E,coli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菌体经超声波裂解处理后SDS-pAGE,染色,在分子量约60000处可见重组质粒表达的较宽的蛋白带,以抗RVgpMcAb进行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表达蛋白为RVgp。通过扫描显示,表达的RVgp占菌体总蛋白的10%~14%,其中pET-17b2RVgp在E。coliBL21(DE3)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重组和构建了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将NDV Fx基因片段经RT-PCR扩增,插入经EcoRⅠ和SalⅠ酶切克隆载体pUC18及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株。用氨苄青霉不平板法初步筛选克隆,双酶切法,核酸探针,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法鉴定后,表明插入成功且阅读框架正确。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毒素A亚单位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大肠杆菌TB1中扩增出猪水肿病毒素(SLT-IIe)的A亚单位基因的960bp。将此PCR扩增产物(slt-IIeA)在EcoRI和BamHI位点间克隆进质粒pUC18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18slt-IIeA,经MicroGenic computer program分析证明在其整个序列中含有与已发表的slt-IIe序列相同的序列,说明质粒p18slt-IIeA是含有  相似文献   

13.
绿脓杆菌外毒素A recA基因的融合及融合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脓杆菌recA基因克隆到pUC18中,构建了中间载体pUCR18;然后以正确的向位及阅读框架将recA基因亚克隆到毒性基因缺失的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基因中,构建了PEA-recA融合基因质粒pERA;融合基因经BamHI及EcoRI酶切,以正确阅读框架插入带有T7表达启动子的质粒pET-17b,构建了可表达PEA-recA融合基因的质粒pERA-17b。经酶切分析及PCR扩增检测证明,绿脓杆菌recA已插入PEA毒性基因中。pERA-17b转化到DE3溶原态大肠杆菌HMS174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PEA-RecA蛋白。SDS-PAGE和凝胶薄层扫描PEA-RecA蛋白,表明PEA-RecA的分子量约为90000,与理论推算相符,表达率占菌体总蛋白量3.429%,用PEA抗血清和抗RecA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印迹分析,PEA-RecA与它们都有免疫学反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SA-2株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以ILTV-中国王岗株DNA为模板,PCR法扩增出1条1.39kb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R^TM3-Uni,得到重组质粒pTA-gD,另将克隆到pBluescript SK质料中的gC基因酶毁后,插入到pCR^TM3-Uni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A-gC,经电泳分析、酶分、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  相似文献   

15.
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E2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RT-PCR分两段扩增猪瘟病毒(HCV)石门株E2基因,然后对其进行了克隆。利用两个片段重叠部分的单一BglⅡ位点,将它们连接成为完整的E2基因,并克隆到PUC19质粒中,获得重 质粒PHCF2。另设计一对引物,以PHCF2为模板扩增出不含信号肽的E2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pBV220和PET_28a(+)中,获得重组质粒PBVE2和PETE2,用酶切,PCR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插  相似文献   

16.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中国分离株ORF7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对应于ATCCVR-2332及LV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1对均为28个碱基的引物10011PCS、1010PCR对PRRSV中国分离株B13进行RT-PCR,结果扩增出了1条包括完整ORF7基因的510bp的DNA片段。纯化此扩增产物,并对其进行EcoRI/PstI双酶切,与用EcoRI、PstI双酶切及碱性磷酸酶处理的PUC18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得到了1个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PUC18B13ORF710。通过EcoRI/PstI及PCR证明此重组质粒即为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从而为ORF7基因及所表达的核衣壳蛋白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SPF鸡胚繁殖新城疫病毒(NDV)F46E9株(强毒)、LaSotaE4株(弱毒),对病毒进行纯化,抽提RNA。用1对均为27个碱基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了2个毒株的融合蛋白裂解位点(Fc)基因。将Fc基因定向克隆入pUC18的EcoRI和SalⅠ位点之间,获得2个毒株Fc基因克隆pUCF46Fc和pUCLaFc,用EcoRI/SalⅠ双酶切法、PstⅠ单酶切法、PCR法和核酸探针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将鉴定好的LaSotaE4Fc基因定向导入表达载体质粒pBV221,获得重组子pBVLaFc。PCR和内切酶酶切法鉴定表明,Fc插入的位置和方向都正确无误。用E.coliDH5α通过热诱导法进行了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法检测了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有1条能够与NDV多抗反应的特异条带,分子量约15700,与预期大小一致,说明是Fc基因的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蛋白酶K法从母牛肝中提取染色体DNA,将其纯化后作为PCR扩增模板。以引物设计软件从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600bp至第1个外显子设计引物,引物长度19nt,跨度637bp。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Marker657bp带附近,出现一明显亮带,这一结果与设计产物大小基本一致。用低温冷冻法纯化PCR产物,煮沸裂解法提取载体pBluescriptⅡKs+质粒,EcoRV酶切质粒DNA,T4DNA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片段和质粒DNA。将重组质粒DNA转化到JM101大肠杆菌中,经筛选、酶切、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19.
将北京地区猪系列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BJ-2和BJ04的ORF7及部分3端编码区(UTR)的RT_PCR扩增产物克隆连接于pGEM-Teasy质粒载体上,重组质粒经EcoRⅠ酶切鉴定后进行了双链测序。测定垢基因序列与欧已知序列比较发现,BJ-2和BJ-4株与美洲VR-2332株非常接近,在其长度为555bp的cDNA序列中,仅与VR-2332株分别相差1和2个核苷酸,其中ORF7的核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IBDV弱毒疫苗株D78,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电镜下见典型IBDV粒子。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基因组,低熔点胶回收,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IBDV典型双节段基因组。根据已发表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的引物。以IBDV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1.5kb的cDNA产物,将PCR产物适当处理后与经SmaⅠ酶切的pUC19质粒平端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含Amp、Χ-gal和IPTG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产生大量白色菌落。挑取白色菌落,经质粒大小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到一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作PCR检测和部分酶切分析证实,该质粒为含D78IBDVVP2基因的重组pUC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